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提供內部電源的無名英雄,走到行動電源與LED產品的聚光燈下;台達電高掛品牌,由B2B到B 2C市場,每一步都走得有聲有色…
【撰文/杜瑜滿】
在美國內華達州的沙漠中有一座聚光式電廠,中央是一個集熱塔、旁邊有鏡子,運用工業自動化調整,讓鏡子如向日葵般,順著太陽走,以便集到最多陽光,反射到電塔,產出相當於110百萬度電源。
這是國內的電源供應大廠台達電為客戶完成的系統整合案。
超馬好手林義傑日前從蒙古出發,正式展開近40天、全程3,200公里徒步穿越大戈壁的極限旅程。他帶著台達電提供的行動電源與LED可攜式投影機,以供沿途通訊、拍攝影片之用。
過去,台灣的電子產業多是代工、組裝,欠缺國際規格的制定力量,掉入利潤「毛三到四」的紅海中;現在,中國大陸市場崛起,開規格的機會回到華人手裡,許多企業以堅實的技術作基底,由B2B(企業對企業)走到B 2C(企業對消費者),大聲宣示品牌之路,大幅拉高獲利能力。台達電就是一個典範。
產品戰 深度廣度兼具
台達電董事長海英俊日前在台大EMBA的畢業論壇中表示,做生意的方法變了,只有賣客戶願意買的產品及解決方案才有市場。他說,台達電(Delta)品牌是早就在了,但一般人買電腦時不會看充電器,即使看了也不易對充電器品牌留下印象。
台達電不斷地轉型,產品廣度夠,在服務客戶的過程中,了解客戶的問題是什麼?要什麼?隨時準備好因應方式。
就這樣,從零組件廠逐步轉型到系統應用解決方案供應商,由提供內部電源的無名英雄,走到行動電源與LED產品的聚光燈下。台達電高掛起自己的企業品牌,由B2B吃到B 2C市場,每一步都走得有聲有色。
打品牌 必須長期耕耘
然而,品牌之路是一場長期抗戰,也是對客戶更深一層的承諾,因為品牌是客戶、市場看企業的方向;品牌之後,產品的應用、系統整合、支援軟體,甚至未來的技術升級等問題可以說才正要開始,而且每一個環節都會緊緊相扣。
「要成功地建立品牌有一個重要關鍵,就是一致性。」台達電品牌長郭珊珊說,集團中每個事業部的目標市場不同,銷售結構和通路布局也有所差異,要扣緊集團中各個部門的不同產品、環節,需要強而有力的共識。
郭珊珊說明,Brand(品牌)這個字的來源是Burn(烙印),因為古代買牛只要看牛背的烙印,就知道是張家還是李家養出來的。
台達電在電力電子領域的長期耕耘,品牌價值早已深深烙印在客戶心目中,而台達集團在2010年建立品牌管理平台,就是將這個價值凸顯出來,並在每個與客戶的接觸點上,傳遞台達品牌精神。 海英俊說,過去每一個事業部門獨立作戰,現在希望用最大的整合,一次呈現最多台達電的產品。
愛地球 共創智能生活
在策略上,第一步是找到品牌定位,接下來就是統一識別、全力發展。
由創辦人鄭崇華開始,以提升電源效能為主業之一的台達電,就持續思考如何為環境永續而努力,以「節能、環保,愛地球」為企業使命,宇宙間甚至有一顆星星是以鄭崇華命名。
「自己成為改變的動力,適應正在改變的世界。」郭珊珊指出,台達電的品牌識別(Logo )就是跟一個變動的世界有關,中心思想是「Smarter,Greener,Toghther,共創智能綠生活」。
自此,不管是在德國的漢諾威展、上海的工業博覽會上,「藍天綠地」成為台達集團攤位的主視覺;不論是以工業產品溝通的B2B,或是與消費者溝通的B 2C產品,台達電都用自己的品牌做生意。
過程當然是千頭萬緒,郭珊珊說,比如我們要建立獨特、一致的對外訊息,若從品牌的角度來考量,對外宣傳的任何媒介都是溝通的平台。於是小至員工的名片,大至公司網站、宣傳影片、企業商標,都要呈現完整獨特的統一風格。
形象牌 化綠能為商機
過去三年,有關品牌策略的思考與討論不曾間斷,但在品牌定位、形象設計、對內對外溝通等,各方挑戰一一克服之後,台達電展示出清楚的形象、訴求,致力把永續綠能轉化成商機。
節能可有效因應能源及氣候變遷等問題。海英俊表示,台達電長期開發各式高效率節能方案及產品,這些產品在過去三年共節省93億度電。
今年6月的台北 COMPUTEX展,台達電在展場完整呈現「陽光小學」綠建築節能概念。郭珊珊說,這個裝潢95%都可以回收、再利用。在展覽結束後,還將設備移展至台達陽光大樓,作為教學、觀摩之用。
自2010年成立品牌管理部門開始,2011年即躋身台灣前20大國際品牌之中,以1億3,900萬美元(約新台幣42億元)的品牌價值,排名第17。
海英俊曾說,品牌比代工難得多,但這是對客戶的一輩子服務。台達電的品牌之路走得很堅定!
【本文出自《經濟文摘》2013年七月號】
相關文章推薦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