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2年,曾經紅極一時的MSN即時通軟體正式走入歷史。在進入網路世代以後,雅虎首先建立第1個整合網頁的搜尋引擎系統,帶動網路服務向前邁進......


【撰文/莊正賢】


即使面對社群網路股價泡沫,但各大企業仍前仆後繼搶占地盤


2012年,曾經紅極一時的MSN即時通軟體正式走入歷史。在進入網路世代以後,雅虎首先建立第1個整合網頁的搜尋引擎系統,帶動網路服務向前邁進;隨後又出現通訊軟體如ICQMSNSKYPE,要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如今,社群網站的崛起成為最新潮流!從Facebook開始,包括TwitterPlurk、以及微博等紛紛推出社群軟體搶攻市場,成為目前網路世界中的兵家必爭之地。連網路一哥Google也重新推出Google+,企圖要分食社群網站的最新平台。


從人才吸引力 分辨企業相對強弱


網路世代與時俱進,消費者的胃口不斷更新,但這不是由他們本身來決定,而是能事先嗅出端倪、前瞻性地開發出讓消費者耳目一新的使用經驗的業者,才能在市場取得領先地位。根據TopProspect提供的資料顯示(參見附圖)的人才流動比率圖,似乎透露一些有趣的訊息,比方說,人才在選擇企業時,除了薪資待遇等條件外,對於企業能否掌握市場最新潮流,勢必也將左右人才的流向。圖中列舉出包括FacebookGoogleAppleLinkedinYahooMicrosoft等市場上的6KeyPlayers,透過 兩兩 企業間人才流動的比率,也可看出哪些企業是被求職人才視為更有前瞻性、未來發展機會更大的企業。


圖中最下方的YahooMicrosoft包辦了倒數第12名,以Yahoo來看,首先是對Apple,若有1名員工自Apple跳槽到Yahoo,那麼相對會有7.6名員工自Yahoo跳到Apple,以這樣的相對關係,可以清楚了解對人才而言,2家企業對人才的吸引力強度落差;而在Yahoo對社群媒體的FacebookLinkedin,分別存在以110.5143的懸殊比例。Microsoft雖然比Yahoo稍好一些,但面對AppleGoogleFBLinkedin也都處於明顯弱勢。以這樣的思考來解析這張人才流動圖,可發現YahooMicrosoft是處於絕對弱勢,而社群媒體FBLinkedin則在當中處於領先地位,當前的科技大廠AppleGoogle則處於中段班。然而,FBLinkedin 2者間似乎很難找到絕對的先後關係,因為在2者間的人才流動,雖是由linkedin2FB1人,但如果將2家企業跟Yahoo個別的人才抵換關係,似乎又有不同的解讀。因此,更精確地說,從TopProspect這份資料可以明確得知 兩兩 企業的相對強弱,但若要做出整體的強弱排名,可能需要參考更多其他資料。


 未來可能性大 掌握最新趨勢才能勝出


至少,可以確定的是,即便2012Facebook的股價令人失望,但社群網路仍會蓬勃發展(至少Linkedin的股價表現不錯),光從Google積極發展Google+的動作即可窺知。雖然圖中顯示Facebook絕對領先Google,但以長遠來看,社群網站需要多元運用以發揮最大效益,以Google旗下的Android系統的龐大市占,加上Google的軟、硬體不斷創新和擴增,若能領先開發行動裝置可帶來的潛在商機,或許未來在社群網路的地位也會出現新的局面。


【完整內容請見《萬寶週刊1001期】


相關文章推薦


迎接網路時代


專訪龍應台:我要讓文化成為國力


Audience攻占手機耳膜/抗噪技術,Siri不能沒有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黃佳興 的頭像
    黃佳興

    佳興成長營 - 業務員最愛的華人影音平台

    黃佳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