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1年正式開幕,是台北市首座開張營運的大型購物中心。共分A、B兩區,共有地上9樓、地下4樓,陸續引進各式精品品牌。現址是黑松汽水台北中崙工廠改建,藉由公開招標,由土地取得者三僑關係企業與黑松共同投資成立三僑實業,動工興建。

廖鎮漢小檔案:微風廣場執行常務董事,1971年出生,O型金牛座,澳洲格理菲斯大學畢業,主修商科,副修日文。24歲大學畢業之後,就回台灣負責微風廣場的開發案,透過一連串的創意經營,將微風廣場打造成台北頂級的生活與精品購物中心。


在台灣,微風廣場並非最大的百貨公司,但它絕對是各家百貨公司參考的「標竿基準」(bench mark)。相較於百貨業今昔兩大龍頭──新光三越與SOGO小心翼翼地照顧主流大眾客層的品味,微風廣場幾乎是以領導並創造新生活式樣的先驅者姿態,冒險性地衝撞此一行業的所有規則,而最終微風廣場成功地成為台北高品質、高感性消費者的首選品牌,也創造了自身經營的成功。
由一塊高架橋下的汽水工廠遺址,搖身一變成為台北生活時尚的中心,微風執行常務董事廖鎮漢是實質掌舵的關鍵人物。
坦承「從小就喜歡美麗的事物」,廖鎮漢對物質與空間具有高度的敏感,也因此當他接受父親交付的開發任務時,這種天賦很快地便為他勾勒出微風廣場的圖像。事實上,他不必仰賴顧問公司隔靴搔癢式的市場分析,便可準確地訂出商品種類與差異化規格。當年微風廣場一開幕,讓台北為之驚豔的微風超市,就證明了廖鎮漢在風格產業裡的獨特經營能力。
但對他自己而言,微風廣場的殺出重圍,或許更來自於他不喜歡做一樣、一窩蜂的事。位於SOGO、中興百貨、晶華城與信義商圈押陣的高度競爭地段,照理說應該會受到不少同質性業種彼此攪局所產生的壓力,但微風卻輕易地走出當年群雄逐鹿的泥沼,靠的就是「決不複製同業,但加倍努力做自己」的執著。
舉例而言,為了讓微風廣場的時尚生活風格更突出,廖鎮漢費盡千辛萬苦,簽下美國時尚超市Dean & DeLuca的代理權;為了客人們在下午四點之後還能買到持續出爐的麵包,他又簽下日本麵包店之王Maison Kaiser,自己來經營。
「要讓顧客覺得有一種驕傲感,微風才夠資格成為一個品牌,」七年來,不少次冒險性的判斷都出乎意外的成功(包括「封館週年慶派對」),幫助廖鎮漢取得了父親與同事間更多的信任。新接手的「微風台北車站」是他的探索新樂園。雖然他才三十六歲,但他每一個關於賣場內容的決定,都正創造著台北空間與精神風貌的未來……。


詹偉雄(以下簡稱詹)  微風廣場的出現和它的經營方式,在台灣一成不變的百貨零售業中顯得非常特殊,其中,不少顧客們對微風超市的興趣最大,它擁有非常鮮明的自我風格,食材的多樣與異國情調、熟食展現的示範性飲食感官體驗,加上明亮有致的氣氛管理,一舉打破台灣消費者對超級市場的刻版印象,你當初是如何規劃微風超市?
廖鎮漢(以下簡稱廖)  微風今年已經成立第六年,如果連招商時期算起則是第七年。當初的想法其實很簡單,我想要在台北成立一座精品賣場。但超市的經營不是我們的本業,一開始本來也跟國內頂級的超市經營業者談過,但最後結果都不理想,都不是我想要的感覺,後來我們也曾經和日本的City Super談過,他們的創辦人石川正志對於跟我們合作非常有興趣,甚至派他們的人過來當我的特別助理,雙方都有很強的合作意願。不過很可惜的,後來創辦人過世,當初談的東西很多得重來,可是當時微風已經準備開幕,所以我就決定自己跳下來經營。
超級市場是個很難賺錢的business,做得好,利潤大概也就二%到五%左右;做不好,則很容易賠錢,但我還是很想要做。如果樓上的精品百貨呈現出來的感覺是這樣,我很難接受底下樓層的超市感覺不對,這就像「一個人上面穿西裝,下面卻穿草鞋」,所以在超市的經營上,我還是維持了微風整體精品賣場的感覺與特色,不要讓消費者到底下樓層之後,感覺就變了。
當時決定要做微風時,外在大環境其實並不好,台股指數大概只有四千兩百點,總體經濟很不景氣,所有人都說我瘋了,台灣哪有這麼多的有錢人,去支撐微風這樣一個走精品、高價路線的百貨公司?但當時我其實就有某種感覺,發現人們愈來愈懂得用好東西,花錢享受來享受生活,這和品質與美感有關,和價錢無關。你東西做得很爛卻賣很貴,人家還是不會理你,但大家會為了更好的生活而去多花一些錢。在台灣做流通業,只能往兩端走,不是往上做最頂級,就是往下做最大眾的市場,做中間的市場會很辛苦,因為顧客都往兩端移動了。最後我選擇做高單價的精品路線,希望呈現出一種整體生活態度的賣場空間,選擇做超市也是這樣的想法。


