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汀生(Clayton Christensen)的破壞性創新理論(Disruptive Innovation),乍聽之下是個新理論,也為他奠定一代大師的地位。
不過,理論雖新,實例卻不斷重演。例如,曾經稱霸一時的電報巨擘西方聯合公司,被原本名不見經傳的貝爾公司打敗;邦諾書店不敵亞馬遜;維基百科取代大英百科。這些大企業不管有沒有面臨新創企業威脅,都積極產品創新、追求績效,但仍免不了垮台的命運。為什麼?
克里斯汀生(Clayton Christensen)的破壞性創新理論(Disruptive Innovation),乍聽之下是個新理論,也為他奠定一代大師的地位。
不過,理論雖新,實例卻不斷重演。例如,曾經稱霸一時的電報巨擘西方聯合公司,被原本名不見經傳的貝爾公司打敗;邦諾書店不敵亞馬遜;維基百科取代大英百科。這些大企業不管有沒有面臨新創企業威脅,都積極產品創新、追求績效,但仍免不了垮台的命運。為什麼?
管理者總是無時無刻不想辦法提升企業的效率,因為高效率代表企業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可以降低人事上的成本,可以發揮最大的產能,形成規模經濟降低成本。表現在公司內部中,就是每個人都顯得非常忙碌,無時無刻都在工作,讓我們感覺這個公司充滿效率。
過去我們在談傳統的企業組織結構基本上可以分做上、中、下三層。上層通常是指高階經理人,例如董事;中層是指專業經理人;下層則是指一般員工。到目前為止,這種企業結構的型態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與運用再加上組織去層級化,已經有所改變,在型態上已經變得扁平化。
根據台灣1000大製造業、台灣500大服務業與台灣100大金融業的調查,發現台灣從1997年到2007年過去十年,這1600大的企業營收持續成長,但獲利卻下滑,表示台灣的企業規模成長但是所創造的價值卻沒有增加。
探討企業進軍海外的戰略和內部變革的議題時,資生堂是日本經常被提到的重要案例。日本財經雜誌最近掀起「向中國經典學管理」的話題,這股熱潮的帶動者也來自資生堂。在這其中位居關鍵的人物,就是資生堂名譽會長福原義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