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楊之葦認為,把工作做好、讓客人滿意只是本分,若能做到讓人感動,才是留住客戶的唯一方法…


【撰文/杜瑜滿】


以前的人想習得一技之長,拜師學工夫要「三『冬』四個月」,意即34個月才能「出師」,至此才有自信對外提供服務;時代變遷,現代人愈來愈「聰明」,缺少慢慢學、勤勞練的耐心,還會將流程「濃縮」,看似效率提高,品質卻頗有疑慮,也失去傳承的感動。


學習無捷徑 篤實精進


晨煇工程公司總經理楊之葦認同「古早人」的智慧,他紮實的施工技術是日復一日精進的結果,其間沒有任何捷徑。只是,學一門技術要3年,那麼若想成為一個老闆,需要多久時間?創業之前他這樣問自己。


機械科班出身的楊之葦,進入空調工程領域是學以致用,也沒想過走別的路。


第一個工作在冷凍空調工廠上班,他在3年之間對工廠設備深入研究、瞭若指掌。第二個工作他則花了7年的時間,學習到工程、設計及業務等各環節的知識,才成立自己的公司,頗有「十年磨一劍」的氣慨。


楊之葦成長在社會環境雖艱苦、人心卻相當淳厚的年代,他有著古早人的思維,認為入社會就是要學技術,會想辦法學得又快又多。為此,一般人每日工作810個小時,他硬是每天上班16個小時。他說,有加班費可領又能學習,是「一兼二顧」的好事。


於是同樣是工作3年,他白天做自己的工作,加班時則連同事的工作都做了,學到的工夫既深且廣,功力比別人花四、五年學的還紮實。


這些過程對楊之葦來說,不只磨練了能力,也磨出了機會。他用了很多個「34個月」來習藝,覺得不足就找書看,幾年間閱覽百本以上的專業書籍,也為自己開啟人生另一個視野。


「把工作做好、讓客人滿意只是本分,若能做到讓人感動,才是留住客戶的唯一方法。」


他認為,創業不只要動手,還要動口、動腦,更要用心,他把每一個案子都當成作品在做,口碑因而不脛而走,晨煇公司也成為很多建商、老闆指定配合的廠商。


此外,不同產業對空調系統的需求也不一樣,比如印刷業與電視台對溫度與濕度的要求有各自的堅持,即使客戶沒有特別提出要求,楊之葦都會主動問清楚再精算過後,才進行安裝工程。


人家說,「看熱鬧也要看門道」,在好奇心與求知慾的驅使下,每一次接到新客戶,或是有機會進入一個新的產業安裝空調工程時,楊之葦都會做足功課,一直把機器調整到最適合的狀態為止。在此同時,也讓他有機會深入了解不同的商業模式。


許多年前,在為某電視台設計施工時,楊之葦看到電視台有著大量資訊的儲存需求,為解決客戶的困擾,他多方探詢並觀摩國外的設備,發現數位儲存商機可期,進而開了一家媒體科技公司,引入機器與技術服務,跨入異業投資,成功開拓另一財源。


誠信本位 以客為尊


就是這樣,從小動作到大計畫,從小零件到大設備,楊之葦堅持「誠信本位、以客為尊」的信念,讓他廣結善緣。


工程界向來有著應酬送禮的文化 ,楊之葦一方面深知「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另一方面也疼惜包商的辛苦,執意建立起正面的產業文化,他將省下的費用展現在品質上,回饋給客戶。產業上下游之間,因而建立起更多信任。


當然,人生不可能事事順遂,工程公司的資金需求大,錢出去很快、回收卻很慢,楊之葦創業整整十年之後,才終於擺脫資金的困擾。曾經在半年內被客戶跳票三次,在努力籌錢因應的時候,借錢給他度過難關的也是客戶,讓他因而深受感動。


楊之葦說,沒有任何事業的經營會一帆風順,他將險阻視為老天爺的試煉,況且人生處處有貴人,只要自己不忘初衷,任何刻苦也總會過去。


不忘初衷 挺過難關


提起不忘初衷,楊之葦回憶剛成家時為了學藝每日夜半才回家,苦了他賢慧的妻子,這些年雖然事業愈做愈好,卻也經歷過三次中風的威脅。最令他感動的是,妻子曾對他說,「即使你不能動,至少還有我」,伉儷情深可見一斑。


楊之葦與夫人日前才剛慶祝結婚34周年,倆人特別到一間小小的港式餐廳用餐,不是因為餐點特別好吃,而是想在富裕之後,回味當年剛成家時吃不起大餐的心情。


飲水既能思源,對於傳承自會有一分使命感。楊之葦感謝老天讓他擁有的一切,想讓好的技術與產業文化能持續下去,做法是「有錢大家賺」。許多客戶推介而來的案子,他會視狀況分包給自己信任的廠商,再以顧問的方式參與施工。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基本;己所欲、施於人,才是方法。」即使力量有限,楊之葦仍希望發揮一己影響力,在提攜後進的同時,也要求在施作品質上以「自己使用」為標準。因為那些將繁複的工序一一執行的人,並不是傻子,而是值得客戶託付的人,也是台灣最應該被鼓勵與傳承的智慧與精神。


【本文出自《經濟文摘》2013年八月號】


 

相關文章推薦

戴勝益解構王品成功學


台灣大車隊/家盟模式 串起向心力


瑞晶電子總經理陳正坤》橄欖球的精神,帶企業走過低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佳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