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以前的劉軒,曾進了茱莉亞音樂學院又放棄,進哈佛念到可以直升研究所,在當準博士之前竟喊卡,當起背包客流浪各國。這一個走走停停的人生階段,代價超過600萬元,完全由劉軒自己埋單。
如果你的收入不穩定,還敢自在的玩樂人生嗎?文人DJ劉軒,就是一個敢這麼過的生活高手。
30歲以前的劉軒,曾進了茱莉亞音樂學院又放棄,進哈佛念到可以直升研究所,在當準博士之前竟喊卡,當起背包客流浪各國。這一個走走停停的人生階段,代價超過600萬元,完全由劉軒自己埋單。
30歲後,劉軒回到台灣,做雜誌編輯、當派對DJ、拍電影廣告、主持電台節目、寫書又創作音樂,在作家父親劉墉眼中很「不務正業」。雖然劉軒從不「固定」在一份工作上,也沒有穩定的薪水,卻能在4年前買房置產,今年更完成結婚生女的終身大事,就是靠著5個理財紀律,讓自己和家人可以一起痛快的玩樂人生。
在生活上,劉軒是任性的想怎麼過,就怎麼過;但在金錢上,他卻是時時精算,不亂花錢、不隨便投資。這樣的金錢態度,來自他從小就養成的好習慣。
習慣1》存錢
隨手就存、只進不出
劉軒很小就有一個「會說話」的存錢筒,一投入錢幣,就會有聲光效果,竟因此成為他存錢的動力,更養成「隨手就存錢」的好習慣。直到現在,劉軒還是會隨手將50元硬幣存進特定的存錢筒裡。
習慣2》記帳
錢快沒了,就想辦法賺
因在8歲就到美國當小留學生,讓劉軒很早就學會自己照顧自己,到了大學後,更懂得自給自足。他用的方法是:將所有消費的收據都會留下來或記下來,有條不紊地列記在理財軟體Quicken裡,透過Quicken就做好個人財務的管理和檢視,同時還可以查看投資市場的資訊。
後來劉軒考進哈佛,在1年的學費和生活費至少要3萬美元的情況下,當戶頭裡的錢所剩無幾時,就是提醒他該努力打工或創作賺錢的時候了。
事實上,熱愛寫作和音樂的劉軒,從高中開始,就利用課餘時間做翻譯、教鋼琴、當DJ賺外快,18歲陸續出版個人遊記散文《顫抖的大地》、《屬於那個叛逆的年代》、《尋找自己》等暢銷書,賺到上千萬元的版稅,足夠劉軒念完哈佛大學4年和研究所3年,並將部分餘錢拿去做投資。
習慣3》投資
4分法投資,先求不虧錢
對於投資,劉軒也有一套規畫,他會將準備要投資的錢,做「4分法」的資產配置:1/4投入高風險、高獲利的美國股票;1/4布局美國穩健配息藍籌股;1/4投資全球區域型基金;1/4放在固定收益的美國債券相關商品。
財務顧問屈立楷表示,對於收入不穩定的人來說,劉軒資產配置相對安全穩健,有獲利時,又能多圓一個夢;但就算市場不好時,虧損也不會傷到本。
習慣4》設定安全水位
行有餘力,才買奢侈品
在念書時,劉軒不靠父母的金錢援助,而靠自己打工存錢,所以他很清楚:賺錢不易,存下來的錢可以花掉,但不能花光,一定要留一些本,才有餘力做夢。
因此,劉軒的存款一定要維持在一個基本水位之上,衡量的標準是,即使完全沒工作收入,單靠存款產生的利息,也能養活自己。像劉軒做投資、四處旅遊的花費,都是用「安全水位」以上多出來的錢來支付。
雖然劉軒隨時提醒自己不要當守財奴,但他行有餘力才增加奢侈品消費。他強調,「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是你非買不可的」。尤其在台灣,不需要花很多錢,就可以吃得很好,享受到很多生活樂趣。
習慣5》精明消費
花工夫研究,買下超值屋
但在6年前,劉軒做了人生中最貴的一筆花費決定:買下第一間房子。
趕上SARS風暴期剛過的低點,他利用親朋好友一次團購10戶的談判優勢,把一坪55萬元的預售行情,砍到50萬不到成交。若以目前一坪約80萬元的市價估算,當初不到2,500萬元買下的房子,現在已經增值到近4,000萬元,賺了60%。
靠著理財好習慣、凡事先做好準備,讓劉軒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如今,女兒出生,他也打算把他的金錢習慣傳承下去,為女兒買一個存錢筒,讓她從3歲開始,做家事賺零用錢,鼓勵她把錢存滿,然後「我一定會跟她一起把存錢筒打破」,劉軒想送給女兒最重要的理財觀念是:「存錢是為了有一天去花用它,而不要為了這個撲滿死守住它。」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Smart智富》12月號 第148期;訂閱Smart智富電子版】
相關文章推薦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