  賣場的定位,往往來自會說話的商品。微風超市剛成立的時候,有沒有計畫哪些指標性的商品,一定要讓消費者印象深刻?
  當初在選擇的時候,我是照著我自己個人的需求而來,因為我很愛吃,也很愛做菜,但台灣卻經常讓我找不到合適的食材或調味料。在超市產品的選擇上,我就非常重視個別產品的豐富與完整,特別是「調味料」的多種與多樣,是微風的特色。比如說不同的醋、起司、吃生魚片沾的醬油等。過去台灣的醬油都太鹹,但泰國的醬油很棒,因為醬油中有加魚露,非常清淡,味道也很好。抱著這樣的心態經營,所以現在我們有很豐富的調味料,台灣喜歡吃、動手做菜的人也很多,愈來愈多人會願意去買一瓶上千元的醬油,因為對生活品質的需求不同了。
「吃」這幾年變化很大,在台灣會愈來愈受到重視。以我自己為例,因為年紀慢慢變大了,新陳代謝變慢,胃的空間變得更有限也更珍貴,我就不想要隨便吃,最好是每一餐都能吃到不同的東西,而且又都能吃到好吃的,所以我就常和同事聊天討論,哪邊又開了新餐廳、又換了新廚師、又出了什麼新菜。電視或是雜誌的美食報導我也常常看,常常是電視上看到哪家餐廳的美食報導,隔天就去吃。我最近很喜歡有故事性的餐廳,一碗滷肉飯有八十年的歷史,雖然吃的時候只花五分鐘就吃完,但當你了解這碗滷肉飯的故事,當下的感覺馬上就不一樣,就算東西吃起來只有五十分,加上它的故事很可能馬上就變成一百分。
不只因為我自己愛吃,吃對我來說,也變成一種社交的方式。比如說前陣子,我們超市新進了一種很棒的火腿,我就自己買了一批放在家裡,找個週末約朋友到家裡一起來試試看,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名目,就是約大家來試吃火腿,一個新食材就促成了一個難得的聚會,就這樣過了一個舒服自在的下午,大家都很開心。


  你什麼時候發現自己是個愛吃的人?
  我從小就對廚房的事物充滿興趣,常常跟在媽媽身邊看她在廚房做菜,然後偷偷把做菜的方法或順序記起來。小學時,因為家裡面做生意,大人都很忙,有次家裡只有我一個人,我炒飯給自己吃,家人回來看到嚇了一大跳。我很小的時候就出國留學了,常常為了做菜的問題,打越洋電話回家問我媽媽,比如說牛肉麵的材料要怎麼準備?要去買哪些材料?要怎麼做?我都會在電話裡面跟我媽媽討論很久。


