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管理趨勢專家大前研一,到過台灣近200次,只到過高雄四次。
1月初,大前研一專程前往高雄,更破紀錄地停留了三天兩夜,密集參觀市議會、高雄港、中鋼公司、捷運、世運主場館、高雄軟體園區,終於對高雄有了較整體的瞭解。
大師這次來台,吸引媒體注意力的不僅是他的談話,還有他右手姆指上的藍色指甲彩繪。「這樣在遞名片時,對方會立刻注意到我的彩繪,」具備國際知名度的他,不忘隨時隨地做個人行銷,創造話題。
他這次是應高雄市議會及鴻海之邀,為高雄未來發展提供觀察及建議。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承諾過總統馬英九,要多投資高雄,目前人員已進駐高雄軟體園區,鴻海為了讓高雄有國際級的曝光機會,因而大手筆促成這次參訪。
大前研一曾擔任日本橫濱港、中國大連市等多個地區的發展諮詢顧問,在參觀高雄港時,一邊聽著港務局的簡報,立刻就能提出頗為專業的建議。
針對未來,大前大膽預告:經濟低迷將持續10~15年,美國會比日本更慘,2020年最大經濟體會是歐盟。另外,他還建議,台灣應減少對中國投資,將注意力轉向烏克蘭、羅馬尼亞這些新區域。
在大前密集的行程中,他還特別接受《遠見》雜誌獨家專訪,暢談對世界經濟、台灣未來機會、日本零利率經驗等問題的看法。以下是談話精華。
全球,至少再壞10年
華爾街恐怖分子摧毀的比911還嚴重
《遠見》問(以下簡稱問):你對世界經濟未來預測為何?
大前研一答(以下簡稱答):拿地震來比喻,這次經濟危機的震度高達八級,而未來還有兩、三個不同的地震將發生,目前只是到了大地震的中期,且無人能預測風暴何時過去。
從去年9月以來,全球股票市值損失了30兆美元,等於每天倒掉20座世貿大樓,全球經濟也退回到2003年的規模。911恐怖攻擊毀掉一棟世貿大樓,但美國華爾街恐怖分子催毀的總價值更高。
過去四年像一場夢境,所有的事情都如此美好,現在每一個國家都出現泡沫破滅現象。以股市表現來看,台灣名列全球前十大輸家。未來全球經濟還要壞個10~15年,大家要有心理準備。
美國政府宣布要投入7000億美元救經濟,我認為至少需要5兆才夠。有人寄望歐巴馬政府,他是個社會主義者,強調分配財富,但總要有人去創造財富才能分配。美國景氣未來10年持續看壞,比日本「失落的15年」還糟糕。
歐洲也不樂觀,英國銀行的負債比政府的赤字還高,政府哪有能力救銀行?
中國,注意廣東出口問題
韓澳有機會,但越南恐出局
問:中國呢?2009年中國大陸的經濟表現會如何?
答:今年中國的經濟將會明顯趨緩,8%的成長率不可能做到,最多4%~5%,甚至可能更低。原因有兩個:一,中國經濟成長靠出口,特別是美國市場,而美國市場嚴重萎縮,歐盟也是。另外,過去地方政府是靠房地產成長取得建設資金,現在房地產泡沫化,地方政府根本沒錢投資。
中國政府提出4兆人民幣振興方案,希望擴大內需,但實際上會拿不出錢來做。另外要注意廣東的問題,中國三成出口在廣東,廣東在經濟衰退中受創會最嚴重,台商要特別提高警覺。
問:你怎麼看東亞的未來發展?
答:東亞國家的相互倚賴會愈來愈像歐盟,成為一個共同經濟區,區域內的貿易總額超過區域外,中國則扮演催化劑及領導的角色,東協將從中國發展獲利。
中國的GDP將在2010或2011年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韓國在渤海及黃海經濟區內,會愈來愈舉足輕重。香港、澳門、深圳將進一步整合,成為南中國發展的火車頭。澳洲在這其中都將有所參與,越南則可能在這一波出局。
美國,正重複日本的錯誤
撒錢救銀行是愚蠢的,美國學不來
問:日本經歷長達15年的經濟低度成長,利率接近零,未來全球都將面臨這種「雙低現象」,可以向日本學什麼經驗?
