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王道」是千百年來中華管理文化的最核心,更是後金融危機時代企業領導人亟需具備的經營思維。王道與霸道是相對的觀念,前者重視包容與融合,後者強調征服與壓制。現代企業的管理思維與模式大多來自西方,尤其是美國。金融海嘯發生之後,西方資本主義與管理模式的適當性與永續性也愈被強烈質疑。


以德服人  何必割喉競爭


《書洪範》:「無偏無黨,王道蕩蕩」。所謂「王道精神」,源自2,000年前孟子主張的「王道」政治。孟子說:「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霸」與「王」的差別在於前者以「力」而後者以「德」、以「心」,孟子主張將政治與道德合一,「以德行仁」,以「王」天下。


中國歷代盛世政權重視文治不亞於武功,在對外關係上也多強調文化交流與融合,而不是武力的征服,其基本思維即為這種「王道精神」。


明朝鄭和率領240多艘海船七下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行經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不占領土地,不斂取收刮當地財物,可以說就是王道精神的體現。


王道精神表現在企業上是師法孫子的「不戰而屈人之兵」與老子的「不爭之爭」、「無為而無不為」,儘量避免與其他同業正面衝突、彼此對抗,或置對手於死地的「割喉競爭」。


中國境內最大的外資金融機構英商滙豐銀行,在2001年即重返中國市場,除透過在地人才的培訓長期布局、取得中國夥伴的信任外,並間接收購台灣中華銀行以搶攻台商業務,避開當地銀行的競爭,可說是王道精神的體現。


日本京都陶瓷經常對陷入經營困境的企業伸出援手,實施「救濟型購併」,同時採取不裁員、開放式溝通、邀約員工參與決策的方式,取得被購併企業員工的信任,進而一起為公司打拚,也是一種王道精神的呈現。


王道企業家致力於事業成就與人文關懷的平衡,兼顧企業個體與社會總體的需要,追求整體的統合與長期的發展。宏碁電腦施振榮、京都陶瓷稻盛和夫、窮人銀行家Muhammad Yunus以及康寧玻璃James Houghton,都可說是王道企業家的代表。


王道企業家既傳承了中華文化的特色,也可以作為西方企業培養領導人才的一種典範。換言之,這是一個中西企業都可以運用的前瞻管理觀點。此時提出此一觀念,具有重要的時代背景與意義。第一,中國的「再崛起」為華人企業的全球拓展帶來了新的契機;其次,中國企業家與領導人正在思索具有中華文化特色又能結合世界潮流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更重要的,金融海嘯導致全球經濟板塊重組,西方企業開始反思過去的作為,積極尋求創新的管理模式與思維。


截長補短  融合管理精粹


迄今為止,再崛起的中國與西方的關係,還是對立超過和平相處。西方關心的議題是中國威脅,中國談的卻是西方跨國企業如何殖民中國。另一方面,美國在金融海嘯中受創很深,但是,大部分的檢討僅停留在經濟議題,沒有反思到根本的文化、價值觀與管理層面。


事實上,美國的管理,尤其是管理教育,出了很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太強調所謂的「專業標準」,凡事都量化,追求的全是指標,且僅重視單一指標的短期成果;本末倒置的結果,企業經營完全忽略了個人的平衡發展、人本與人文精神,以及多重目標的長期落實。


在這種情況下,對夾處於中美兩強之間且兼具中國傳統思維與西方管理訓練的台灣企業來說,王道企業家的精神典範與經營思維顯得特別有意義。綜觀之,新時代的王道企業家應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瞭解中西企業模式與運作的優缺點,取兩者之長、避兩者之短,具備跨文化、跨區域的整合能力。


——尊重在地文化與風土民情,平衡不同的需要,積極培養在地人才。


——統合義與利,社會公益與私人利益,調合短期績效與長期價值。


——強調「服務」的思維,「專業」與「人文」的平衡,重視精神與理念的「傳承」。


——常保開放、終生學習的心態,從世界各地文化與各國企業吸取新知,與時俱進,創造價值,維持企業的持續發展、永續經營。


儒家強調「誠意正心」、「內聖外王」。因此,擁有王道的個人、企業與組織將更有可能永續經營、持續興盛發展。華人企業應該善用本身的「文化」優勢,有信心地以王道精神來面對全球競爭。所謂「君子務本,本立道生」也就是這個道理。


(作者是美國維吉尼亞大學達頓商學院講座教授,20122013國際管理學會(Academy of Management)主席)


2010/12/09 經濟日報


 


 


相關文章推薦


 定位成企業家(佳興分享)


 李嘉誠給年青商人的98條忠告 佳興強力推薦


 馬雲之企業家三條件(佳興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黃佳興 的頭像
    黃佳興

    佳興成長營 - 業務員最愛的華人影音平台

    黃佳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