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純鎰從小家境清寒,寄住親戚家,幾乎沒有「吃飽飯」的經驗。有一次便當裡不知怎麼地多出了四分之一顆滷蛋的蛋白,已經比平常只有菜脯或黃豆來得豪華許多,至今讓他記憶猶新,記得當時那種興奮的滋味。
對唸書沒什麼興趣的他,從小就愛做生意。八歲就賣枝仔冰,貼補家用。十歲左右,跟著母親擺地攤,賣鬆緊帶、鈕扣及牙刷等日用品,11歲時已有能力獨立顧攤,當同學拿著課本上學去,施純鎰則是學著批貨來賣,用包袱巾包著貨背著到處賣。
有次走到長安西路,跟賣牙刷的攤販以一支7角的價格批貨,條件是不能在附近賣。他走到市政府附近兜售,一支賣到1元,讓他有了首次成功的批貨經驗。
獨立賣貨三、四個月後,他找到一家中盤商,學著批貨,一支牙刷成本才4角,卻可以用1元賣出,讓他覺得做生意實在太有趣了。這一年,他才12歲。
當時重慶北路是鬧區,他常去觀察別人的生意,發現手帕、毛巾、棉襪及內衣、布鞋的生意都不錯,利潤也比較好。當時體重才30多公斤的他,決定賣比較輕的手帕及襪子,方便騎車到處兜售。
為了做生意,他從後火車站出發,騎著鐵馬「跑透透」,還騎到士林、北投、萬華、板橋、中和等地,每天天還沒亮就出門,騎了三年多的單車後,才換成機車。
1969年,33歲的他終於在新莊開工廠,從批發商轉型為製造商,並在1974年自創三花品牌,在1979年更成為國內首家進口日本機器製作高級全棉襪的公司。
他透露,設廠初期並不順利,還虧掉好幾百萬元。當時向銀行借貸的利息很高,假如借100萬元,光利息就要43.2萬元。由於丈人任職於第三信用合作社,多少有些金援,加上向友人借了點錢,也標了會,讓他在創廠五年後慢慢開始獲利。
現在流行的「藍海策略」,施純鎰老早就力行。他說,還在做批發生意時,發現有工廠快倒閉,就會以超低價批一整批貨回來賣,利潤自然更好。
36年前,三花開始生產小孩子的褲襪,冬天銷路好的時候,短短一、兩個月內就可以賣光。但是四、五年後,競爭者也加入生產,施純鎰毅然決然決定轉做男襪,並採購日本機器,改善設備,就此奠定三花棉業襪子王國的基礎。
最小的兒子、台灣三花棉業總經理施養謙就說,父親讓他們姐弟三人最受用的就是「凡事用心、結果就會不同」。做人方面,則是「寧可自己吃虧,也不要吝嗇對別人付出」。
三花的代言人鄭弘儀是施純鎰的球友,他透露,問起施董的心願是什麼時,沒想到他竟然說以後進了棺材,還要繞工廠一圈。這股把事業內化到身體、靈魂的精神,讓人感動,也讓人見證這位「天生生意囝」的踏實。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