答:最好不要學,那並不是好玩的事。日本政府事情沒做對,砸錢救銀行,是很愚蠢的政策;而利率降到零,對企業和個人沒有好處,只對銀行有好處,銀行獲得資金等於零成本,但個人及企業借錢是要付利息的。
日本的經驗倒是可以拿來和美國對比。當初日本發生風暴時,美國告訴日本:不要把問題擴散到其他地區,日本乖乖吞下一切苦果,政府投下大把的錢救銀行。
在1980年代,日本有12家大銀行,現在只剩3家,我認為美國也會只剩下3家。
不過日本「失落的15年」並沒有白費,日本人團結、順從,對國家有信心,並努力儲蓄,10年間資產增加了3.5兆美元,而且都是現金,並不是投資在金融產品上,因此日幣才挺得住,躲過這次的風暴。
現在輪到美國出事了,美國卻兩手一攤,把問題丟給別人,這真是不公平。美國應該向全世界道歉,向全世界借錢,才有可能解決自己的問題。
日本人做得到的,美國人未必做得到,因為民族性不同,美國人不服政府的管,又不愛儲蓄。所以我預估美國的情況會很慘,比日本慘,會有持續10年的壞景況。
美國政府正重複日本政府犯過的各種錯誤。我認為美國要走出經濟困境,有個辦法:推出「超級新政」(Major Major New Deal),像戰爭時期一樣地砸下資金。歐巴馬強調要發展綠色能源,那就把它當做是拯救地球環境的一場戰爭。事實上,真正終止1929年那場大蕭條的,是二次世界大戰。
企業,別聽政府的話!
謹守4招突圍不景氣,購併將成新遊戲
問:企業可以從日本雙低經驗學什麼?
答:當時很多人認為日本完蛋了,但經過十幾年後,日本企業借機會調整體質,變得更國際化、更有競爭力。1990年代到美國投資的日本公司90%都賠錢,現在相反,90%都賺錢。
企業不應該聽政府的話,在景氣不佳時該做的事有三件。一是減少支出,二是全球布局,三是研發出獨特的產品。日本企業在不景氣期間並沒在睡覺,而是努力做這三件事,現在變得更強壯。
另外,企業應善用資金。現在,企業變便宜了,未來五年,購併將成為亞洲的新遊戲之一,如果你不購併別人,你會成為別人購併的對象。例如,中國移動規模非常龐大,可以輕易地吃下日本、台灣的電信公司。
再以陷入困境的美國三大車廠為例,我認為唯一的解決方案是,讓日本買下美國車廠,例如讓馬自達買福特,豐田買通用。
問:個人可以從日本學什麼?
答:個人在這樣的情況下最好的作法是投資自己,磨利個人的能力,更努力的行銷自己,最好行銷到國際上去。依景氣來看,你大概還有五年的時間可以做這件事。
眼光,不應只放在兩岸
三通做對了!下個機會就在新興東歐
問:馬政府上台後,兩岸關係明顯改善,三通直航已實現,你怎麼看未來兩岸發展?
答:首先我要說:「你們做對了!」三通是台灣三、五年前就該做的事,雖然現在時機不好,但做了總比不做好。然而,如果以為光靠中國就可以挽救台灣經濟,你們會失望的。
未來台灣應該減少在中國的投資,多注意其他地方。由於人民幣升值關係,現在到東歐的羅馬尼亞、烏克蘭、還有近東的土耳其投資很划算,對製造業是好消息,許多歐洲國家已不從中國進口,改從這些國家進口貨品。
這些地方已擺脫「中國恐懼症」,認為自己可以和中國較勁,對製造業來說是全新的機會,韓國已經就定位,台灣可以好好把握。
問:面對未來的競爭,台灣有什麼利基?
