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M台灣導入「新產品開發系統」,經過七道流程、各階段審核關卡、跨部門交流,才能將產品推上生產線…


【撰文/何秀玲】


創意與研發必須有效地跨部門管理,才能將充滿巧思和創新的產品源源不絕帶入市場,成功關鍵就在於良好的溝通。


以創意龍頭3M為例,該公司擁有六萬多種產品,研發人員功不可沒,但科技人才的主觀性強,發想創意時也較為天馬行空,因此研發新產品,不一定有上市的機會。為了因應此狀況,3M台灣導入「新產品開發系統」,建立新產品開發過程的作業系統,帶領團隊完成七項流程,進行跨部門交流。


系統第一階段是「創意發想」,第二階段「形成概念」後,第三階段開始進行「可行性評估」,若有獲利前景,第四階段便可著手「開發產品」,第五階段則進入「製程」,到第六和第七階段才將產品「上市」,並後續追蹤。


理性溝通 淡化衝突對立


3M台灣技術長熊海錕說,對研發人員來說,辛苦提出創意後,第三項步驟評估十分重要,因為產業研究過程,必須投入大量經費購買原物料嘗試研發,一旦評估發現形成產品的可行性不高,在此階段就必須立刻停下來,若研發過程可到達第五和六階段,也表示品質穩定,已經被審核人員認證。


每個階段中間都有一道審核關卡,為的是加速產品上市的節奏,由11位來自業務、行銷、資訊和製造、技術部門員工參與改善。


熊海錕認為,管理者面對研發人才,若不熟悉技術科技人才的工作屬性,管理會相對困難,這對領導者來說是很好的鍛鍊;前段他必須鼓勵研發人員天馬行空,後段則必須負責和製造、市場規劃團隊溝通,加快商業化流程。


3M新產品開發系統的評估到上市的過程,也會邀請事業群長官參與,若是在第三和第四門檻喊停,最令研發人員感到挫折。「東西如果被評估為較無競爭力,主管必須時常聆聽研發人員的想法,甚至一對一溝通」。


美商默沙東藥廠公共事務處處長關家莉對跨部門溝通頗有經驗。


她說,新政策、新產品或是新商業模式,當跨部門產生衝突時,得協調以達到公司期待的成果與目標,面對各單位不同於公司目標的反彈聲浪,作為居中協調的角色,不僅須具備溝通和說服力,EQ也要夠好,可以冷靜協調,不會在憤怒之時做決定。


她認為跨部門協調第一件事情是建立互信,如果彼此攻防,可試著先退一步,避免兩敗俱傷。


當然有良好的溝通技巧更為重要,尤其跨部門溝通最重要的是利人也利己,站在對方立場思考,會提高說服別人接受的機率,將利益放在自己後面,多幫別人想,就是等於給自己多一分方便,先付出也能獲得對方的信任。


當資源有限,不足以讓各部門滿意時,關家莉認為,若想說服資源分配較少的單位妥協,不妨清楚告知對方,現有資源不多,所以有如此安排,也要當面說「我知道你委屈了」,讓分配資源較少者紓緩心中的不滿。


此外,既然心裡知道別人吃虧,下一次若有機會就要補償對方,注意公平性,儘量在最壞狀況下,得到較好的結果。


熊海錕曾擔任3M中國技術長。他說,大陸因空氣有懸浮粒子,容易遮擋標示,3M中國超金屬技術平台之前曾研發出易清潔的高速公路標示牌,但是公司內部對於此產品製程有意見,後來改良為太陽能玻璃,利用光電轉換效果,增加光電透射,這個產品因而成功,也為公司增加了500600萬美元的業績。


起源基金 激勵員工創意


他表示,畢竟一項技術開發需時五到六年,若因製程因素無法上市,對研發人員來說是非常可惜的事情,所以必須經歷許多跨部門溝通,讓後續運作順暢。


科技人才提出的創意,有時不見得最後能被執行,為了讓他們提出的創意有第二次被認可的機會,3M採取激勵機制,提供「起源基金」讓員工申請,至今已有十多年歷史。


另外,有些被淘汰的創意要再生,除了評估創意本身價值有多大之外,也要知道技術是否有專利保護,了解智財權保護的數量,以判斷創意是否可以回籠,才能豎立高門檻,不容易被競爭者超越;最後一定要評估創意是否能為公司帶來利潤,畢竟這才是研發最終目標。


【本文出自《經濟文摘》2013年六月號】



相關文章推薦

洪寶山:謹慎為上

策略就是決定不做什麼


領導者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思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佳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