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你看到巴菲特在最新股東信中,談了他對於投資標的、集團資本配置的重要看法。而在這一篇文章中,繼續要探討的是巴菲特所領導的波克夏˙哈薩威集團(Berkshire Hathaway),為什麼能由多年前在會計淨值上僅2200萬美元的紡織廠,在43年後規模成長驚人、甚至讓巴菲特擁有了世界首富的身價,其成長動力的來源。


透過巴菲特在股東信中的分析,可以對波克夏整體發展和茁壯的軌跡,可以有個清楚的了解。巴菲特於股東信「價值衡量指標」的部份,列出了兩張表格,清楚呈現了波克夏的價值成長,分別來自於兩大領域,一類來自於投資,另一類則來自於旗下投資及保險以外的66個長期經營的事業體(你可以點選文末的連結,透過今年的股東信中譯版,看到這兩張表格)


■波克夏價值成長的兩顆巨輪


先從投資看起。1965年,波克夏的每股投資金額僅約4美元,然而,隨著巴菲特透過經營紡織業產生的現金,收購國家保險公司(National Indemnity Company)之後,巴菲特得以運用保險業的浮存金,展開投資佈局,也從此展開了波克夏龐大的投資版圖。截至2007年,波克夏的每股投資金額已增長至90343美元。再細看,42年間,每股投資金額的複合年成長率是27.1%,這樣的投資報酬率水準,並非讓人難以想像、遙不可及的爆炸性數字,但要做到長年維持此一水準,卻須要與一般短線交易截然不同的資本管理策略。


再看到波克夏在「非保險事業群」方面的成長(意即收歸旗下、長期持有的事業體,可視為波克夏的「本業」),由1965年每股稅前盈餘4美元,透過各事業體優秀經理人的經營,成長為2007年的4093美元,複合年成長率為17.8%。


■雙軌均衡,勝過多數企業偏重單軌運行


我們在內部的研究會議時,依據股東信數據初步估算發現,「投資」和「本業經營」所佔波克夏內在價值的比重,約為60:40,意即,波克夏的成長動力,事實上是來自於投資與本業經營雙軌均衡發展的結果。這是波克夏能在成長速度和規模,勝過多數企業只偏重單軌的重要原因。


進一步來看,波克夏之所以能在43年來,無論規模、價值都能不斷成長,有很大的原因來自於「投資」與「事業經營」兩種成長動力相互加乘的作用:透過資本化的投資,收購、長期持有更多優良事業體的全部或部分股權;優良事業體產生的盈餘,得以不斷從事業外投資,形成極佳的循環,不斷提昇其產生價值的能力。透過股東信也可以發現,巴菲特在波克夏集團是扮演「執行長」和「投資長」的角色,而其主要的功能就是負責集團內的資本配置,所指的即是讓上述兩項成長動能,皆能均衡且豐盛的開展。


■三個要點,創造企業價值的永續成長


就台灣的企業主及法人資產管理者而言,波克夏的發展軌跡,提供了相當程度的啟發:事業經營與投資兩大領域的均衡並重,是企業永續的重要關鍵。尤其,目前大多數企業,價值成長的主要來源,多集中在於本業的事業經營,對於投資部份,相對缺乏均衡,比重不大,即使企業內設有相關的部門,也多負責短期資金的效率最大化,或以價值鍊擴充、策略佈局的併購居多。與波克夏純粹投資的方式,在屬性上是有所不同的。


繼續談到企業內的資本配置。多數企業會基於「與股東分享利潤」的立場,發放股利。但事實上,這樣的分享方式,會為股東帶來稅徵和再投資風險,除非企業已經不能將該資金予以資本化、再投入創造更高價值,或者股東真的是擁有極佳的投資能力,不然的話,配發股利,不見得對股東最有利!例如波克夏公司採取長年不配發股利的方式,但波克夏每年都能穩健成長,股東也相當樂見於此。這一點,尤其值得國內的企業家及投資長作為投資決策上的參考。


而最後、也最重要的一點,無論是財務投資、事業投資,應該都秉持一貫事業投資的精神,才能創造長期的價值。細看巴菲特股東信,可以感受到他對於旗下各企業經營團隊(這些經理人都是他收購前就已經任原職多年、並非空降部隊)、或對於長期投資標的經營者(如富國銀行)的稱許和欣賞,流露強烈的「以人為本」的經營者思維,而這也影響了巴菲特對於投資、對於資本管理的思維。這與華爾街多將企業視為操作標的、甚至股票代碼的態度,相當不一樣。


■投資具有「社會互助」的正面意義


事實上,投資本身就具有「社會互助」的正面意義。次級風暴過後,巴菲特無視市場恐慌、透過波克夏集團購入富國銀行、美國銀行…等企業股權,其實不單只是「逢低買入」的動作:就波克夏本身,是將自己無需用到的資源(包含未發放的股利),化為其他企業所需的資本;就經濟的角度來說,越是需要資本的企業,通常在未來也就願意提供較高的資本回報率。這是歷經市場不斷波動、波克夏集團卻能維持每股投資金額的複合年成長率27.1%的重要原因。這一點,尤其值得國內的企業家及投資長作為投資決策上的參考。


另外,也由於波克夏進行的並非價值鍊擴充的策略性併購、而是純粹的投資(因此不會發生像是目前雅虎與微軟雙方僵持不下、可能發生敵意併購的緊張感)反而被收購方、或被購入大量股權的企業,都沒有感受到任何的「威脅」,因為得到更多良性的資本挹注,反而是充滿感激與受肯定的心情,是互惠共生的關係。


■投資的深層內涵,在於嶄新價值的創造


巴菲特在股東信中寫道,「波克夏過去的紀錄,是無法複製、甚至連模仿也很困難,」原因在於任何形式的複製或模仿,都只是一種後知後覺,並非開創新局;而投資的深層內涵正在於嶄新價值的創造,而企業追求長遠願景發展也以此為基礎。


巴菲特在股東信中所寫道所有關於資本管理的思考、具備永續價值成長的企業,應該採取什麼形式的均衡策略,透過波克夏的經營軌跡,巴菲特有清楚呈現。而更重要的是,透過這一系列對於股東信的解析,你理當擁有足夠的勇氣和自我期許:無須掠奪、競爭,只要透過良好的投資決策,就可以擘劃寬廣的投資版圖,成為一個成功的投資者、擁有眾多永續特質企業的事業主。這些投資智慧,值得你的傾聽和嘗試,而這正是閱讀巴菲特股東信的價值所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黃佳興 的頭像
    黃佳興

    佳興成長營 - 業務員最愛的華人影音平台

    黃佳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