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計畫趕不上變化嗎?傳統計畫模式已無法應付世界變化的速度,你需要一套簡單、快速又有效的計畫程序,把握 3 個關鍵問題,在 1 小時內作答,以願景、使命、價值、目標、策略及優先要務,為企業建構可行藍圖。 ☆ Best Buy 創辦人暨董事長Richard M. Schulze等名人
【文章提供/大師輕鬆讀】
專家解讀:精要策略推動企業成長──與成功有約的 3 大關鍵
企業高階主管常提到的關鍵能力有:策略力、執行力、團隊建立與領導力、員工培育力及危機應變力。其中策略力及執行力,是企業可以成長甚或生存的少數最重要關鍵能力,也是最具改善空間的地方。
焦點議題 1►省視企業核心的 4 個要素
焦點議題 2►聚焦影響組織成長最鉅的問題
焦點議題 3►保持靈活度及彈性,時常調整優先順序
《1 小時成長計畫》作者喬伊.卡爾霍恩(Joe Calhoon)所提出的各種現象,也都或多或少存在於台灣及其海外分支機構或主管身上。主要原因並不是企業不重視策略管理,反而是策略在橫向部門間(水平),或縱向與員工日常活動之間(垂直)的聯結整合不夠,甚至脫勾。
作者將有效率的工作習慣結合3 段思考方式,以簡單、清楚、便於定期檢核的1 頁格式呈現的特色,佐以範例提供讀者參考。以下就此3 段程序提出解讀,並於最後針對國內應用,補充一些個人建議,就教各界。
►解讀 1 我們希望團隊走到哪裡?
任何一個組織, 在設置成立,訂定組織章程時,開宗明義第1 條都會揭示設立宗旨,並會列舉經營範圍,組成方式,提出申請。這是制式形態上的陳述,但作者提醒大家回顧企業核心的 4 個要素:
1. 能夠激勵我們的長期宏觀的遠見──願景(Vision)──這個場景,對我們而言是機會,是可以成長的大方向。在此我們也提出很常用的工具包括(1)Strength(優勢)、Weakness(弱勢)、Opportunity(機會)、Threat(威脅)SWOT分析;(2)成功有約,第一習慣「主動積極」(Be Proactive);以及(3)情境規畫(Scenarios Planning)。在一個面臨高度不確定,不連續的產業而言,未來趨勢的視野更需要花心血去思考。
2. 使命(Mission)則是因為我們的存在和努力,讓這個願景可以實現或提早達成,很接近我們常用的設立宗旨或目的,應該不難理解。
3. 價值(Value)是種種企業和員工行為的準則,除了文中列舉的項目之外,還包括:效率、品質、可靠、貼心、安心、創新、彈性等等。
4. 最後是依期限、對象、企業本身營運條件等構成的矩陣, 所訂定的目標(Objectives),目標要符合SMART(Simple/簡單,Measurable/可評量,Achievable/可達成,Realistic/合理,Tangible/具體)原則,可以對照《與成功有約》書中的第二習慣「以終為始」(Begin with the End inMind)。
►解讀 2 我們現在在哪裡?
即使對已實施 MIS 經營管理系統的企業而言,這也是一大挑戰。企業需要借重企畫幕僚(整體一般性)及各相關事業業務或任務部門,就內部營收、費用、成本、生產力、產品組合、投資及報酬統計分析,及外部資源如:公開資訊、政府或專業機構研究或調查報告,諮詢顧問診斷分析報告,市場、客戶、同業回饋等各方資料,以真實、攸關而有系統方式整理,提供企業及市場情報。作者特別指出以80/20定律,聚焦影響組織成長最鉅的問題,依重要性排序,從最重要的問題著手。
然而,如何界定重要性呢?除了《與成功有約》書中所提到的第三習慣──「要事第一」(Put First Things First)可以參考外,對宇宙、地球、特定族群、區域、外部關係人(政府、競爭者、廣義供應商通路及顧客、價值鏈成員、社區)、市占率、心占率、內部組織員工、成本、獲利、等等方面的短期/長期的正面/負面衝擊程度(瞬間及累進、累積),對企業形象,或對產品信賴度、品牌忠誠度的暫時/長遠影響等方向也可供思考。
►解讀 3 我們要怎麼從現在這裡到那裡?
策略是什麼?策略(戰略)是制高點和原則性的考量;相對的行動方案(戰術)是著重基層、實地、應用的具體考量。
作者提出的策略矩陣,可以彌補一般人在常態思考時受限於主觀經驗法則,無法完整列出選項,從中選擇最適策略;此外,設定優先順序,貫徹至行動方案執行階層是本文最大特色。但因國內高科技消費市場產業比例高,前段研發及後段國際品牌通路行銷掌握困難,企業策略主動性低,優先順序常受新技術、新設計、新應用、新競爭或景氣變化等因素變化,需保持靈活度及彈性,時常調整優先順序,唯有強化團隊應變能力,縮短追蹤檢核期限,方可適應。
►實戰錦囊
1. 策略規畫相關手法:
(1)關鍵成功因素(KSF,Critical Successful Factors)分析:通常在訂定目標後,會進行成功因素的分析,並從眾多因素中選擇關鍵部分,發展策略矩陣,選擇策略。
(2)SWOT分析:優勢發展為攻擊策略,弱勢為防守策略。
(3)差異化策略手段:針對競爭對手之不足,或新成長機會,調整經營模式。
2. 社會企業的應用:
要有更明確有力的願景、使命、價值及目標陳述,營運的每一環結都要能接受並通過正義、公平的檢驗。至於獲利及永續經營發展,與營利事業無異。
3. 公益機構的應用:
要有明確有力的願景、使命、價值及目標陳述,從現在這裡到那裡的差距太大,不易規畫時,可以分階段,由小而大,近而遠,制定短、中程成長計畫。
4. 員工生涯發展規畫:
依生涯目標(Life goal)、志業(Career aspiration)、價值(Value)及短/中/長期,或奠基/擴張/收網/回饋4 個階段,訂定目標,規畫個人成長計畫。
►專家簡介
彭康雄
遠流國際顧問執行長/台灣遠流公益協會執行長
任職外商在台分支機構及台灣跨國機構高階主管 30 餘年,2005年退休後主持企管及公益志業,結合同業合作,擔任國內外資、國資跨國企業策略管理、組織改造、高階主管策略力、領導力、決策力、培育力教練。培訓青年志工,發展社會企業,為公益機構發展提供諮詢迄今。
【完整內容請見《大師輕鬆讀》No.460】
相關文章推薦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