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您自認是一心多用的高手嗎?本文要探討我們是不是應該開始更專注些


【撰文/編輯部】


現代人的通病


公開反對一心多用最力的人,包括美國史丹福大學傳播學教授克里弗.奈斯。他說:「我們做過一些研究,發現經常一心多用會出現認知缺損的問題,較難過濾不重要的資訊,難以專注,管理記憶的能力也較弱。」


雪莉.特寇是麻省理工學院的心理學家,著有《連結卻孤單》一書。特寇相當支持奈斯的看法,她指出:「在某些情況下,一心多用雖然會失去一些東西,但還無傷大雅,在數位時代也是勢所難免。但碰到嚴肅的事情就不能這麼做了。一心多用時,每增加一件事,效率就會隨之減低。因此,碰到嚴肅的事,像是寫作、思考、解決重要問題,一心多用反而有害。你也許自認表現得更好,其實適得其反。」


這正是問題所在──我們自以為在不同的事情之間飛快來回,就能提高效率,其實是自欺欺人。研究結果不斷指向一則簡單的事實:人腦應付不來。


當然,有些事確實可以同時進行,例如邊走路邊說話,或邊吃飯邊看電視;這是因為同時處理的兩件事涉及不同的腦部活動。因此,邊聽樂器演奏的音樂邊閱讀無妨,但聽的若是歌曲,專注於書面文字的能力便會驟降,原因是兩件事都仰賴腦部解讀語言的能力。


很多人以為的一心多用(例如報告寫到一半跑去檢查電郵),其實並非「同時」做兩件事,只是「快速輪流」做兩件事。當你轉移焦點時,就會迫使腦部停下來重新部署。每次短暫的中斷,就像看電影時按下暫停鍵,得花較長的時間才能全部看完,而且會影響連貫性。


神經科學家瑞尼. 馬赫瓦 博士在田納西州納什維爾市的范德堡大學擔任人類資訊處理實驗室主任,他指出:「雖說人腦極度複雜精密,有一千億個神經元處理資訊,且速度可達到每秒上千次,但要同時做兩件〔相衝突的〕事,能力還是嚴重不足。」


在奈斯看來,一心多用的問題不僅限於腦部,更會人產生情緒障礙。「人類的情緒會透過臉部表情和聲音傳達,若是〔因一心多用而〕不夠專注,便會忽略很多情緒線索。」


奈斯指出,經常一心多用的年輕人在社交與情緒上較不健康,「很令人憂心。」


那麼,為何多年來我們一直深信,一心多用可以解決時間不夠用的窘境?


【完整內容請見《讀者文摘20136月號】



相關文章推薦


洪寶山:風險中找機會


人和為貴的零阻力變革


從無名到有名 小企業如何靠品牌逆轉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佳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