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們都知道莊子「朝三暮四的猴子」的故事,卻少有人記得員工守則到底有幾條;每個人都可說上幾十個故事,卻老是會忘記表單。這一期,我們不談管理,只說故事。下次,當你想說服老闆、同事與客戶時,不妨─說個故事吧。


「祕書的臉龐,出現在會議室的窗上。我可以從她的表情看出,我苦等的那通電話,終於打來了。我向大家致意後,匆忙走出會議室。一踏出門外,她確認了我的猜測:電話那頭,正是我的泌尿科醫師。我立刻奔回我的辦公室。」


寫出這段小說般懸疑文字的,不是哪個知名財經記者,而是英特爾(Intel)創辦人安迪‧葛洛夫(Andy Grove)。在對抗前列腺癌成功後,這位CEO親自寫下治療過程,成為《財星》(Fortune)雜誌1996年5月13日當期的封面故事。


葛洛夫無疑是最會說故事的CEO。


在《葛洛夫自傳》(Swimming Across)中,葛洛夫交代了他生命中充滿苦難的前20年。我們這才知道,原來一個聽覺受損的窮東歐流亡學生,也可能創立世界最大的半導體公司;在《葛洛夫給你的一對一指導》(One on One with Andy Grove)中,他用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回答經理人的疑難雜症。我們這才知道,原來這位《時代》雜誌(TIME)年度風雲人物,剛升任主管時也被部屬當面抱怨過,也曾為不知該挑誰當接班人而困惑。


洋洋灑灑數百字的故事,也可以濃縮成一句「努力就能成功」「堅持就能抗癌」。但是,那會讓你的心,產生突然被夾子揪著一般的感受嗎?


當然不行。


一則一則用生命寫下的故事,讓葛洛夫不再只是高不可攀的「英特爾董事長」,他還是位「癌症鬥士」「經理人導師」與「泳渡生命之湖的勇者」。這些頭銜,讓更多英特爾員工以外的人,認識他、尊敬他、信任他、追隨他。


故事讓人記得,表單使人遺忘


誰不愛聽故事?



我們都知道莊子「朝三暮四的猴子」的故事,卻少有人記得老子五千字《道德經》裡說了什麼;聖經中「耶穌幫門徒洗腳」的故事,不是基督徒也略知一二;希臘神話中凱莉絲托(Callisto)與宙斯(Zeus)的淒美愛情,更讓所有孩子們記住了大熊與小熊星座。


「我們一定會記得故事,但老是會忘記表單(bullet point),」美國知名劇作家羅伯特‧麥基(Robert McKee)對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說,因為故事「滿足了人們對抓住生命典範的強烈需求─生命不只是場智識活動,裡面還蘊涵著非常私人、情感的經驗。」


麥基也是知名的故事會(Story Seminar)主持人,世界各地超過五萬名娛樂和企業界主管,參加過這個訓練。企業主管為什麼要學說故事?麥基舉了個例子。


生產預防心臟病藥物的生技公司Chemcorp,要向華爾街的銀行家們籌資。Chemcorp的CEO做了市場分析、創業計畫和組織圖表報告,銀行家們只是強忍住哈欠,禮貌性地點點頭,心裡想的卻是別家更可能獲利的新創事業。


或許,這位CEO可以說個故事:


「如果這種藥早發明出來,我父親就不會死於心臟病。」


然而,當藥物千辛萬苦研發出來,經過兩次申請,終於獲得藥物管理局許可時,主要投資者卻又突然抽腿,Chemcorp一度面臨申請專利權的沉重財務壓力。不過,這些困難我們都一一克服了。只要藥物開始生產,就可以拯救上百萬條生命…。」


不只給答案,也替人思考


你一定懷疑,故事,怎麼可能比真相更有力量?有個猶太故事是這麼說的:


「『真相』,赤裸且寒冷,被村裡的每一戶人家拒於門外,因為她的赤裸讓人驚恐。『寓言』發現她瑟縮在角落,飢餓且顫抖著。出於一片同情,『寓言』帶她回家。她讓『真相』穿上『故事』的外衣,溫暖她,並再度送她出門。穿著『故事』的『真相』再次造訪村莊,立刻被迎進人們家中。他們邀請他同桌進餐,在他們的火爐旁取暖。」


真相,需要故事的包裝,才讓人容易打開心房。《說故事的力量》(The Story Factor)認為,赤裸的真相,常讓人忿怒、窘困;但故事比較委婉,它不只給出答案,也替人思考,引起的抗拒比較少。


因此,說故事成為員工訓練的新潮流。3M、福特(Ford Motor)與奇異(GE)等跨國企業,都開始用故事傳遞文化與知識給下一代員工-這遠比發出一本沉重枯燥的「員工守則」,有用得多。


姑且不論事實真相,許多人都知道郭台銘1天工作15小時,員工拚命工作到血尿的故事;你可能也聽過許文龍與員工共用游泳池,結果被踢了一塊黑眼圈的笑話。這在兩則故事背後,傳遞的卻是截然不同的企業文化:鴻海要求的是「紀律」與「努力」,郭台銘描繪的目標,是「豐厚的金錢回報」;奇美則重視「平等」與「互助」,許文龍眼中的遠景,則是「生活與工作平衡」。


不論是一個有上萬名員工的跨國企業,或是不到10人的小團隊,容易被傳播、複頌的「故事」,都能用動之以情的方式,潤滑了「規定」曉之以理的不足。


西元10世紀,機智的雪赫拉莎德(Scheherazade)說出了《一千零一夜》(One Thousand And One Nights)的故事,讓自己免於被波斯王殺頭的命運;21世紀的經理人,也要說出動人的故事,來影響、激勵和說服老闆、同事與客戶。


亞都麗緻大飯店總裁 嚴長壽:金錢誘惑,是一條不歸路



誘惑是一條不歸路,嚴長壽表示,這是他在工作經驗中,第一次感受到操守的重要性。



嚴長壽在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當總務時。當時總經理是英國人,公司為他在陽明山仰德大道上租了一棟華宅。總經理英國夫婦為了安全,希望養一隻狗,很自然地,事情落在身為總務的嚴長壽身上。


他陪著總經理夫婦到信義路的狗園挑選,相中了一隻杜賓犬,嚴長壽問狗店老闆那隻小狗要多少錢,想不到老闆用台語壓低聲音說,「如果4000塊成交的話,我可以你1000元『意思意思』。」


當時嚴長壽月薪不過2000元,一隻狗仔的回扣就抵得上半個月的賣力,誘惑固然大,但嚴長壽寧願狗店用老實的價錢賣。因為他不希望外國老闆因為語言不通、行情不熟而花了冤枉錢。


總經理夫婦高高興興地擁有一隻小狗,誰知道兩星期後小狗生病死了,獸醫院說那隻小狗原本就生病了。嚴長壽聽到這個消息心頭暗自慶幸,幸好當初拒絕了狗店的酬庸。後來,他更回到狗店要求老闆退錢,店家自知理虧,把錢如數退還了。


誘惑是一條不歸路,嚴長壽表示,這是他在工作經驗中,第一次感受到操守的重要性。


嚴長壽另一次類似的經驗,發生在美國運通旅行部門採買新辦公室設備時。當時選定某家貿易商後,談妥價錢,簽好合約,過了兩天,貿易商到辦公室找嚴長壽。只和他聊了幾句不著邊際的話,卻在臨走前硬塞了一個信封到他手裡,嚴長壽心頭大驚,急忙退還,那人卻不由分說地走了。


嚴長壽打開信封一看,更是大吃一驚,裡面是8000元,相當於4個月的薪水。他不假思索地直接去見總經理,把情形告訴他,總經理認為約都已經簽了,帳也已經做了,但是沒有理由便宜了經銷商,這筆錢不拿白不拿,就決定轉交福委會。