  現在微風超市已經非常有口碑,你會不會想要把它獨立出來,變成一個單獨的公司,然後到各地去設點?
  將微風超市獨立出去,這並不在我們未來的規劃當中。微風超市之所以會成功,主要原因來自微風廣場本身,因為賣場整體的特色,可以吸引到龐大的人潮,這些人在想法與觀念上,比較能接受微風超市這樣的型態,這是相輔相成的,超市本來就是個不容易賺錢的business,我不認為把微風超市獨立到各地去設點,會有太大的機會。
但是在過去微風超市的經營上,我卻看到一些可能的機會。因為微風超市是台灣第一個訴求金字塔頂端的超市,剛開始,我們是用培養自己貿易商的態度來經營,因為要引進的店面和品牌,許多都是台灣過去所沒有的,要吸引它們進來,一定要提供完整的發展前景。我也認為社會慢慢在改變,對一些生活型態的品牌接受度愈來愈高,可以想想更多的可能。
比如說我們引進的生活風格超市Dean & Deluca,它在美國不只是個販賣食物的零售品牌,它是一個經營非常成功的Lifestyle品牌。它的咖啡、麵包、甜點等各種食物,都很有自己的味道,說穿了,它是用經營Fashion的方式來經營食物,消費者到店面來,可以享受到很棒的服務與產品。我就在想,它有沒有可能變成台灣下一個便利商店的型態?有沒有可能把店面向外去拓展?以我自己為例,就是因為出國旅行時碰到這樣的店,很喜歡它所呈現的感覺,所以才想把它引進台灣,創造另外一種Lifestyle。


詹  當時想要成立微風廣場,最先起心動念的那個想法是什麼?有哪些國外的店家,曾經是微風創業的參考對象?
  微風在成立之初,我們參考國外的對象,主要是法國的Galeries Lafayette(老佛爺百貨)和日本的西武百貨。我們從一開始就不只是想做百貨公司而已,而是想做購物中心,以滿足現代都會消費者的生活與娛樂需求。
當時這個地段很low end,位在市民大道高架橋旁邊,不是什麼重要的商圈。我希望把它打造成「城市中的綠洲」,所以在整體空間的設計與感覺上,光、樹、水是很重要的元素。在一樓室外的中庭,我們希望創造一個很舒服的空間,可以讓人在這邊曬曬太陽,看看綠色的樹木,現在中庭絕大多數的樹,都是當初一成立就種到現在的。但水的部份,原本我們有一個不錯的水池,但感覺消費者並不喜歡這樣的設計,附近的住戶或是旁邊的商店常常跟我們抱怨聲音很吵,消費者也常跟我們申訴,說經過水池旁邊常常因為風太大而把水吹到身上,所以我才想說好吧,既然大家都不喜歡,那就把它填起來改成店家好了。所以做我們這行的,localize真的很重要,不能和當地的生活習慣與觀念差太遠。


  微風廣場在台灣的百貨經營上,有許多不同以往的創新,例如在樓層的空間規劃上,就和其他百貨公司很不同;在內部空間的規劃,也經常做調整,所以幾乎使消費者每一次來,都有一些新的感受。它也是第一個週年慶做「VIP封館」活動的,這些動作背後的想法是什麼?
  其實最根本的想法,就是我不想做和其他人一樣的事情。台灣的百貨公司,在樓層與空間上其實差別不大,當然引進的品牌專櫃會有不同,但整體感覺並沒有太大差別,普遍來說一樓就是賣化妝品、二和三樓是女裝、四樓是男裝、五樓是家電、六樓可能是運動用品或是書局之類的。如果把消費者的眼睛矇起來帶進一家百貨公司,張開眼可能根本不知道是在哪裡,因為太像了。
以前百貨業內部的空間與樓層,是三年一小改、五年一大改,微風則是三月一小改、五月一大改,剛開始所有人都以為我瘋了。但這麼多年下來,我的很多想法都實現了,會來逛街、逛百貨公司,消費者本來就是抱著輕鬆的心情,在原本單調的生活中尋找調劑,所以我很希望每次他們來微風,都有一些不同的感覺,下次他們就會更願意來。最近我們剛完成把無印良品改到三樓,原本二樓的空間引進日本的Plaza,大概是這個階段最後一波大調整,只剩下四樓還沒改了。現在的微風已經和七年前剛創立時完全不一樣了,對我來說,第一個十年的重心在微風,第二個十年的重心,會放在把微風廣場成功的經驗進行複製與拓展。
和其他百貨公司相比,微風廣場其實不算大,再加上我個人的偏好,所以我們只做和Fashion有關的精品品牌,以此再來發展符合這些消費者風格的餐廳、超市、生活用品等更多店面。所以我們幾乎沒有兒童的品牌,在兒童服飾品牌中,確實有很多很高檔的,但我覺得Family和Fashion在概念上差距很大,所以我們不做這塊。
我個人很討厭做例行式、一成不變、人云亦云的事,因此我很討厭「週年慶」。不過在台灣,消費者都會期待你的百貨公司每年都要有一個這樣的活動,所以我才想說既然週年慶還是得做,那就做一些不一樣的,所以才有週年慶「VIP封館」。這一開始在網路或是媒體上被罵得很慘,大概的批評都是說我現實、瞧不起人之類的,其實並沒有這樣的想法,微風的風格與客層非常明顯,我不能期待所有人都喜歡我,所以我想提供更好的服務給喜歡我的人。我不在乎別人怎麼說我,反正我只做我自己,已經有那麼多事情要管了,我還要在乎別人的看法,實在太累了。事後證明,我們第一次這樣做之後,一個晚上五小時的業績,就從原本的六千多萬元一口氣衝到兩億七千萬元,現在有同業也會做「VIP封館」的活動了。


