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品味,原本像是個人風格,或有錢人的專屬品;但在品味學習成為最夯、最新全民運動的當下,品味竟也是職場競爭力,甚至創造千億商機。

《遠見》引領時代趨勢,獨家給讀者全台第一份「品味大調查」!


I品味力,獲85.2%上班族肯定


根據《遠見》的調查數據顯示,85.2%受訪者幾乎一面倒地對品味在職場的影響持肯定態度!認為擁有好品味對職場競爭力「幫助很大」者高達36.0%,「有點幫助」的比率則是49.2%。


管理階層 品味是上流世界的共通語言


其中,企業主管或負責人,甚至高達90.5%認同「擁有好品味可提升競爭力」,這顯示職位愈高者愈認為自己要有好的「賣相」。其中,年收入120萬以上者甚至超過半數認為「幫助很大」。近年來傳授品味相關課程的熱門講師束煥新分析,全球化的結果讓高階主管的跨國洽公機會愈來愈多,且不再只是純談公事,要如何與客戶建立良好情誼,「品味」無疑是很重要的談話資料,而這些人所聊的內容也會是世界共同話題,如品酒、美食、藝術品等。


台灣愛普生科技(EPSON)總經理李隆安也觀察,對企業CEO來說,個人形象就等於公司形象,許多企業CEO私底下找形象顧問做一對一的教學。


業務員 品味是與客戶聊天的最佳工具


至於個人好品味在職場競爭力上有哪些實質幫助?57.3%受訪者認為會更有自信、41.0%認為會人緣比較好、39.2%認為和客戶比較有話題、也有11.3%認為較能打入高層社交圈。


值得注意的是,學歷愈高者、以及企業主管認為擁有好品味可以「打入高層社交圈」的比例較高。35到39歲的民眾處在事業發展期,有近兩成認為品味好可以博得老闆的信任;有44.9%的業務人員則認為好品味可以創造跟客戶間的話題,談話資料的工具性意義特別高。


II好品味,57.3%選擇閱讀進修


但是,怎麼樣才是好品味?


一般印象會認為,好品味就等於穿戴名牌服飾與皮包,因此本調查也特別詢問民眾心目中的「品味」是什麼?


結果顯示,民眾認為最有品味的依次是閱讀或進修57.3%、學習藝術、欣賞藝文等占53.0%、第三高則是品嚐名酒美食28.8%。反而穿戴名牌或開名車只占9.2%,比例並不高。


若與性別做交叉分析,男性較傾向於認為穿戴名牌或開名車、占12.6%;住豪宅或別墅、占12.3%等外顯的炫耀式物質消費,是他們心目中的「好品味」。


女性則較重視生活風格的經營,傾向認為閱讀或進修(67.0%)、學習藝術、欣賞藝文活動(62.8%)、品嚐名酒美食(33.9%)才是真正的品味。


外勤人員 常用外在物質凸顯個人價值


輔仁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助理教授吳宗昇分析,這顯示在台灣都會職場中,男性面臨的「剛性競爭」比較多,賺錢與社交的壓力讓男性傾向用物質消費來凸顯自己的社會地位。


另一個有趣的發現則是,若以收入高低來分,收入愈高,愈認為物質享受是好品味。若以職業別來分,外勤業務人員的個人形象特別重要,認同的「品味」必須表現在美食、穿戴名牌的外顯面向上;相對地,醫師、律師、會計師等專業人員則不太需要外在裝飾來凸顯自己的價值。


台新金控財富管理事業處業二區協理陳伶吟指出,這也是近年來國內各大銀行紛紛為理財專員開設品味課程的原因,「以興趣搏感情,更能爭取客戶的信任感。」


懂品味?近六成自我感覺良好


一般民眾遇見一個人時,又如何判斷他是否有好品味呢?


調查顯示,認為自己會以談吐舉止判斷的,高達84.6%,第二高看服裝、達27.9%,看居家布置則第三高,達17.1%。


民眾的品味自我感覺又如何呢?


當被問到「和社會上大多數人比較,你認為自己的品味是好還是不好」時,高達58.5%的受訪認為自己有好品味,認為自己品味差的只有27.5%,好壞呈現2:1,顯示大多數的民眾對自己的品味有自信。


年輕人 新入職場較無品味自信


但有趣的是,若依年齡區分,愈年輕的人對自己的品味愈沒自信。公司負責人或主管、收入愈高者的品味自信也愈高。這顯示,品味自信度與社會階級緊緊相扣,職場新鮮人因為職位、收入、知識面都較不足,所以特別容易沒自信。


在「是否在乎」方面,當民眾被問到「你會不會在乎別人的眼光,甚至對你指指點點,說你沒品味」時,高達59.8%的受訪者認為自己不會在乎,但是也有38.7%的民眾認為,自己很在乎別人說自己沒品味。若以年齡交叉分析,40歲以下在乎的比率較高,尤其是20到24歲的族群,在乎的比率高達61.6%,「非常在乎」者甚至有16.6%。


吳宗昇指出,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同儕壓力較大,會在意別人的眼光,這從許多名牌限量精品開賣時,排隊搶購的民眾大多是年輕人可看出。


