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溝通不良、開會沒共識,是每個工作者在職場上都會遇到的難題,上一頁的會議狀況都曾發生在你我身邊。即使下了班和朋友聚會、回家與家人相處,每個人只要面對「自己以外的其他人」,都需要「溝通」。


每個人接收訊息的方式不同,收到訊息後,更會用自己的成見解讀,因此,要讓對方聽懂自己的話,就必須「說對方可以懂的話」,當別人清楚了解你所傳達的訊息,也會更快答應你的請求。


「老闆沒聽懂我的重點」「同樣的話說了好幾次,員工卻當作耳邊風」「為什麼和客戶總是話不投機半句多?」明明說的是中文,為什麼別人老是聽不懂你說的話?面對這些挫折,你是否懷疑過究竟是自己口才不好,還是不會社交?


溝通不良、開會沒共識,是每個工作者在職場上都會遇到的難題,上一頁的會議狀況都曾發生在你我身邊。即使下了班和朋友聚會、回家與家人相處,每個人只要面對「自己以外的其他人」,都需要「溝通」。


溝通的最終目的,無非是希望對方至少能「清楚了解自己的主張」,讓彼此的認知達到一致。然而,我們常自以為很努力地在跟對方溝通,但對方所理解到的訊息,真的和我們想要傳達的內容一樣嗎?


以上頁狀況為例,同處在一場年度產品檢討會上,業務經理報告的重點是讚揚「小筆電的市占率提升至40%」,並希望藉此說服總經理「今年再乘勝追擊,推出同系列新產品」,但盲點在於,總經理向來主張「眼見」為憑,主講人用「口語」聲稱「市占率上升」的說法,根本進不了他的腦中,倒是看見白板上「銷售額下滑」的曲線圖,更吸引總經理的注意力。


反觀在總經理旁邊的財務部經理,由於和業務經理的習慣相似,聽覺較為敏銳,即使沒有畫面,也很容易就掌握到業務經理要表達的重點,因此雙方立刻取得共鳴。至於研發部經理的習性則又更不同,他習慣用觸覺接收訊息,會議上的大量口語與圖像資訊,往往很難讓他在短時間內就有所反應。


有時候,溝通之所以會無效,根本原因很可能是「對方並沒有確實接收到訊息」,因此,若不針對接收者的習慣或特性,採取合適的表達方法,雙方便會產生認知上的誤差,使溝通產生問題。更精確地說,溝通問題來自說話者沒有講出「能讓對方聽懂的話」。


理解到這一點後,再回到上頁的僵局。主講者若要讓總經理將注意力放在市占率上,就應該預先畫一張呈現市占率的圓餅圖,讓總經理更容易理解「市占率成長了」,使他對新產品抱持不同的觀感,接著再討論今年是否繼續推出同系列產品。


換句話說,要讓對方聽懂自己的話,就必須「說出對方可以懂的話」,就能更清楚地讓對方了解你所要傳達的訊息,甚至更快讓對方答應自己的請求。本期特別企畫所介紹的「神經語言程式學」(NLP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就是可以用來幫助你精確「說出對方可以懂的話」的溝通方式,針對讀者每天在職場、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溝通問題,提供有效的方法解決。


NLP結合了心理學與溝通學的臨床研究結果,明確指出「人接收訊息的方式不同」及「接收訊息後,人會用自己的成見解讀」這兩大普遍的溝通問題,再對此提出適當的溝通方法,協助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出溝通對象能聽懂的表達方式」,進而讓對方與自己的認知一致,最終達成無障礙的溝通。


NLP發展沿革史


1970年代中期,美國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的兩位學者理察班德勒(Richard Bandler)和約翰葛瑞德(John Grinder)出於對心理學療程的興趣,彙整了美國當時三大心理治療學派大師──催眠療法的米爾頓艾瑞克森(Milton H. Erickson)、家族療法的維吉尼亞薩提爾(Virginia Satir)、完形療法的弗列茲皮耳氏(Fritz Perls──的治療方法,並且分析了治療師的語言模式及病患產生的反應。


經過三年實驗,班德勒與葛瑞德發現,這三種心理治療法具有一種共通性:治療師只要透過和病患「對話」,就能在很短時間內找出病因,並且有效地改變病患大腦的想法,以控制病情,因而將「溝通技巧」也納入研究中。此外,他們還發現,語言之所以能在療程中發揮效用,是因為人的「神經」會對聽到的語言有所反應,所以便將這套系統命名為「神經語言程式學」(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1980年代NLP被廣泛用於治療、教育、潛能開發等領域,成為有效的溝通工具。


【完整內容請見《經理人月刊》1月號】


 


 


相關文章推薦


 人際關係專家 哈維麥凱(佳興分享)


 吳寶春適時展現專業就能贏得尊重


 不得不知的遊戲規則人脈經營的4大禁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黃佳興 的頭像
    黃佳興

    佳興成長營 - 業務員最愛的華人影音平台

    黃佳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