詹  會想要把微風的成功經驗,移植到中南部去嗎?
  目前並沒有這樣的規劃,對我們來說,主戰場還是會在台北,這塊市場是我們比較熟悉,也比較有能力做的。現階段微風廣場已經算是穩定上軌道了,再來我希望做更進一步的拓展。
至於要如何拓展?要不要跨入下一個和微風相關的產業,這些方向和行動多數還在內部討論中。我是希望到更多領域去發展,比如說我們引進的一些品牌,如何讓這些品牌創造更多效益與利潤,這是下一步我比較想做的事情,對於這些我還是很有信心的。


  去年底微風負責了台北火車站的新開發案(編按:微風廣場的母企業三僑實業,去年十二月與台灣鐵路管理局簽訂台北車站二樓、一樓、地下一樓的經營合約,為期十二年,其中二樓商場規劃為「微風台北車站」),關於這個案子的想法是什麼,你為什麼會對「車站」這個場所產生興趣?
  台北火車站是整個台北非常重要的地標,我們很希望幾年後能把它變成台灣的門面。這幾年台灣的變化與進步都很多,但很可惜,大型的公共建築與空間質感並沒有同步跟上來。因為機場捷運的興建,未來外國觀光客來到台灣之後,可以直接從桃園機場到台北車站,機場是台灣第一道門面,但目前看來很難有轉圜餘地,但我個人是很不希望外國觀光客到了台北車站之後,對台灣的印象會遭受到二次傷害,從這個想法出發,相對可以做的事情就很多了。
我希望未來能把台北火車站改觀,讓它變成像東京品川車站或是紐約中央車站那樣,結合賣場與空間規劃,散發出屬於這個城市獨特的特質。
對我來說,最簡單的作法其實只要花一千萬元把地板翻修,然後把空間租出去收租金就好,但這不是微風的原則。經營事業賺錢當然很重要,但我想做的不止於此,台灣在很多領域都很缺創造力,只要有成功的模式,就會有一窩蜂地跟進。我不想這樣,既然要做就要冒險。當然,如果沒有微風廣場的成功經驗,要做台北火車站會比較困難,但現在關於大型賣場的經營,過去在微風廣場的經營,已經累積很多經驗了。這當然也是很大的挑戰,預算原本是一.五億元,現在已經追加到四億了,我對內部的承諾是五年內要開始賺錢。


詹  從微風廣場成立到現在,你覺得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剛開始的那一年最辛苦,主要是和SOGO那一戰(微風廣場與位於忠孝東路、復興南路口的SOGO百貨,七年前微風開幕那段時間,有過非常激烈的駐館品牌爭奪過程)。加上微風開幕兩個月之後,比微風大三倍的京華城也開幕了,一時之間競爭者變多,每個也都很強悍。
在開幕初期,岡一郎總經理帶著團隊在第一線拚戰,是微風成功的最主要關鍵。他那時剛離開SOGO(當時因為日本SOGO總公司破產,所以台灣SOGO由本土團隊接手,那時擔任台灣SOGO總經理的岡一郎離開SOGO體系後,轉戰微風),在百貨業他已經有超過三十年的經驗與人脈。也因為離開SOGO,所以他有更多和日系百貨集團談合作的空間,在品牌引進和發展定位上,他的專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
其實我是覺得位於同個商圈的百貨同業,競爭要朝「把餅做大」的健康方向去想。例如微風在成立之初,因為空間與樓層設計的風格,私底下很多台灣的設計師品牌想要進來,但在同商圈內的中興百貨,在這塊已經做得很成功,經營的時間很長,累積了不錯的口碑,所以我就認為微風沒有必要做這塊。直到今日,微風也都沒有進設計師品牌,位於同個商圈的百貨公司,應該想的是怎麼把人潮從信義計畫區吸引過來,這才是比較健康的競爭。


