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局變動劇烈,領導人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以「做不成,提頭來見」的決心和無私精神,趙耀東曾創造中鋼奇蹟,以「趙耀東反趙耀東」的建言,現在他要中鋼跳出既有模式再出發,在領導核心逐漸失焦的當前,趙耀東展現了歷久彌新的領導典範......。創業者必須讓生命真正融入組織,他必須有堅定的信念,豐沛的活力,並將這些活力傳給屬下。 《未來領導人》
今年初,中鋼開始一連串改造活動,並積極踏入高科技,二十九年來,中鋼歷經各種考驗,兩次能源危機、民營化、亞洲金融風暴,但是仍然不斷茁壯,民國八十七年,更創下台灣最大民營及利潤最高企業。
中鋼能屢經艱難,而不斷向上,實有賴於三十餘年前,創辦人趙耀東率一批志同道合人士,以前瞻眼光,大膽規劃,(創辦時已奠定公司核心價值觀:無私,更身體力行,使日後的中鋼容易凝聚共識)。值此時刻,經濟局勢瞬間巨變,政治局勢變化無常,「這些品質經時間淬煉,是領導人應具備的條件,」一位學者說。
民國六十二年十月,趙耀東大踏步,走入當時的經濟設計合作委員會,為主任委員兼行政院副院長的蔣經國做簡報。這次簡報將決定已經籌備三年的大鋼廠生死命運,雖已籌備經年,但經費無著,民間不願投資,政府沒有錢,眼看此項計劃將胎死腹中。
趙耀東言簡意賅,只花了十分鐘,闡述辦大鋼廠理念:「以企業觀點看,不值得,風險大、回收慢,成功機會太少,但是以台灣國家發展、經濟長程看,卻非辦不可,」他聲音沙啞、卻語氣堅定。
一陣靜默後,蔣經國以他一貫緩慢的浙江腔說:「不但不能停辦,而且要加緊辦,今天不辦,明天會後悔。」
一生桀驁不馴的趙耀東,唯獨對蔣經國佩服有加:「沒有他,就沒有中鋼,也就沒有今天繁榮的中小企業,」他說。
在這之前,我國請了多家顧問公司,美國鋼鐵公司來做評估,都認為台灣沒有市場、沒有原料,根本不可能發展鋼鐵工業。
替國家打強心針
但是政府決定孤注一擲。
這個大鋼廠,也就是日後的中鋼,列入正在轟轟烈烈展開的十項建設。當時,台灣退出聯合國,各國紛紛與我斷交,石油危機,百物飛漲、經濟蕭條,到高雄參觀中鋼及隔壁的中船建廠,有如打上一根強心針,艱難年代中的些許安慰。「你這次看到兩根高鐵柱,下次看到鐵皮屋頂已蓋起,覺得國家很有希望,」趙耀東說。
那是個遙遠的年代,遙遠得模糊,有威權統治、有政治迫害,社會不夠活潑,但是朝野一顆要經濟發展的心卻鮮明跳動著。
那是一群人,讀史書,認為清末以來,中國受列強之辱,實由於船不堅、砲不利。
但是現在這批人有機會在這個東南島嶼上,建立一個船堅砲利的國家,更能夠親手建立一個帶動機械、電子發展的工業。「哪個工廠不用鋼,」當時黑髮油油往後梳,頗有上海商人派頭的趙耀東說。
這是幾位中鋼創辦人的心情寫照。包括趙耀東、第一任董事長馬紀壯、及後四任董事長劉曾适、傅次韓、金懋暉、向傳崎等。
其中的靈魂人物就是趙耀東。
趙耀東一生傳奇,起起伏伏。早年留學麻省理工學院,到台灣時,初期事業甚為成功,創辦當時紡織大廠中本紡織,三十五歲時,已任全國毛紡公會理事長,風流倜儻,少年得意;又對人豪爽信任,很多朋友找他作保,他都答應。銀行更信任他作保的借貸案。但晴天霹歷,朋友背信破產,趙耀東欠下一百五十萬債務,以公務員一個月三百元平均薪水計算,相當於四百年。
趙耀東憑著辦工廠豐厚經驗,遠走異鄉,告別家人,到新加坡、越南等地幫當地企業或政府建立工廠,以償債務,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曾稱讚他是不可多得的企業人才。
辦不成提頭來見
當時的趙耀東將屆知命之年,被賦予建大鋼廠重任之後,他曾不只一次對蔣中正父子說:「辦不成鋼鐵廠,我會拿頭來見。」
全身奔騰著熱切的趙耀東四處尋訪專才,甚至不惜下跪請賢(例如中鋼財務顧問陳世昌),他在中鋼的單身宿舍裡,與剛招進來的年輕工程師徹夜深談。「我們要做中國人的中鋼,不要做美國人的中鋼,更不要做日本人的中鋼,」他對著一臉單純的年輕人說。
