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東方高爾夫集團的總裁CEO,旗下擁有包括林口東方在內的13座球場,版圖遍佈中國大陸各省市精華地區。但你可能不知道,他可是位不折不扣的工程師,科學的分析加上獨到的管理概念,這些年來已助他打下對岸的高爾夫江山。

赴美求學生活──因緣際會下碰上高爾夫

潘仲光是個不折不扣的科技人,和他碰面之後,你會誤以為他只像個工程師,跟高爾夫恐怕沒什麼淵源。但這樣想的話,你就錯了。

習慣被稱為TK的他,其實從小就會打球,當然,這點和後來潘仲光管理一座座的球場是完全兩回事。TK他自己回憶說,和亞洲這邊比起來,美國人打高爾夫是件很稀鬆平常的事,再說價錢也非常便宜。他還記得念高中的時候,往往下課後就會直接跑去學校旁邊的一座公眾球場報到,當時在那邊打球只需要七、八塊錢美金就夠;而且這樣的擊球價錢還不算便宜,因為該球場地點就位在市中心區之故。潘仲光還說,如果去觀察美國那些社區或學校附設的球場,常常學生去打的話只要兩塊錢美金,非常便宜。學生時代TK因為還會從事別的運動,加上同學間有許多課外活動,所以當時一個禮拜能打一、兩次就算很多。

至於問起和高爾夫的第一次接觸,潘仲光表示,在他14歲的時候,為了通學之便需要考駕照以開車。當時在美國和二伯父住在一起的TK,因為工作忙碌的關係沒辦法伯父母無法送他去上學;而在美國,如果有家庭遇到像這樣的困難,視情況而定,14歲的年紀就可以去考駕照學開車。然而伯父家裏忙碌,甚至連教他開車的時間都沒有,於是不得已,潘仲光只好特地飛回臺灣一趟,就只是為了要學會開車,好回美國考取駕照。返台後,他在父親帶領下進了駕訓班。當時教練看到TK兩兄弟年紀這麼小就來學開車,感覺非常驚訝。而在每天學車課程告一段落後,因為自己也無聊,沒事可作,父親就拎著潘氏兄弟上練習場打球。所以TK第一次學打高爾夫,就是在這種因緣巧合的情況下才開始的。

不過當時畢竟只是暑假期間返台玩玩,所以潘仲光並沒有真正下場擊球,單純只是待在練習場裡揮揮桿。並在場內教練指導下,讓兩兄弟瞭解高爾夫到底是怎麼一回事。TK笑說,他當年能夠擊中球,然後確確實實把球送出去,他就覺得很開心了。

當潘仲光回到美國之後,因為已經培養出興趣,於是和弟弟特地去買了整組球桿回來,然後再找時間上公共球場,地點就選在住家附近的田納西州。當時他二伯父、伯母開了間小餐廳,餐廳裡附設酒吧,以至於他們每天都得工作到凌晨三、四點才能返家;反觀TK兄弟倆,差不多每天六、七點間就得出門上學,老少間幾乎沒有碰面的時間。潘仲光此時特意補充說:「我家本來是挖煤炭的,也是全美國歷來唯一擁有煤礦區的華人。」

也因為家庭環境的關係,TK打從高中起就去麥當勞打工,大學後也始終維持著半工半讀的生活,從沒間斷過。甚至大學念到一半的時候,還曾去過煤礦工作,也就是幫家裡忙,直接住進礦區當中。大學後期,為了讓自己學有專精,潘仲光到當時位在田納西州的南方貝爾電信公司去打工,因為學的正是相關科系,所以在該公司做的是些分析、寫程式的工作。等到念碩士(MBA)時,潘仲光中間停擺了一兩年時光,亦即讀了三年才讀完,原因就是他去GM(美國通用汽車)幫忙Quality Control(品管)工作。當時GM在製造第一代釷星Saturn汽車時(編按:通用汽車公司於西元1985年初,正式宣布成立釷星汽車公司),工廠那邊發現他們所獨創的「一體成形」式引擎,在首批生產時居然會漏油。後來TK把整個團隊找來,一一檢討分析之後,發現在溫度和時間差上做調整後,就不會再發生漏油的情況。這可說是他嶄露頭角、少年得志的一刻。

唸完碩士同年,潘仲光的二伯父因癌症過世。當時父親與二伯父原本想成立一間名為冠捷的科技公司,而二伯父就是位工程師,算是技術面的依靠;但當他過世後,無科技業相關背景的父親決定把TK找回臺灣,那是在1993年的時候。到了1999年,在眾人的努力下,該公司順利在香港和新加坡上市。等到2004年,潘仲光已將該公司營運成為世界最大的電腦顯示器(CRT)生產商,當時他下了個決定:要把這間公司給賣掉。原因是當時生產的是傳統真空管顯示器,然而從2000年起液晶顯示器(LCD)已開始逐步侵蝕傳統顯示器市場,如果由冠捷自行生產液晶顯示器,在技術不斷進步的情況下,公司生產該項產品的附加價值注定會愈來愈小。未來前途其實取決於自行研發與否,而原本就缺乏研發人才的冠捷,又是一間上市公司,無法任意挪動公司資源去從事其他無關業務,或隨意把資金用作轉投資,這些政策都得透過一些既定程序,對管理階層而言,也得背負了極大的風險。既然前景如此,當時公司在股價一片大好的情況下,TK馬上判斷應該把加工為主的冠捷賣掉。潘仲光並向父親建議,再拿資金投入一間新公司,並按照他剛才所解釋的規劃方式來做。後來TK就在美國匹茲堡創設一間新公司,初期以研發下一代顯示器為主,目標將大幅降低目前顯示器成本,也會比市面上的液晶顯示器便宜得多。

話題全都繞著科技打轉,然而滔滔不絕的潘仲光仍然顯得興味十足,畢竟,這是他身為工程師及一位科技人的本性使然。於是,等到話題重回高爾夫時,「既然如此,為什麼會去投身高爾夫產業?」TK不假思索地回答:「大概在1996年底的時候吧,我還記得好像是10月1日開始的。其實我早在1993年就來亞洲了,一直到四年後,當時冠捷也已經上軌道,每年平均有差不多百分之30幾的成長幅度。」契機源自於此,那幾年,冠捷管理階層將公司營運得井然有序,按照既定模式發展就已綽綽有餘,卻也讓潘仲光覺得自己無事可做。此時,父親告訴TK一個訊息,他說自己在廈門經營一座高爾夫球場,處於虧損狀態,很希望兒子能過去看看。

【更多精彩內容,請看5月號《高爾夫雜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佳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