詹  你和同事之間的相處模式如何?怎麼讓自己的想法變成整個團隊的行動?
  我想以身作則是最重要的,在這方面我比較強勢。對於微風的經營,我本身也很拚,為了一個專案,連續幾天睡不到四個小時,這是常有的事情。所以同樣的事情,和你溝通或是講過一次、兩次,到了第三次我就會不耐煩了,我覺得那已經是你個人的問題,我是個就事論事討論的人。也很幸運的,微風從創立到現在,經理級以上的離職率是零。
要成就一個好的事業,員工與團隊很重要。例如微風第一年時,我根本不知道尾牙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台灣的企業都這麼重視這個活動,後來問其他人才知道,原來尾牙是要回饋員工,慰勞大家一年的辛勞,那我就在想:「既然如此,那老闆來要幹嘛,總不能坐在那裡繼續當老闆?」所以我大概是台灣第一個在尾牙活動上台扮裝表演、娛樂員工的,老闆那天出席的原因就是「娛樂同仁」。而既然我都上台了,其他主管當然也就沒道理不上台表演了。


  從今天的成績看來,你在很年輕的年紀就嘗到了「成功商人」的滋味。但我們也知道「成功商人」其實需要很長時間的歷練,因此我們好奇你在多大年紀就知道自己未來會當個商人?什麼時候知道自己要投入微風廣場的經營?
  我在小學二年級,作文題目是「我的志願」時,同學都寫要當「醫生」、「科學家」這一類的,我就寫要當「商人」了,為此我父母還被老師請到學校去過。因為從小家裡面就是做生意,看家族做生意,耳濡目染之下就覺得當商人很適合我。
大學畢業後,因為我姓廖,又不想去家裡的工廠,那時剛好家族事業中有現在微風這塊地,加上我對流行相關的事務很有興趣,所以畢業回國後,沒什麼其他的工作經驗,就直接做微風廣場了。當然我也知道自己的缺點,加上對百貨業根本沒有經驗,所以我不適合當總經理,只選擇當常務董事。我很依賴經營的專業團隊,因為那部份是我所不足的。
現在做的這些事情,真的是我自己喜歡的工作,所以每天工作得很開心,對生活也沒有太大的抱怨。在工作與生活上,我自認是個冒險性格很強的人,自己的生活與興趣有助於事業的經營,這點我很幸運。我本身很喜歡旅行,去看看不同城市的流行文化和生活內涵,是我本來就會做的事情,這很自然就會反應到我在微風的經營上。另外我也很愛煮東西、吃東西,所以微風的超市、餐廳,都是我自己所喜歡的。


  在事業的經營上,父親對你有產生哪些影響?又有哪些你所敬佩的企業家,給過你哪些建議與幫助?
  我父親從小看我長大,對我的影響很深,他平常做事情的態度很保守,不輕易冒險,但一旦他做好決定,你會訝異他出手的手筆都很大。但我冒險性格比較強,我父親則是很保守、很穩,不過他又不是真的什麼都不嘗試的那種保守,不然也不會讓毫無百貨公司經驗的我來做微風,因為一投資就是二、三十億元,我想這大概是想法比較全面,也比較有眼光吧。
除了父親之外,我也很敬佩王永慶和郭台銘,這不是我的客套話,我是真的很佩服他們能把事業做那麼大、那麼成功,這真的非常不容易,和賺錢無關。這兩位前輩,我也都有機會私底下請教過,都有很好的收穫。例如有次曾有個機會當面向王伯伯請益:「公司的人愈來愈多,該怎麼管理比較好?」他直接就跟我說:「一定是制度歹吧!」(台語),其他也沒多說了,當下覺得這句話沒錯,但事後回想起來,真的是非常有道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黃佳興 的頭像
    黃佳興

    佳興成長營 - 業務員最愛的華人影音平台

    黃佳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