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肚裡能撐船」是小學時代就學習過的俗語,告訴我們成大事者,胸襟肚量也必須大於常人。學生時代讀到此,很容易理解「想當然爾」;但工作以後發現,要做到此境界並不容易;我們多數人其實都在修練階段。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上網搜尋了一下「宰相肚裡能撐船」出自何處,敘述何人,發現此語是形容北宋宰相呂蒙正,在此分享並提供一些個人觀點。
呂蒙正(946年-1011年)處事豁達寬容,當他很年輕就被拔擢,出任副宰相時,宮廷內的人故意遠遠地大聲批評他,他卻裝做沒聽到。
後來,又有人密告流經京城汴河上的水運業者,暗地撐船偷盜官貨,他更是以貨運順暢為本,支持宋太宗不予強力取締,只略事警告。他認為君子固然能看透小人,但若能寬容大量,反而於事有益,太吹毛求疵反而有害。呂蒙正知人善任,做事大器,讓他在宋太宗、真宗時,三次拜相。
呂蒙正的肚量確實令人佩服,也值得學習,但相信不容易做到。曾經在某個演講場合聽到大陸成功網路企業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提到類似的概念「男人的胸襟都是被冤枉大的」,馬雲的說法或者比較接近人性。
我們多數人可能都不具備呂蒙正的肚量,但是我們有時可以為了更大的目標,接受(或者容忍)眼前的「被冤枉」,來成就未來更大的可能,「胸襟」與「肚量」似乎是追求更大目標過程中,不得不容忍之下的副產物。
企業經營管理中,有時因長短期目標與策略的差異,不免團隊中有時產生不同意見;也有時不免發生,好的意見(或策略)在當時未被採納;也就可能形成雖然提出對組織有利的意見,但卻未被肯定,甚至在組織內「享受孤獨」。持平而論,在當下對當事人而言,都不是快樂的過程;輕者,當事人覺得懷才不遇;重者,當事人憤而拂袖而去;對組織而言,似乎都是管理成本與風險。
我們不容易讓組織內的成員人人都能「宰相肚裡能撐船」,但或許可以傳遞組織成員一個觀念,就是「為了未來更大的目標與可能,我們可以接受短期的被誤解」。也許透過試著建立「被誤解是一種修煉」與「被誤解是一種高貴的情操」,減低組織內的管理成本與風險。
我們很難期望人人「宰相肚裡能撐船」,但可以嘗試在對未來更高目標的期待之下,嘗試訓練團隊,「培養胸襟」與「接受誤解」!
(作者是奧圖碼投影機Optoma亞洲區總經理)
【2012/01/03 經濟日報】
相關文章推薦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