台灣人熱中學歷,國內博士班每年畢業生超過3700人,讓國科會大呼生產過剩。但台灣人也熱愛追求學「力」,儘管是無學位的進修,一樣樂於投入,累積知識的力量
【文/翟敬宜】
終身學習年花3萬6 30世代學力旺 女比男更好學
資深終身學習機構發現,台灣的學習者平均每年願意自掏腰包,投資近36500元進行無學位的自費進修學習,約等於國立大學文法商管研究所一學年的學費。也接近一般上族族的一個月薪水。
統計數字也顯示,各世代的學習者中,30歲的族群投入終身學習的成長幅度明顯高於其他年齡層,顯示「30歲」確實是人們思考職涯發展與知識進補的關鍵年齡。
自民國60年成立至今,深耕終身學習領域已40年的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累積了豐富的經驗與厚實的規模,目前每年學員已逾十萬人次,課程數超過七千門。根據教育部「大專院校推廣教育課程資訊入口網」民國99年8月到100年5月的資料,若以全國大專院校共309個推廣教育據點開出的總課程班次為母數,中國文化大學以49.8%佔比最高;排行第二到第五的大學佔比依序為4.9%、3.9%、2.8%、2.1%,合計13.7%。(註:此資料曾發佈於2011年6月在高雄師範大學舉辦的臺灣推廣教育論壇)
以課程班次全國佔比近50%的規模來看,文大推廣部的終身學習統計數字,具有一定的指標意義。此次特別依據文大推廣部最近3至6年「自費、非學位的進修學習」相關數據,為台灣終身學習風氣畫出清楚的趨勢輪廓。
女性愛學習,是真正的「好學族」
在台灣社會中,女性的進修學習動機遠大於男性,是真正的「好」學族。根據民國94年至99年在文大推廣部進行「自費、非學位」的終身學習學員分析,每年的性別比例都是娘子軍遙遙領先,女男比約是7:3。不僅人數多,女性的學習頻率也比男性密集,以2010年為例,女性平均一年上10.3門課,男性7.5門。
負責學員分析與機構品質管理的文大推廣部品質保証中心主任顏敏仁指出,經過細項分析,發現男性的平均購課數雖不及女性,但購買的課程類型多屬單價較高的工商管理或証照類;女性則偏好藝文、樂活、休閒類等中價位課程。
年花36500上課,沒學位也甘願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公佈的100年6月薪資與生產力統計,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為36590元。兩相印証足以顯示,台灣學習者願花一個月的薪水投入學習,動力驚人。
對照這幾年的社經現象,也可印証台灣人積極的學習力。從民國97年第四季延續到99年初的金融海嘯期,失業風潮減低了各種消費意願,自費學習確實也受到影響,以文大推廣部的學員平均購課金額來看,民國98年的額度下滑了兩成,但平均購課數卻逆向成長,增加了一成五。
分眾、小主題的「微學習」正流行
以往「領導統御力」可能全部統合在一個長時數的課程裡,但現在為滿足不同職場人的需求,會再細展為多種短時數的活潑主題,例如「明星級女性主管教練術」、「不說教的跨世代溝通術」、「抹布變桌布的關鍵人才工作術」;而畫課也不再只分中畫西畫、水彩素描,細分為更貼近生活的「我的旅遊速寫本」、「我的色鉛筆日誌」、「衣架子創意服裝畫」、「蠟筆的吸睛創作」等等。
透過類型多、時數短的學習型態,忙碌的現代人可透過無痛的「微學習」挖掘興趣並建立自信,體驗終身學習豐富生活、療育情緒的樂趣。一如樂高積木,每個人都能用一次又一次的短期課程,架構出個人專屬的學習地圖。這種彈性、活潑、多元、自主導向的終身學習,是以長時數為單位的正式學制無法提供的環境,也讓終身學習的價值與功能更為彰顯且具時代意義!
【完整內容請見《新識力》2011.10月號;訂閱新識力電子雜誌】
相關文章推薦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