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倩蓉;攝影/關立衡】
短短18 分鐘的演講,如何把你一生最想要表達的精華,告訴台下觀眾?
為什麼是18 分鐘?因為根據調查,人的注意力只有18 分鐘,之後就會開始分心;如何掌握關鍵的18 分鐘,是所有演講者最大的挑戰。
這是Mr. candle「倒立先生」黃明正現場18 分鐘的演講。一開場,後座觀眾一陣騷動,只見黃明正赤裸著黝黑結實的上身,從會場後方用雙手撐在水泥地上緩緩走上台,眾人的尖叫與期待,已經預示無論接下來的故事內容如何,台下的好奇心已經沸騰到最高點。
難怪主辦單位,TED×Taipei 創辦人Jason 說,他看過無數場演講,而黃明正的演講最讓他印象深刻,「因為,他把故事說得最好。」
說好故事,並不是靠特技譁眾取寵就好,黃明正的演講精彩之處,在於抓到觀眾的「集體共鳴」。3 年前他開始進行「倒立環台」計畫,用行動與土地接觸,與在地的人互動,行動劇的背後,其實是一個夢想,他想花15 年的時間,一邊讓大家和他一起發掘自己的天賦及興趣,一邊透過演講支持他宣揚馬戲教育的計畫,沒想到他「倒立環台」3 年內一走就走了500 場以上,平均一個月要講10到15 場次,由於頻繁密集的交會,以及從最近的距離觀察共鳴點,讓他發現了台灣的「集體共鳴」。
集體共鳴點是,1. 大部分台灣人的工作都不是自己的興趣;2. 每個人都有夢想,但是不知道如何實現;3. 大家都很愛這塊土地,但是不知道怎麼保護它。犀利的觀察,黃明正很快找到「天賦、土地與夢想」3 個主定位,傳達Mr. candle 的故事。
什麼是集體共鳴?
黃明正是這樣看的。3年前他倒立環台走透透時,跟所有在旅途上碰到的路人聊天,有田邊種菜的阿伯、鄉下教書的校長、天真可愛的原住民小朋友,更有都市中汲汲忙碌的上班族,台灣這塊土地上的集體意識,他親自用倒立的雙手踏過,更親眼親耳聽過。採訪前一天,黃明正剛從馬祖回來。前一天,一個小男孩說出他的夢想:「有一天我可以飛起來」,眼前的男孩其實有肢障問題,他問小男孩,想飛起來是不是要先站起來?男孩很激動地跟他打勾勾,他們約定,在今年12月之前,男孩要先站起來。
每一個勾勾,都是一個不說都動人的故事。
演講,表面上看來是分享他的夢想與環台倒立經驗,但如果只是觀看演講者的夢想,觀眾是無法產生共鳴的;短短18分鐘演講,黃明正所有橋段都精心設計,以個人特技表演為出發點,帶著大家一起踏上他的夢想旅程,從展演到實踐,藉由啟發更多人內心的鼓聲。
在這場視覺劇場行銷夢想的演講秀裡,黃明正的鋪陳就像一幕幕劇,所有動人的元素,圍繞著「初衷」為最重要的定調:
〉共鳴1:找演講的節奏
還先拉高觀眾情緒,再敲擊癥結點
黃明正認為,一場演講就如同觀眾聽一首樂曲,你想給觀眾的是交響樂,還是抒情曲?
「天賦、土地、夢想」這3個主題曲, 就如同交響樂一般,從最初的快板、慢板、中快板到最終樂章,他希望帶給觀眾有澎湃激昂的感受,也有澎湃之後沉澱的餘味,所以他選擇交響樂,從一開場,就用快板的方式,先表演特技,把觀眾情緒拉到最高點。
接下來單刀直入每個人心中問題,像工作為什麼都不是自己的興趣,有夢想也不知如何實現,明明熱愛土地卻不知怎麼保護它,敲擊癥結點最易引起共鳴。
〉共鳴2:讓觀眾high到高點
用最擅長的方式製造娛樂效果
想要設計一場令人難忘的演講,就要懂得製造娛樂效果,因為娛樂是一種最容易high起來的效果,可以讓觀眾印象深刻。這就是為什麼黃明正要在演講一開始就用特技表演,因為即使是簡單的道具或是小表演,都會立刻提升觀眾昂然的興趣。
【完整內容請見《30雜誌》08月號】
相關文章推薦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