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郭台銘認為「人才」是鴻海最大的品牌,他花時間培育新員工,花大錢聘請經理人,還準備讓年輕幹部接班;他不要天才型員工,有能力、肯負責、懂上進,才是他心中的一流人才。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常掛記的一句話是「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問起鴻海最大的挑戰,他一定回答:「人才。人才的選拔和培育,是一個企業永恆的難題。」以最早推動光通訊產業的「鳳凰計畫」為例,鴻海以年薪1000萬的條件,公開徵求光通訊專家,這樣的大手筆,顯示郭台銘布局新產業,第一件事情就是找人。


培育員工「靠腦力賺錢」

「天才就讓他留在天上。天才型研發人員到每家公司都令人頭痛。」


「我不是天才,因為天才只能留在天上,我們頂多是人才,但要有執行力才算數。」鴻海帝國今天的江山連綿,在於唯才是用,也不會強調誰是博士、誰是名校,在鴻海徵才網站上就指出,只要投遞履歷,就有機會加入鴻海,網站上強調:「鴻海並非外傳的非名校不用」。

鴻海集團在2006年曾於各大媒體刊登這則廣告,「鴻海徵求技術副總數名,年薪3000萬以上,具備洞察產業經驗,並且由郭總裁親自面談。」因為強調郭台銘親自面試高階經理人,引起不小的話題,也說明郭台銘對於「選才」的重視。


另一方面,鴻海也同時進行「育才」,成立IE(工業工程)學院,透過職訓方式,協助新人儘早投入工作,培育員工「靠腦力賺錢,不是靠勞力賺錢」的能力;而讓每位員工都能認同公司文化,創造不斷攀升的營收,「用才」絕對是關鍵。


至於「賞罰分明」則是鴻海「留才」(留下人才)的重要方法,鴻海員工都必須有心理準備,因為唯有賞罰分明,才能汰換不適任的人員,並給予優秀人才足夠的成長動能,留下來一起打拚。


能力不是唯一條件

「年輕人最重要的是『三對』:『入對產業、選對公司、跟對主管』。」


在創業初期,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就常常感慨,「小公司就算有錢,人才也不願意來你這裡上班。」主要就是小公司前景不明,就算薪資更高,也很難吸引到一流人才加入。直到今天鴻海成為億兆企業,反而曾有一位國立大學教授感慨:「當年郭台銘還曾邀我去擔任鴻海總經理呢!」


人生不能重來,只能說人世各有機遇,鴻海副總裁戴正吳二十多年前,離開當時最大的民營製造業大同公司,加入員工不到一千人的鴻海;但二十多年後,他所掌管鴻海的「競爭產品事業群」,規模等於現在大同公司整年營收。


戴正吳指出,鴻海並非只重視新人的能力,一個人如果能力明明有九十分,但是不負責、不用心,可能只剩下七十分;如果一個人有能力也有責任感,但是方向或策略不精準,對公司仍然沒有太大的貢獻,所以鴻海看待人才的方式,主要是依據「一貢獻、二責任、三能力」,來決定員工的發展。


培養年輕幹部接班

「有人做錯就把他換掉,他的經驗等於就沒有用了。」


提到接班問題,郭台銘表示,接班計畫是長期的訓練培養,他不會只選一個,而會挑選好幾個,在不同領域讓他們競爭,再從競爭中脫穎而出,而且「接班人一定是從內部升遷,不會從外面找」。


郭台銘表示,讓年輕人接班才是正確的,尤其是從企業內部成長起來的年輕人。他也容許年輕人犯錯,但這個「錯」,並不是來自個人操守或做事細膩度不夠的錯,而是來自於大環境的結構性改變,或因思考、經驗不足而造成,這種錯誤是值得鼓勵的;愈肯嘗試錯誤的人,代表他勇於負責。


每一年,郭台銘都會特別撥出時間,和「新幹班」的員工演講。「新幹班」是「新世紀幹部班」的簡寫,成員是鴻海儲備的年輕幹部,皆來自中國各地嚴選的員工及名校畢業生,也是鴻海挑選的明日之星。

郭台銘很喜歡詮釋柳傳志的名言:「初階幹部要有責任心、中階幹部要有上進心、高階主管要有企圖心。」他也常把這句話送給初加入鴻海的幹部。


在2007年的「新幹班」演講中,郭台銘特別對年輕幹部指出,2007年全球《財富》五百大企業排名第154名的鴻海,現在就像是一個巨人。年輕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躺著也會比別人高,然而,正因為站在巨人肩膀上,更需要自立自強!郭台銘語重心長地要求幹部,如果不能要求自己、端正自己、鞭策自己,「那麼巨人往前走一步,就會把你從肩膀上震下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黃佳興 的頭像
    黃佳興

    佳興成長營 - 業務員最愛的華人影音平台

    黃佳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