「開創初期,領導人唯有把生命融入組織,才能供給組織活力,並把活力傳給員工,」麻省理工學院管理教授席恩說。
塑造組織理想,不但要獨樹於當時老舊國營事業,更要在已落後世界百年的鋼鐵舞台上,與世界一流鋼廠平起平坐。
趙耀東當時定的目標,終於在前年實現了。中鋼每年粗鋼生產力居世界第一,超過新日鐵、超過韓國浦項,更早已超越當年傳授技術的美國鋼鐵公司。美國鋼鐵在前年反而派人來中鋼,學習熱軋工廠改進措施。
坐在高雄快樂頌大樓裡的一層公寓裡,不到三坪的書房裡,和往日氣派的部長室、經建會主委室不可同日而語。但是白髮的他,局身其間卻自得其樂。
手指按著滑鼠,兩眼炯炯有神地盯著螢幕,螢幕上出現《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每天趙耀東都要上網三、四個小時,看最新經濟情勢世界趨勢。「我最怕落伍、趕不上時代,」他說。
從經建會退休以來,十年來,他甚少受邀,出席演講,但演講的場合,仍然人滿為患。在依山傍水的政大,他勉勵莘莘學子,出社會,權勢愈大,愈必須意志堅定、堅守原則,否則上億金錢、利益誘惑立刻會腐蝕你的心靈。「我的時代過去了,你們時代已開始,」他說。
一切從決心開始
往日不離手的煙斗已丟棄,戒掉近一甲子的煙難嗎?「決心、決心,」他說:「你要活,就得戒,一個晚上,就戒掉了。」
決心,是趙耀東以及團隊,終於建立台灣重工業基礎。
決心,在世界各國沒有一家公司敢全面採用一貫作業煉鋼,來自台灣的初生之犢拿下第一名。「兩三天晚上沒睡覺,」趙耀東說:「最後,我說,成敗全由我負責,不成功,便成仁,我以命相許。」
決心,他們不要全套設備技術轉移(turn key),要發展技術,永續發展,中鋼一開始就把廠內十分之一土地劃給研發單位使用,走在樹林成蔭的地上說,他不只一次對著幾百位剛招進來,不到三十歲的年輕人大聲疾呼。決心,使這批創業團隊,在台北仁愛路的一間辦公室裡,就已規劃了未來二十年計劃,分四階段擴廠,要把第一階段的年產一百五十萬公噸粗鋼,擴增近七倍到一千萬公噸。也就是中鋼去年交出的成績單,「你能不佩服他們的遠見嗎?」中鋼子公司中宇工程董事長杜金陵頓了頓說。「三十年後,我們的部屬是否能對我們說同樣的話?」
決心的支柱,是無私。「無私,」杜金陵在黑板上寫下兩個大大的字。幾乎每個中鋼人對那批創建團隊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這兩個字。
無私的故事在中鋼口耳相傳。個子高大、英文流利的第四任董事長金懋暉每逢要給家人打電話時,都離開辦公室,拿著銅板到公用電話亭去打。第三任董事長劉曾适在抽屜裡總準備一疊自己的信封信紙,當寫私人信時,絕不用中鋼信封信紙。
無私的傳統
中鋼歷任領導人,薪火相傳,順利交棒,更為無私定下註腳。「中鋼順利完成世代交替,沒有老人戀棧,中生代卡位鬥爭,」一位觀察中鋼已久的人說。
無私也使得中鋼易於建立團隊,建立共識,到現在「中鋼大部份人都能就事論事,就是他們那個時代,留下來的無私傳統,」現任董事長王鍾渝指出。
例如有共識,就容易塑造企業文化。趙耀東和領導團隊都立志,將中鋼經營出不同於一般國營事業的風格,尤其要求嚴整紀律。
初期中鋼員工不但要準時打卡,而且被發現請人代打卡時,將遭到開除,任何人都不例外。總經理陳瑞榮記得一位部屬,到德國受訓三個月,回國上班第一天,發現摩托車不能發動,修了好久才修好,眼看就要遲到,他就請別人代打卡。只遲到十分鐘左右,但是進門時,卻被警衛記下車號,結果證據確鑿,陳瑞榮當時是廠長,急需這位部屬在德國所學專長,希望跟公司說情,還是不行。這位部屬只好黯然離去,所幸中鋼再次招考時,他以優異成績錄取,陳瑞榮和人事單位商量再三,才破格任用。
更有名的故事,總經理趙耀東為了端正風氣,不准人遲到早退。他在十一點五十分,會到餐廳去抓提前吃午餐的員工;也會在一點五分去工廠現場巡視,有沒有人還在睡午覺。有次,他抓到提前吃午餐的員工,那位員工往前跑,「趙老大」在後面不甘示弱地追,結果摔了一跤,那位員工只好回來,把趙老大扶起來。
中鋼員工不能接受包商、客戶招待,每每談到用飯時刻,對方會問中鋼員工,你便當帶了沒有。