一個月後,訂貨來了,其中兩個箱子是原封的,兩個卻已經拆封過,另外一台打字機更是什麼盒子也沒有,直接抱來公司。嚴長壽察看了打字機的橡皮捲軸,發現3台都有使用過的痕跡,可能是舊貨,他很委婉地請對方更換,對方卻保證都是新貨,辯稱箱子是海關拆驗的。在嚴長壽的堅持下,對方很不高興地抱走了退貨。


3天後,貿易商透過另一個人傳話給總經理:「聽說貴公司有一位姓嚴的年輕人,不但向廠商索取回扣,來故意找碴、刁難廠商。」總經理一聽哈哈大笑:「這件事我早就知道了,8000元在我這裡,你要,可以拿回去,否則我們將轉做員工福利基金!」傳話人登時傻眼,啞口無言。(取材自《總裁獅子心》,平安文化出版。)


小故事大啟示:


無論是一隻小狗的酬庸,一台打字機的回扣,誘惑或陷阱無分大小,都是對個人操守的考驗。抗拒誘惑有時並不容易,但一旦心存僥倖,或許得到了近利,卻可能賠上自己的未來。


【文/陳芳毓】


銷售故事》台塑創辦人王永慶:燒肉粽精神,化解顧客的粗魯


王永慶曾鼓勵台塑的重要幹部們,要多學習小販沿街叫賣的生意之道。


他說,半夜三更聽見賣魚丸湯、肉丸和粽子的小販,從很遠很遠的地方一路叫賣過來,到從附近經過,又跑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仍然可以聽見他嘹亮的叫賣聲。即使很少有人光顧,這些小販還是一樣沿街叫賣過去,不辭辛苦。


若是客戶對營業人員粗聲粗氣地說:「你馬上來!」我們總會覺得他太沒禮貌,心裡覺得不高興;可是小販絕對不會有這種感覺。如果有人很粗魯地喊叫:「賣燒肉粽的,來!」或「賣魚丸湯的,來!」小販依然會很快地回答:「來了!來了!」聲音非常柔和愉快。(取材自《王永慶的管理鐵鎚》,遠流出版。)


小故事大啟示:


為什麼那些小販不覺得客人沒禮貌、依然能以溫和的聲音作生意?因為沿街叫賣了半天,好不容易才有人來光顧,當然要高興了,這是做生意的道理。


王永慶認為,營業人員如果有這個認知,推銷工作不知道會愉快多少倍!


【文/陳芳毓】


領導故事》松下電器創辦人松下幸之助:沒人看見時,才是領導的價值


松下電器(Panasonic)創辦人松下幸之助30歲時,曾應地方人士之邀,擔任一屆地區議員。有次,他在路上被一位資深議員叫住,兩人在路邊談了一些區政問題。後來這位議員認為,站著談不方便,提議找個地方坐下來喝茶,於是把松下幸之助帶去一家他常去的店裡。


這位議員點了兩份「跟平常一樣」的餐點。因為當時還不到中午12點,議員也只表示要喝杯茶,所以松下幸之助也沒多想。


沒想到最後呈現在兩人眼前的,竟是一份豪華的餐點。議員大口大口津津有味地吃著,松下幸之助卻是連筷子都沒動一下。

「怎麼不吃呢?」那議員問。


「現在正是公司員工滿身汗水與油汙在努力工作的時間。想到他們的辛苦,我怎麼會還有心情享用這麼豐盛的午餐呢?」松下幸之助答到。(取材自《部屬的哲學》,洪健全基金會出版。)


小故事大啟示:


松下幸之助常常想像著,當自己不在時,組織會是什麼樣的情形。沒有人看到的時候,他是用更嚴格的標準,來堅持領導者應有的作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佳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