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台大校長、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陳維昭,一生不論課業、事業、生活都相當順遂,這麼一位外人眼中的社會菁英,照理說和「失敗」扯不上邊;但陳維昭謙卑且坦誠地說:「醫生在其醫療生涯中,不可能沒有失敗,人畢竟不是神!」
1939年出生於台中縣神岡鄉下小學老師之家的陳維昭,畢業自台大醫學院,並擁有日本國立東北大學醫學博士學位,專長是小兒外科、營養與代謝等。早在1979年、40歲時,他就和台大團隊以精湛醫術成功分割忠仁、忠義連體嬰,成為台灣最知名的醫師之一,並在那一年獲選十大傑出青年;1993年,他更成為台大第一位遴選校長,主掌全國最高學府的校務長達12年。
積極做為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雖說生活單純、人生看似「沒啥失敗好說」,但因為從事的是「處理人生死病痛」的醫生工作,陳維昭對「失敗」仍有深刻體悟。
陳維昭說,有時候,不管醫生再怎麼努力,仍然回天乏術;病人救不回來,雖然不見得是醫生的錯,但就某種程度來說,「你無法救,就是失敗」。只是做為一個醫生,不能因此就深受打擊而失去信心;因此,面對無能為力的「失敗」,如何調適心情,成為從醫者最重要的一堂課。
他認為,身為臨床醫生,應有「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人生觀。或許有人覺得這流於消極,但陳維昭認為,這個觀念與「聽天由命」不大一樣;因為不能覺得「成事在天」,就不好好努力,而是要能多做一分努力和準備,就能少一分意外或失誤,因為「你做的愈多,靠天的成分就會愈少。」所以,這應是一種積極、而非消極的心態。
陳維昭最愛舉的一個例子,是台灣肝藏外科權威林天祐醫師的身教。
醫學外科學習都靠「師徒制」傳承,由教授傳給學生。林天祐開刀態度很嚴謹,每次開刀前,都要跟刀的住院醫師或總醫師先把開刀用具準備好,他才進開刀房。看到年輕醫師很認真準備,對病人狀況也了解,林天佑就會把那台刀放給這位醫師去開;反之,如果年輕醫師不認真準備,就會失去執刀的機會。當時陳維昭為了爭取執刀的機會,總是提早到手術房去做準備。
陳維昭坦言,他曾一度誤會林天祐醫師「派頭真大」,但隨著自己擔任外科醫生以及教職,才發現這種教法極具啟發性,因為學生有企圖心,就會願意多做一份準備,也會主動多了解病人,就能讓手術的失誤或意外減到最低。
不過,在醫院裡,人定勝天的鐵律不見得每次都靈光,即使有萬全的準備,也有人力未逮的時侯。陳維昭認為,一旦遇到失敗,應檢討自己是否已做了最佳準備,是否已給病人最適的治療,才能面對失敗的不如意,畢竟生命掌握在老天的手上,醫生能做的到底有限。
醫病和諧 用同理心面對患者
陳維昭30多歲考取公費,到日本國立東北大學學到了葛西教授獨創發明的小兒膽道閉鎖開刀技術。回國後不久就遇到一個不到三個月大的嬰兒個案,他立刻進行這項當時算是先進的醫學技術,手術非常成功,也令他非常有成就感。
膽道閉鎖手術治療最怕一個併發症,因為膽道閉鎖開通後與腸子相連,極可能發生逆行性感染,嚴重時會發高燒,甚至引發敗血症。
很不幸的,這名小病患出現併發症,出院後經常發高燒,當時以為是感冒,就近就醫時好時壞,直到有一次高燒不退,再次送進台大醫院,發現是合併逆行性感染,陳維昭立刻為他積極治療;退燒後出院,不久再度送進醫院,病情已惡化。
陳維昭心想,既然已經成功動了手術,無論如何要想盡辦法救這位小病人。即使如此,這位小患者最後仍宣告不治。
當人生中最艱難的那一刻到來時,陳維昭面對家屬,深感遺憾地說:「很抱歉,到底個人還是能力有限,無法(把他)救起來。」說完後,他整個人在旁邊的沙發上癱了下來,眼淚也忍不住流了出來。
這時,原本最傷心的小孩母親,卻抑制自己的傷心,安慰他說:「陳醫生,你盡力了,不要難過了。」
陳維昭說,很多人都說現在的醫病關係很複雜,但他在日本習醫期間,發現失去病患時,日本醫師都會向死者家屬深深一鞠躬,誠摯表達遺憾之意,多數家屬也都能諒解。他相信,這種同理心,是醫病和諧的關鍵。
但在台灣,反而有同儕善意提醒他,以後千萬不要再說類似「個人能力有限」的話,「小心被告」;陳維昭堅信,病人家屬也會觀察醫生是否認真、努力,只要醫生已做了他該做的,卻仍無法避免失敗,家屬多半會理解。
陳維昭生平開過最為人知的「大刀」,恐怕非忠仁、忠義兄弟連體嬰分割案莫屬。
不畏挫折 不以事小而不為
1979年,陳維昭取得日本博士返國後幾年,剛升上副教授,當時世界上坐骨連體嬰四肢分割的案例較多,但像忠仁、忠義兄弟這樣的三肢坐骨分割案例,全世界只有三例。
陳維昭坦言,當時壓力大到開刀前幾天,自己竟然發起了高燒,當時他心中暗自覺得不妙,沒想到開刀前一天,高燒自動退去,才能順利動刀。
當時媒體問陳維昭,此案成功率有多高時,他總是回答「50%」;但他心中卻覺得因為有充分研究和準備,成功率應該會更高,事後證明他果然是對的。
儘管在醫學專業上表現出色,自認「沒有大失敗」的陳維昭,一生難免會有些小挫折。
陳維昭赴日本攻讀博士學位時,教授建議他先研究靜脈營養,但做的卻是相當於檢驗師的工作,為做靜脈營養治療的病人抽取0.02cc的血液,檢查血液中的各種成分是否正常。
陳維昭赴日前已在台大醫院完成總住院醫師的訓練,到了日本卻要從類似技術人員的工作做起,剛開始,他百般不願意,也感到很灰心;不過,認真是他個性裡最明顯的特質,因此,他慢慢調整心態。
有一天,他突然發現,有些做靜脈營養的人,血液裡尿素氮的含量只介於四到五,明顯低於正常成人的15到25;他找出問題癥結,原來是與他們所打點滴的熱量與蛋白質比重有關。
他立刻依據幾個個案的相關數據畫出曲線,並開始進行動物實驗,但實驗過程充滿挫敗,因為以狗做為實驗對象,狗常會掙脫身上的點滴注射導管。
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他痛定思痛,設計了一款「陳氏夾克」,讓狗穿在身上,可避免導管被掙脫。他把這款夾克設計圖寄給台灣的太太,找皮鞋匠照著他的圖縫製。有了這款夾克的幫助,陳維昭終於完成實驗。
此事讓他深覺,不要因為事小而不為,因為很多問題都要靠親手動手做,才能發覺體會;遇到問題和困難,更不能因為挫折而放棄。這個發現,後來成了他的博士論文題目,發表在國際期刊後,引來各國爭相索取,一時之間,「陳醫師」在日本打響了知名度。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