血性大膽的趙耀東,言出必行、軍令如山。陳瑞榮記得還是基層工程師時參加業務會報,中鋼一建廠即採電腦化,開會時,報表、數據、資料都必須用電腦資料,當天早上營業處處長卻用手抄資料,(因為還來不及輸入電腦)趙耀東很生氣地說:「你把小抄收起來,要不然,我開除你。」
沒有紀律就沒有力量
「我們這些小鬼看了,嚇得發抖,」陳瑞榮說:「他一生氣起來,就兩眼圓瞪,把眼鏡一甩,眼鏡都不知摔壞幾副。」
嚴整紀律會妨害創新嗎?這種紀律是必需的,因為煉鋼作業一環接一環,沒有紀律不但妨害生產,更會引發災變,危及員工生命。「沒有一個團體在無紀律狀態下,能夠發揮力量,成為戰鬥體,」中鋼第一任董事長馬紀壯,對中鋼員工講話時指出。
趙耀東任董事長、總經理階段,中鋼一共開除了二百二十幾個人。其中因貪污坐牢,最重被判刑八年。
但是嚴整紀律另一面,中鋼卻讓員工盡情發揮才情。尤其在那個艱困年代中,國內重工業缺乏基礎,一群剛從大學畢業出來的年輕人,要建兩百五十個工廠,從整地建廠到製程試驗,其中載滿多少艱辛、更要冒多少險。「你們儘管衝,有錯趙老大替你們頂,」趙耀東勇於擔當,化解很多年輕工程師的疑慮。
「領導人要知道自己優點缺點,」他說,「我只能抓大方向,細節,我沒耐心管。」
前任董事長傅次韓回憶,在他當總經理時,趙耀東把董事長辦公室搬到台北,高雄的事,全由他自主。「連公司印章和他自己印章都交給我,希望我放手做,好辦事。」
中鋼創業團隊都鼓勵部屬勇於做事,打破傳統的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改為多做不錯,少做多錯,不做全錯。「從未犯錯表示你從未做事,」趙耀東說,「無心的錯誤,不是錯誤。」
獅子領導下的羊也會勇猛
趙耀東對保守部屬,又另有一套駕馭辦法。中鋼建廠初期,土木、機械、電機,千頭萬緒、全靠一位土木工程主管,曾任基隆港務局、中華工程司主管的趙春官居間協調,協調結果難以令每個人滿意,但趙春官屢屢將協調結果向上報,影響決策進度。趙耀東立下字據,上面寫著,「一切責任,由弟本人負責。」
這張字據,趙春官珍藏了二十幾年,鎖在保險櫃裡,前幾年才還給趙耀東。
當年建廠的小工程師,現在都已升為處長、副總經理、總經理,在人生旅途上,已走過一大截,這段時光深深烙在他們記憶中,不但為生命增添多重豐盛,也從這批老將身上,累積自己領導管理的經驗。「風行草偃,上行下效,」一位主管說。
經營之神王永慶曾說:「獅子帶領一群羊,將來個個羊必定勇猛,如果羊帶領一群獅子,獅子就會變得軟弱,有能幹的領導人,就能培養出能幹的部屬。」
因為中鋼成功經驗,趙耀東臨老入閣,但未贏得創建中鋼般的喝采。民國七十年,全國經濟陷入谷底,他出掌經濟部,大振人心,但轉職經建會主委,卻甚少建樹。甚至很多部長因為他太強勢,藉故不出席每星期三下午的經建會委員會(相關部會首長理應出席),更使他協調無門。三年後,他沙啞地對著當時行政院長俞國華說:「我是戰場勇將,而非出將入相之才,讓我走吧!」
而今,趙耀東在南台灣安享退休生活,對中鋼,他依然愛之深、責之切。七年前,有感於中鋼內外情勢危急,他寫了封致中鋼人的信,提出「趙耀東反趙耀東」,希望中鋼跳出既有模式,重新思考,改弦更張。他更希望能夠多與中鋼人溝通,把自己在網際網路上看到的國際思潮,與年輕人分享。
遠離中鋼
但是就連趙耀東這份願望也很困難達成。近幾年,他政治立場與李登輝總統相左,被打成非主流派,對仍須依賴政經脈絡的中鋼,是個負數。他自己不但已幾年沒去中鋼,高級主管要來看他,他也推辭不已。「我不願連累他們,」他低沈地說。
一九九七年五月三十一日,中鋼四階段擴廠完成,六位創業夥伴及董事長(馬紀壯、趙耀東、劉增适、傅次韓、金懋暉、向傳崎)群聚一堂,歲月駐上他們的臉。但看著自己的子弟兵,終於完成二十年前規劃的目標,也是他們共同的心願,雖然沒有豐厚的退休金,更沒有股票分紅,暮年的他們,露著無憾的笑容。
對自己、對台灣、對中鋼中下游客戶,這批經濟老兵應該可以心安理得,安享退休生活。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