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關係,這種事,你會,別人一定也會;你有,別人更多。


舉個例吧。想到大醫院找名醫看診,或住院掛病床的人,多少有相似經驗,不找關係、不請託幫忙,很難哪。


這也難怪,市場法則嘛,物以稀為貴,名醫院,大家有信心,結果是,有病統統都想擠進去。名醫時間珍貴,病床有限,為了保證擠得進去,就找關係、請託吧。


找關係,已經不容易,令人挫折的還在後頭。你找的關係,別人也會找,被大家視為「有辦法的人」,置身各種請託當中,選擇先幫誰,是他「做人的智慧」,同時也考驗「彼此的交情」。換句話講,你找關係,而「關係人」也會透過「關係的評比」,擦亮眼睛,去判斷給不給你幫忙,或幫到怎樣程度。道理再簡單不過,這類大醫院或機構,見多了找關係這檔事,早就被訓練到大小眼啦。


這是「關係學」裡,很弔詭的一章,你懂找關係,別人何嘗不懂!甚至可能更厲害,與你的「關係人」關係更好,或找到你的關係的更上游,迫使你動用的關係,被壓在下一層,彷彿碰上冰山,觸到暗礁,完全使不上力。


關係如經絡,找對穴道才能通氣血


我們為何常說「關係網絡」?關係,在你我之間,在你他、我他之間,是直線。但這種關係,太簡化了,功效不多。關係,必須像「網絡」,如同一張蜘蛛網,一層層向外延伸,亦一層層往內凝聚。關係,如同地球儀上的經緯線,有直向,有橫向,縱橫交錯。但關係網絡,比起經緯度只是客觀描述空間位置與地理景觀,則更多的透露了「親疏遠近」、「利害等級」的主觀認知。


再生動一點講,關係網絡亦如同人體的經脈穴道,像你在中醫診所看到的人體模型上的藍色經脈圖。那些關係與關係的互動往來,不是「有關係」就好,而是要常常氣血活絡,要懂得打通穴道關卡。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米爾頓‧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曾說:「哪裡有管制,哪裡就有特權。」偉哉斯言,可是,經濟學關注的,就是有限資源的效率配置與最佳使用,沒有管制、一切透明最好。為了不被特權壟斷,市場化是最該被鼓勵的方式。可是,可能嗎?即便都由市場價格決定,對一群有錢人來講,有些情況,仍然不是錢能解決的,這時候,關係好不好,用的關係巧不巧,就很關鍵。


在關係的天平上,一個官大、富裕、地位高的人,確實有比較大的籌碼,去打通關節,運用關係。可是,一個相對普通的人,若剛好是「關係人」的親戚,是至交好友,那他就像經絡系統中的穴道,而你也就掐到重點了。這時候,在找關係、用關係的關卡上,所謂「有辦法」、「關係好」,絕不是量化問題,也非指標高低的問題了,而是一種交情,一種人情往來的估計與盤算。


關係的公式分析


所以,誰的關係更好呢?記住兩種不同的關係公式。之一,是比關係的層級,比關係的「官方形式」,是找到權力最大的關係,讓一切搞定。它的優點,在於清楚可以辨識,誰有影響力。它的風險是,你找的關係,別人也可能找,既然你跟關係人之間,靠的是現實利害的判斷,那一旦比不上別人,或「關係人」認定無須買你的帳,你只好認輸。


之二,是比關係的深度,比關係的「私人情誼」,是找到運用關係的「巧門」,而後打通任督二脈。它的優點是,你找的「關係人」,在關係網絡中有被珍惜、被看重的分量,因而往往具有穿透世俗權力、利害盤算的優勢。可它的缺點在,你太不容易一眼就看出這「關係人」在哪裡,以及如何與他接觸。


再舉掛診名醫為例吧,你找大官幫忙一定有幫助,但你若找到名醫的好友、親人幫忙,他只要交代一句「這是自己人」,你認為誰在這醫病關係中會更受貼心照顧呢?因而在關係學中,切記「不可以太短視、太現實」,因為有辦法在關鍵時刻幫你掛到名醫的人,極可能,是你公司收發室裡的阿伯,他兒子剛好是台大醫師,你平日對他好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黃佳興 的頭像
    黃佳興

    佳興成長營 - 業務員最愛的華人影音平台

    黃佳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