III學品味,商機上看3500億


品味已成為職場競爭力的「軟性指標」,民眾對於如何提升品味,幾乎一面倒地認為,「學習」是最直接的方式。


當問到「透過哪些方法可以提升或培養自己的好品味」時,39.6%認為該參加藝文活動、30.6%認為必須不斷吸收時尚新知、27.8%認為應參加品味課程,當然多用心發揮創意、多認識有品味的人、多逛街觀摩也都被認為十分重要。


有趣的是,男性對於「多認識有品味的人」的需求(22.5%),高過女性(12.5%)將近一倍,這與男性在職場上有剛性競爭的社交壓力吻合。


從選項分析,力度最強的還是集中在心靈面的參與藝文活動;但是吸收時尚新知、參加相關課程兩個項目也都各在三成左右,比率相近,且不管任何收入階級、年齡層、男女性別,都相信學習是可以提升品味的。


上班族 平均每月願投資9308元提升品味


都會上班族願意每月多花多少錢提升品味呢?近五成願意花3000到2萬元之間,總平均下來,每人每月平均願意花9308元提升品味。若以母體推估,也就是台灣都會區每年有近3500億元的「品味商機」。


這些品味商機要怎麼賺?民調結果顯示學歷、收入、職場職位者愈高者,與所願意付出的金額成正比,45歲以下民眾是品味消費的主力。


不過弔詭的是,有77.7%民眾認為好品味不必花大錢,只有19.6%認為有錢才能培養好品味,比率懸殊。這反映出民眾雖願意花錢在提升品味,但也十分精明,重視每一分錢都必須花在刀口上,因此認為好品味不一定就是要花大錢。


IV講品味,至少1∕4持有精品


那麼,擁有名牌精品,是否等同於品味?


儘管在「什麼是好品味」的問題中,只有約一成民眾認為名牌精品與名車是好品味的代表,這次的調查卻顯示,台灣民眾持有名牌手錶與包包的比率相當高。


不管男女 都用名牌精品彰顯社會地位


有27.3%的男性、也就是每四個男性中至少有一個擁有價值1萬元以上的名牌手錶,擁有名牌手錶者平均每個人有1.78個。


同樣的,有28.4%的女性、也就是每四個女性中至少有一個擁有價值1萬元以上的名牌包,擁有名牌包者平均每個人有2.98個。


在男性方面,從職業別來看,業務員與店老闆的名牌錶擁有率最高;以收入結構來看,年收入120萬元以上者有57.9%擁有名牌錶。


在女性方面,30到60歲是名牌包的主力消費群,但20到24歲的女性也有超過一成擁有名牌包!若以收入結構來看,年收入120萬元以上者名牌包的擁有數目是以3個開始起跳,超過五成擁有五個以上的名牌包。


這顯示,在民眾心目中,名牌精品不一定代表品味,但卻是彰顯社會地位的象徵,且女性名牌包的服裝搭配需求大過男性手錶,因此擁有較多名牌包。


亞洲行銷與消費心理學專家羅哈‧切哈、零售規劃開發顧問保羅‧赫斯本在《亞洲名牌聖教》一書中形容,台灣人對名牌精品的消費還落後於日本與香港,是「待琢磨的鑽石」,現在名牌精品已經成為台灣人從金字塔頂端到底層人人必備的物件,這讓台灣的奢華品市場不斷擴大。


公眾人物 嚴凱泰、孫芸芸最有品味


台灣公眾人物中,民眾最認同誰的品味呢?


調查顯示,幾乎由企業家包辦前幾名。在男性方面,最有品味的人物依序是嚴凱泰、馬英九、郭台銘;女性依序是孫芸芸、陳敏薰、林志玲。


紐約國際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陳文敏分析,嚴凱泰長相好,又有世家子弟的優雅氣質,在嘉裕西服代理Giorgio Armani後,又以代言人形象頻頻曝光,人氣扶搖上升。


馬英九是政治明星,贏在形象好。郭台銘則是在鴻海集團控告台灣與大陸媒體、形成霸氣形象後,去年調整穿著,也成為Giorgio Armani的愛用者,還積極捐助慈善活動,曝光率加上形象改觀,讓他在民調上表現突出。


女性前三名則都與時尚產業有關,顯示時髦、美麗仍是一般人衡量女性品味的重點。


女性第一名的孫芸芸,以微風廣場代言人身分頻繁出入時尚派對,每次的穿著搭配都被媒體巨細靡遺報導。


品味贏家 非政商名流莫屬


這項名人榜的調查若用職業分類來分析,也能看出台灣社會對「品味」的觀感。在調查中,最有品味的類別依序是企業家(21.0%)、政治人物(9.5%)、藝文人士(2.5%)、演藝人員(2.5%)。


其中,相較於45歲以上的人多選擇政治人物,45歲以下的都會上班族,選擇企業家的比重特別高。這與台灣政治人物已普遍較失去魅力,企業家成為人民相對嚮往、尊重的對象有關。


品味競爭力儼然成為新全民共識,品味商機也潛藏在食、衣、住、行、育、樂等不同面向,誰能擁有好品味,誰就加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佳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