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蒙牛奇蹟的牛根生,是一位靠雙手打拚的民營企業家,靠整合資源、創新賺錢,顛覆大陸市場的遊戲規則。
整合資源 顛覆市場規則
蒙牛共有8,000個工作人員,單在呼和浩特市就有四、五千人在蒙牛上班。由於公司成長迅速,很多員工都是股東,身價也跟著水漲船高,有能力購買汽車或搭計程車。
蒙牛在當地收購牛乳,不但嘉惠養牛、種牧草農家,或租房子給蒙牛人員的當地人,更帶動呼和浩特市甚至內蒙古經濟。
蒙牛1999年投資人民幣1萬元,現在已經變成600萬元,真了不起!光是呼和浩特的工廠短短幾年就增至六個廠區,我們參觀的是六廠,參觀廠區必須搭乘電動車,廠房和自動化設備令人嘆為觀止。
蒙牛剛成立時,沒有資金,利樂包幫他們貸款租賃設備,正如當年的光泉。20多年前,光泉是一家很小很小的家族企業,利樂包想進入台灣市場,推出一種用珍珠板製成的半圓容器,名叫「利樂王」,不料當時的飲料大廠都沒有意願引進,利樂包找上了光泉,光泉汪家的人很想使用,可惜沒有錢可以買設備。
利樂包拹助光泉向國外銀行借款,並為光泉公司背書,於是光泉有了一台全新自動化的設備,而半圓的利樂王也深受消費者青睞,好的產品加上新穎的包裝,一炮而紅,奠定了今日的基礎。
當我訴說這個故事時,蒙牛流通部門韓總經理頻頻點頭。利樂包在全世界複製他們的經驗,也帶動全世界的經濟成長。
蒙牛不僅改變了內蒙古經濟,也讓當地人脫胎換骨。在蒙牛,英雄出少年,一至六廠的總經理是一位28歲的「小伙子」。
中國大陸幅員遼闊,牛董事長擅長「資源結合」,一再複製成功的經驗。大陸各地政府看到內蒙古在短時間內成功,紛紛免費提供土地蓋廠房,還提供補助,現在蒙牛在中國15個省市區建立20多個生產基地,擁有液態奶、冰淇淋、奶品三大系列、200多個品項的產品。而且蒙牛善用中國人的心理,以市場區隔、差異化創造高利潤。 工廠牆上立了許多牛董事長的精神標語,我們要了一本蒙牛的企業文化手冊,其中條列牛董事長想要和員工分享的價值觀,例如:「這世界不是有權人的世界,也不是有錢人的世界,而是有心人的世界。」「財散人聚、財聚人散。」「鐵飯碗的真正含義不是在一個地方吃一輩子飯,而是一輩子到哪都有飯吃」。
企業文化 建立新價值觀
本來我們笑稱這本手冊是「牛語錄」,不過卻愈看愈感動,難怪每一個蒙牛員工都把公司當成自己的事業一般拚命,而且都以身為「蒙牛人」而感到驕傲。
牛董事長也熱心公益,2005年與家人捐出市值人民幣10多億元的股權,創立老牛專項基金,投入農業、教育、醬療等公益事業,構建和諧社會。
我覺得,我看到了新的「成吉思汗」,有一個人置之死地而後生,重新建立了蒙古大國。以經濟、工作、資源結合改造了中國大陸,甚至會影響全世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