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創造品牌差異,華碩成立環保指導委員會(Steering Committee),每兩周邀請製造、採購、設計、行銷各部門主管,從源頭開始做環保。
還沒拆開華碩電腦的紙盒,消費者就能透過標示文字,明白包裝上的每個字都是用大豆油墨印刷而成;筆電上的綠色腳印貼紙,清楚寫著製造這台筆電產生多少碳足跡;滑鼠點開Super Hybrid Engine節能應用程式,就能降低42%的耗能,一年下來減少17.4公斤的碳排放量,等同於為地球種了一棵樹;電腦用到報廢了,還可以透過「逆物流」回收,整修後變成再生電腦,捐給育幼院的小朋友。
華碩與消費者交手的每一個接觸點,都透露著「節能減碳」的訊息,成功遞出一張漂亮的綠色成績單,不僅拿下「綠色品牌」資通訊類別的第一名,更獲選為「Super Green」獎項。
「上星期我們召開第167次會議,大家面對面溝通綠色政策,再帶回各個部門去落實,就可以做到零時差和零認知差,」華碩品質長林全貴提到,2004年施崇棠一聲令下,宣布成立Green ASUS環保指導委員會(Steering Committee),這個綠色內閣會議一開就是5年,而且從來沒有間斷過,每兩周邀請製造、採購、設計、行銷各部門主管,從源頭開始做環保。
對華碩而言,「源頭」代表上千家的供應商。在這樣的架構之下,當施崇棠帶頭高喊四支「綠色安打」,推動綠色設計、綠色採購、綠色製造、綠色行銷時,不僅華碩內部,整條供應鏈都跟著動了起來!除了每一家零組件工廠都要通過綠色品管的檢測,近年來,華碩更實際走訪工廠,記錄一台筆電從原物料、製造、組裝、運輸、使用到最後回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因而取得全台第一張筆電碳足跡標籤,為了就是要告訴消費者,這款產品對環境會造成哪些影響。
「品牌要創造出『差異價值』,才能從競爭對手當中脫穎而出,」華碩永續長魏幸娟說,現在科技廠商的技術已經很接近,因此華碩要持續深化綠色作為,完成節能減碳的階段性目標,不只是為公司、消費者,更是為地球創造更多價值,「做環保,我們沒有回頭路,必須要一直往前走!」
【完整內容請見《數位時代》4月號】
相關文章推薦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