答:台灣在運籌管理、出口等方面擁有優勢,台灣是中國最大的單一投資者,在中國前40大出口廠商中,台商就占了14家。以鴻海這樣的公司為例,鴻海對日本零組件瞭解的深入程度,甚至超過日本廠商,這樣的知識很珍貴。
此外,我要強調,亞洲供應鏈基本模式是:日本賣零件給台灣,台商到大陸投資生產,再外銷到英語國家;而台灣人是全球唯一同時熟悉英文、中文、日文三種語言的國家。只有台灣人有這種難得的組合,是他國沒有的優勢。
台灣雖然內需市場很小,但你們做的產品是賣到全世界的,台灣應該繼續往這方面發展。
台灣,用品牌打造區域特色
高雄宜分內外發展,博弈政策再三思
問:你對區域經濟發展,例如像台灣、高雄,有何建議?
答:在世界各地,區域特色經濟已成為新風潮,每個地方必須有個別的品牌、特色。例如,斯德哥爾摩做無線技術、哥本哈根做生技醫療、愛爾蘭做後勤服務、馬來西亞做多媒體服務,都在3~5年內建立起產業群聚,在全世界擁有高知名度。即使成本很高,但當國際大廠要投資相關產業時,一定會到這個地方。笨蛋!問題在區域發展。
高雄、台灣都應思考到底自己要發展什麼?高雄的競爭對手是誰?上海?香港?客戶是誰?高雄港已不適合和大港口直接競爭,做加工出口機會也不多,應思考別的方向,例如做轉運、企業營運中心。
日本有1000多個港口,規模都很小,或許高雄港可以和日本合作,和中國東航、日本新幹線合作,貨暢其流。高雄港應該由中央政府接手管理,不再靠出口,要重新建立本身的優勢。
另外,日本老人太多了,日本容納不了這麼多老人,如果所有日本年輕人都在照顧老人,那工廠誰去呢?因此日本老人必須「出口」到別的國家,菲律賓、泰國、台灣都是可以考慮的地方,這些人很富有,平均擁有30萬美元的現金,是很好的一群消費者。
我的觀察是,你們想做的事太多了,不夠聚焦,應選擇一、兩個產業,深耕、出類拔萃,創造產業群聚,不能只進到初選名單,必須進到決選名單,才能吸引外資。台灣要具備國際競爭力,「品牌」定位清楚才能進入決選名單,政府要提供單一窗口處理外資投資問題。
高雄港的發展,應區隔為內、外港,內港以發展休憩觀光為宜,至於外港,則應發展貨櫃港務,讓高雄港兼具休憩及轉運的功能。
日本橫濱港、美國巴爾的摩和長堤、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等地的港區開發都很類似,內、外港區隔開,只要港區有完善的規劃、運輸系統,就能吸引遊客和廠商。
問:最近台灣正在討論要不要開放賭場,你曾批評新加坡設賭場是個笑話,為什麼?
答:新加坡設賭場根本是個很蠢的主意,以為可以像澳門一樣,藉著賭場促進經濟發展,這完全是不理解澳門賭場的本質。澳門賭場其實是中國的洗錢機器,九成來自貪汙所得,誰會去買一個1000美元的籌碼呢?一般遊客會去嗎?結果,中國政府一緊縮入境,澳門博弈業就掉一大半。
難道新加坡也要成為洗錢中心?誰會去?所以除非是像拉斯維加斯那樣,兼具休閒旅遊,否則我不看好博弈業的發展,也建議台灣不要做同樣愚蠢的事。
2020,世界版圖將重劃
歐盟成最大,金磚與新興引領21世紀
問:未來的世界會是什麼面貌?美國還是全球第一嗎?
答:有幾種不同的預測,未來10到15年,全世界可能朝向以下方向發展:一、中國以經濟成長做為動力,整合東亞地區;二、歐盟向東歐擴散,成為新的世界中心;三、金磚四國加上新興市場如土耳其、泰國、俄羅斯等,引領21世紀。
我個人認為,到2020年,歐盟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涵蓋東歐、俄羅斯在內;美國退居第二;中國上升到第三;第四可能是印度,日本則降到第五。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2月號,訂閱遠見雜誌電子版】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