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不只個人要有EQ,組織也需要。但,團隊EQ與組織績效有何關係?怎麼把「少數人高分」升級為「平均分數高」?


 


【文/吳永佳 攝影/廖祐瑲】


以下這個情境,你是否熟悉?


眼看時間愈來愈緊迫,會議中的瓶頸卻絲毫沒有鬆動跡象。有人剛「放炮」過,餘怒未息;有人一語不發,臉色鐵青。老闆想試著下結論,卻欲言又止,因為,每個人臉上都擺明寫著:你講你的,我不買單。


情緒管理,其實不只是個人的課題,也是企業的課題。因為情緒就像病毒般具有感染力,美國耶魯大學管理學院的研究顯示,飛揚的心情可以促進合作,有利於整體績效;而負面情緒會影響工作效率,而且很容易迅速蔓延。


《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的研究也指出,團隊的工作效能取決於3個條件:成員之間的信任、團隊認同感以及團隊效能感。唯有建立起大家對處理情緒議題的共識,並化為態度和行為的習慣,彼此才能培養信任、認同,最後贏得團隊成員的全心投入。


只是,團隊中幾個成員的EQ高,可不代表團隊的整體EQ就一定高!光憑少數人當潤滑劑是不夠的,必須營造良好的氣氛,以機制創造正面循環,才能從「少數人高分」轉變成「平均分數高」。


領導者的課題:發掘團隊情緒真相


想提升團隊的EQ,主管除了要先檢視自我EQ的「個人能力」外,更得對外發展對他人情緒的覺察與管理。第一步,就是仔細檢視「團隊的情緒真相」,拉高感測團隊情緒的敏感度。


了解團隊內發生什麼事,不只要觀察成員的所言所行,還要了解他們的感受。例如嘗試換位思考,不要只從自己的角度,而是先站在部屬的立場來看事情。若發現部屬工作異於尋常,不妨先思索:「這個人怎麼了?為何成績如此糟?他在擔心什麼?還是在生氣什麼?怎樣能讓他感覺安全、快樂?」


另一個發掘團隊情緒真相的方式,就是觀察某些相關指標。在歐洲兩家大藥廠計畫合併時,一位經理便透過觀察停車場中的車輛,測量部門的集體情緒。


合併消息剛公布時,停車場總是停得滿滿,一直持續到很晚。這顯示大家對合併案信心滿滿,特別賣力工作;但後來合併案一波三折,經理發現停車場的車子愈來愈少,表示振奮在冷卻,焦慮不斷增加,已經是管理部門必須趕快採取行動,穩固人心的時候。


檢視掌握團隊情緒真相後,我們可透過哪些方法,打造一個高EQ、高效能團隊?


人才選用側重EQ


首先,是提高團隊成員的個人EQ,例如招聘員工時,應該將招聘者的合作、溝通、耐壓性等作為考核因素。


美國達美航空(Delta Air Lines)招聘員工的主要指標,是應聘者是否具備合作感與團隊精神;中國搜狐公司在徵才時,更關心面試者的心理素質與親和力。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cheers139期】


相關文章推薦



為什麼CEO能瞬間做決策?-佳興強力推薦


郭台銘 急上火線搶人才-佳興強力推薦


心理契約 留住頂尖好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黃佳興 的頭像
    黃佳興

    佳興成長營 - 業務員最愛的華人影音平台

    黃佳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