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多元科技讓家外媒體從靜態展示走向動態體驗,當科技讓行銷滲透到實體世界的每個角落時,整個行銷場域瞬間就以倍數放大。


【撰文/陳怡如】


史前恐龍從你面前走過、花豹溫馴地躺在你的腳邊、海豚在你面前騰空翻出水面、搭著太空人的肩膀,一起漫步漂浮……,這些不可思議的場景,竟然出現在匈牙利一間大型購物中心裡!原來這是美國國家地理學會(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透過AR技術,讓人們實現逼真的超自然互動。


國家地理學會在購物中心設置大型螢幕,人們只要站在指定地點,就能在大型螢幕中看見自己和這些栩栩如生的虛擬角色,逛街路人忍不住停下腳步,把握時機與他們互動或是趕緊按下快門。而這些出現的虛擬角色,全都是國家地理學會旗下媒體常看見的內容。


QR CodeAR、數位看板、體感偵測……,隨著科技越來越多元,數位行銷不再只是侷限於電腦和手機等數位載體上。戶外看板、車體廣告、LED螢幕、街道裝置等家外媒體(out-of-home media),也因為智慧型手機和網路連線的普及,逐漸從靜態展示走向動態體驗。過去在網路上常見的社群、互動、分享行為,全都可以搬到現實生活中。當科技讓行銷能滲透到實體世界的每個角落時,整個行銷場域瞬間就以倍數放大。


就像國家地理學會吸引路人駐足體驗,家外媒體存在於開放的戶外環境中,所有行銷活動都能被大眾看見,而非過去一人在電腦前獨自參與。因此行銷人就要特別設計能讓大家願意一起玩的環節,藉此擴大活動感染力,讓消費者自發性地透過手機,即時分享至社群網站上,把品牌體驗由單人變為多人。


也因為在戶外,行銷人更能針對當下的實體環境與消費情境,量身設計廣告訊息,創造更深的涉入度,比起統一格式的網路行銷更有彈性。像是速食品牌的數位看板訊息,在早上通勤時間強打早餐特惠,到了中午,畫面馬上變成超值午餐組合,下午茶時間則推冰淇淋等點心小品。這些更加符合消費需求的訊息,大幅增加買單意願。 IBM Research目前也正在測試一項最新技術。透過AR功能,當消費者到大賣場購物時,打開賣場的專屬App,接著輸入購物條件,像是熱量低於300大卡的零食,接著將手機鏡頭對著貨架上的眾多零食一掃,手機螢幕馬上出現符合條件的零食,同時還會顯示更多額外資訊,像是詳細成分、網友口碑,甚至是在當天立即使用的限時優惠券。


戶外行銷的另一個好處,便是鼓勵消費者更接近商品,創造誘因增加他們的到店頻率。像是透過Facebook到店打卡,就能獲得額外優惠,或是常見的AR尋寶遊戲,品牌可指定使用者到某特定分店,拍下顯示的虛擬寶物圖像,蒐集完畢後就可獲得商品優惠。


麥當勞也曾推出數位看板的互動遊戲,消費者過關後就能收到贈品簡訊,接著再走到最近的分店兌換。透過這些活動,本來就已經在外移動的消費者,這下更有理由走進你的店裡,他們在兌換贈品之外,可能還會順手購買其他商品,連帶將行銷活動與銷售緊密結合。


雖然身處數位時代的廣告主,看似有更多便利科技可供使用,但相對帶來的挑戰也更大。消費者每天曝光在眾多裝置和螢幕之下,造成「多工作業」、「選擇性專注」的使用行為,在家裡會一邊看電視,一邊上網,在戶外就有更多分心的東西,如何才能攫取消費者的目光?


就在看似消費者隨時會離開的危機中,其實也隱含偌大機會。雖然消費者專注力變短,但好處是品牌可以設計接下來希望消費者去的路徑,有梗的故事內容能引導消費者轉道,從引發關注到好奇,再從感興趣到親身參與互動,最後願意踏入店裡消費,甚至接連再訪。不管行銷場域如何改變,不變的關鍵是:只要內容夠吸引人,消費者還是願意為你停下腳步。


【完整內容請見《數位時代》12月號】


相關文章推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佳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