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個人的特質或一件物品的特性,如果能在大眾心中留下好印象,往往會影響對這個人或物其他方面的評價。這在管理學上被稱為「光環效應」,就品牌操作而言,發生此效應,將造成品牌良性的連鎖反應,但在人事管理上,如果管理者被光環效應所矇蔽,將造成組織上嚴重的傷害。


所謂的光環效應(Halo Effect)又被稱為暈輪效應、成見效應、光圈效應、日暈效應或以點概面效應,是由美國心理學家愛德華.李.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提出,指的是一種影響人際知覺的過程或結果。


簡單地說,有點類似「愛屋及烏」的觀念,當人或事散發出強烈知覺的品質或特點時,就會像月暈光環般向四周瀰漫與擴散。和光環效應相反的,則被稱為「惡魔效應」,即對人或物的某單一品質產生壞印象,將影響人們對於此人或物的其他品質評價降低。


光環效應有時會形成「以點概面」或「以偏概全」主觀印象,當效益發生在品牌操作上時,就成了相當好的連鎖反應。桑代克提出的光環效應,原本只是心理學法則,但逐漸被用在管理學、行銷學。


「光環效應放在品牌操作非常有效果。」中華網龍行銷協理陳誌敏認為,以運動品牌adidas為例,這個品牌在1936年奧運會大放異彩,當年品牌創辦人阿道夫.達斯勒(Adolf Dassler)突發奇想,製作了雙短跑釘鞋準備銷售,為了讓這雙特別的鞋能賣出好價錢,他把鞋子無償送給美國短跑名將歐文斯(Jesse Owens)穿,結果歐文斯連拿了四面金牌,也讓這雙新運動鞋暢銷全球,成為短跑運動員必備之物。


1954年世界盃足球賽,adidas推出可更換鞋底的足球鞋,決賽當天下大雨,穿著這雙新鞋的德國隊球員在場上健步如飛,首次登上世界冠軍寶座,新鞋又引起轟動,讓產品供不應求。


四屆後的世界盃足球賽,adidas又贊助了賽前傳出受傷訊息的德國足球先生烏韋.席勒(Uwe Seeler),這位足球先生上場後生龍活虎腳力遒勁,adidas品牌又身價倍增地與運動明星連在一起。


就是這三個光環,讓adidas運動鞋似乎與冠軍有密切地關係,穿上該品牌的球鞋似乎意味著能夠奪冠。


「即使adidas產品不一定在各種比賽中都能贏得好成績,但光環效應所帶來的主觀印象,的確容易改變大眾對人與物的品牌定位及好感。」不過陳誌敏也認為,品牌操作利用光環效應來強化品牌價值與認同,是件好事,但管理者在企業人事管理上,必須小心光環或惡魔效應出現。


「企業內部沒有完全無用處的人,但惡魔效應很可能造成管理者因成見問題而影響人力浪費;反之,光環效應也可能因為管理者不理性的人事決策,用錯人而造成企業傷害。」陳誌敏認為,容易被光環效應矇蔽的管理者,最後將造成組織成員無法各司其職的理想狀態,最後將形成工作量不平衡、人事獎勵不公平等組織變形傷害。


客觀地觀察員工的特質就是避免光環或惡魔效應的方式,但管理者畢竟是人,也有可能出現主觀認定及個人喜好的失誤,要避免傷害,應該多透過同仁間的建議與共同討論輔助,甚至是員工自我表現與闡述,來重新認定每位員工的優缺點甚至是功過。


2011/01/28 經濟日報】


 


 


相關文章推薦


 品牌共生 搭上蘋果順風車


 建立品牌讓300元的商品可以賣到800元


 個人品牌時代 佳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佳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