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珮萱】
今年24歲的吳怡萱,兩年前就讀台大歷史系時,第一次踏出國門,到奧地利當一年的交換學生。
當學期終了,同學們準備回台灣,她卻決定獨自搭火車遊歐洲。20天內,吳怡萱獨自途經英、德、法、荷蘭、丹麥、瑞典和捷克等地,寫下了她個人自助旅行的第一章。
這一次的經驗讓她愛上旅行,去年7月她再度展開一個人的冒險,跑到南法小鎮住了一個月,會選擇那裡,是因為那是梵谷創作舉世聞名《向日葵》畫作的地方。
像吳怡萱這樣,因為梵谷的一幅畫,或是從一本書、一段歷史、一種對新世界的想像而開啟的旅行,正是今年即將開辦的世界公民島活動所訴求的主軸。
「世界公民島是台灣最好的定位,我們要給台灣年輕人世界觀教育,」今年12月主辦第一屆世界公民島活動的世界公民文化協會董事長呂學海,點出這項活動最大的宗旨。
徵千人提案 前10名補助15萬
呂學海是發起這項活動的關鍵人物。1988年他在台灣創立社會大學文教基金會,讓出社會的成年人還有進修教育的管道,一度造成轟動。他可說是最早在台灣倡導終身學習觀念的先驅。
1990年代後逐漸將重心轉往大陸的呂學海,近年來更感受到大陸急起直追,讓他對台灣年輕人的競爭力備感憂心。
呂學海感歎,當鄰近的韓國,把大學生畢業前要完成一次自助旅行列為政策、連高中生畢業旅行的地點都規定一定要到國外時,台灣年輕人怎麼能不走出去?
於是,長期置身教育事業、關心台灣未來發展的他,又回到台灣,選擇將焦點放到年輕人的世界觀教育,打出將台灣定位成「世界公民島」的願景,鼓勵年輕人藉由一個人的旅行走向國際。
呂學海主張,具備獨自旅行世界的能力是每位台灣年輕人在30歲前必經的成年禮。
因此成立世界公民文化協會有三大主旨,強調20歲的人要能單獨旅行全世界,30歲的人能夠應徵全世界任何一國的工作,40歲的人能掌握、運用世界趨勢,甚至能創造趨勢。
今年的第一屆世界公民島自助旅遊計畫評選,是首波推動20歲青年一個人自助旅行的行動方案。預計號召1000名年齡在20到29歲的台灣年輕人,提出一個人旅行計畫,參與評選後,獲選前10名的人可獲得15萬元的旅行獎金。
250位嚮導 傳授旅行經驗
世界公民島與其他補助青年出國旅行計畫最大的不同,就在於本活動特別邀請250位來自業界與學術界的精英、青年領袖,以及旅居台灣的外籍人士擔綱「世界嚮導」的角色。
12月18日將舉辦的評選會,現場安排250桌,每桌一位「世界嚮導」擔任桌長和四位青年旅行家互動對談,每回合40分鐘討論結束後便換到下一桌,整場活動共進行六回合。
世界公民文化協會執行長王曉軍解釋,此舉讓現場1000位青年旅行家能和六位世界嚮導討教,也可聽取同桌參加競逐的年輕人不同的旅行主題,激盪更多火花。
250位世界嚮導們的專業與豐富旅遊經驗,等於是這批新手旅行家的最佳顧問團。 擔任世界嚮導之一、台灣山河探險協會祕書長徐海鵬,26歲時完成徒步環球的壯舉,每天揹著30公斤的行囊、每天走30公里,2年內踏過22國、共1.5萬公里。
徐海鵬在不惑之年辭去工作,創辦台灣山河探險協會,1999年發起「尋找成吉思汗遠征」活動、橫跨歐亞11國,以及2005年建造出一艘仿鄭和下西洋的古船、開啟「八下西洋探險隊」的任務。
每一次的探險和旅程總有不同的發現,但他每次的心得都是「年輕人要走出去接觸世界」。
又如在17歲時、只用2000元完成14天搭便車環島行的蔡慧蓉、第一位女子完成攀登世界七頂峰和珠峰的江秀真、已退休的中研院生態多樣性研究中心教授陳章波等,也都是世界嚮導之一。
事實上,主打台灣年輕人出國旅行、尋找未來出路的理念,很快吸引各界人士響應。
諸如資策會董事長史欽泰、陸委會前主委張京育、飛利浦事業群前總裁羅益強、台師大校長張國恩、交大校長吳妍華、亞洲大學校長蔡進發、高雄大學校長黃英忠、台北書院山長林谷芳、台灣高鐵董事長歐晉德等人,都是世界公民島活動的共同發起人。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12月號】
相關文章推薦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