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叼著煙斗、緩緩吞雲吐霧的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談起疲弱的全球經濟、成長趨緩的半導體產業,臉上沒有一絲憂色。

事實上,這位七十七歲的半導體教父又面臨新挑戰。


去年,台積電獲利率維繫住三四%的高水準,仍遙遙領先半導體龍頭英特爾的一八%、以及近年因手機等消費性晶片再度走紅的德儀的一九%。但,台積電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去年,台積電的營收只微幅成長一%、達三二二六億,稅後純益也出現二十年來第四度下滑。

細數嚴峻前景的張忠謀,語氣中卻又有撥雲見日的自信與從容。因為,台積電已經有了因應弱經濟的良方,與下一個二十年的策略藍圖。  


台積電推出「開放創新平台」,與客戶在上游IC設計之初,就展開全程深入合作。這堪稱是台積電的第二次商業模式創新。

二十一年前,台積電一創立,就打破封閉壟斷的半導體生產體系。專業晶圓代工的商業模式獨步全球,更是產值近四千億台幣的台灣IC設計產業最大推手。


二十一年後,台積電開放的本質未變,但開放的範疇更大、方法更多。


三年前,台積電整合IC設計輔助工具、矽智財和本身的製程技術,打造出「設計服務平台組織」(Design & Technology Platform,DTP)的五百多人軍團,為「開放創新平台」奠基,建立IC設計的生態體系。大小客戶的設計需求,都可以在生態圈中找到所需要的服務,而且幫客戶降低成本、縮短設計時間。




現在,台積電更進一步將「開放創新平台」註冊商標。身為業界龍頭的台積電,還肩負用創新穩住市場價格的重責大任。


以半導體業最在乎的平均銷貨單價(ASP)來說,台積電能穩坐「台灣最賺錢的企業」的位置,主要就是張忠謀一手打造的專業晶圓代工的商業模式,擁有傲視業界的ASP。但隨著產業競爭日趨激烈,ASP易降難升的特質也日益顯著。


究竟,剛從博鰲論壇返台就接受《天下雜誌》獨家專訪的張忠謀,如何以創新的「開放力」領航台積電下一個二十年?而他又是如何以產業龍頭的制高點,看待半導體產業的未來競爭與兩岸分工?


以下是專訪摘要。

今年的全球經濟是相當困難的,會有顛簸,恐怕會延到明年,甚至後年。不至於像一九三一年大恐慌那樣的大災難,但今年是蠻嚴重的。


以台積電而言,去年九月,我們就預見全球經濟將會走緩,到了去年十月底我們就宣布今年資本支出會減低,對客戶降價速度也將會減緩。這兩點:減少資本支出、減緩價格下降,都是應付弱經濟的措施。這是從防禦方面來說。


積極方面來講,台積電一直在做創新,要創新才會增加競爭優勢。


製造並非只能賺蠅頭小利




台積電的優勢是三方面:先進技術、卓越製造、以及客戶伙伴關係。「製造微利」這觀念是不合時宜的。以PC產業來看,這幾年當全球前幾大PC公司辛苦經營之時, 我們國內幾家ODM公司的營運倒是還蠻不錯的。


也就是說,製造並不是就只能賺蠅頭小利。台積電從技術、製造到客戶關係,三者並重。如果一家公司,技術也好、製造也好、顧客關係也好,三者都具備,就立於不敗之地。


台積電是「專業晶圓代工」,創造新產業,也創造客戶的產業。

我覺得「專業晶圓代工」是很妙的事情,專業兩個字是好的,代工這兩個字乍聽之下就不是很高明。


人家把你稱為代工也有好處,就是被誤會了,我們真正的優勢人家反倒不知道。老實說,要想學我們的公司,都不知道我們真正是靠技術、製造、客戶關係這三項。


台積電沒有什麼祕密,只是不斷創新。我們現在有一個新策略,用正式的名字來稱呼是: 「open innovation platform」,中文應翻成「開放創新平台」,英文我們已經商標註冊。

這是提供給顧客的一個平台。TSMC(台積電英文名)擁有豐富的IC設計輔助工具、矽智財 (IPs)和製程技術。這些知識資產經過使用者介面、又經過AAA(編按:台積電促進晶片設計及製造最佳化的機制,意指Active Accuracy Assurance Initiative,AAA),就成為創新平台的一部份。




顧客知道製程技術的資訊好設計自己的IC,就得經過你的使用者介面。製程技術是我們獨家專有,但是有幾十家公司都在提供相關IC設計輔助工具跟矽智財,這些公司就是第三方。而他們所提供的設計輔助工具跟矽智財,必須要跟台積電的製程相容,才能夠經過TSMC的AAA提供給客戶。總結來說,台積電是開放創新平台的提供者。


開放創新平台的意思是,開放給我們所有客戶、以及潛在客戶。因為現在還是有很多小的IC設計公司,尤其是大陸非常多小公司。

我們對每一個客戶都是只有這個平台,並不是對大客戶就有更多的資訊。規模只有幾億美元的小IC設計公司,對開放創新平台非常有興趣。老實說,現在的大公司,十年以前也是小公司。所以開放創新平台,主要是為了小客戶。我們希望的是,今天的小客戶能變成未來的大客戶。


我認識Nvidia(恩維迪亞)公司的時候,他們的年營收不過是幾千萬美元,這才是十年以前的事而已,現在他們已經是全球頂尖的IC設計公司。


半導體產業已經發生重大改變。我第一點要講,半導體產業站在世界經濟的制高點。第二點,當半導體產業成為制高點產業,年平均成長率就會從兩千年之前約一六%,減緩到兩千年之後的個位數成長率。這乍聽之下好像是一個矛盾,你既然是制高點產業,怎麼又會成長趨緩?




但是你去看過去所有的制高點產業,像是鋼鐵業,它若不是很大,也不可能是成為一個制高點產業,在它達到制高點之前,成長率一定是很快。當它規模很大了,成長率不可能繼續很快。其實,半導體產業的成長率跟世界經濟成長率比的話,還算是快的了。半導體成長率,比四%到五%的世界經濟成長率高,但比從前慢。過去有四、五十年時間,半導體年平均成長率是一六%。


第三點,System on a Chip(系統單晶片,SoC)的時代來臨。

第四點,半導體的重點將會從製程技術轉移到系統架構、IC設計和應用技術。

半導體兩岸分工,互蒙其利


不久前我在博鰲也談到半導體產業的兩岸分工。大陸有很多系統公司、IC設計公司,台灣的公司有技術平台。我的意思是,大陸不要再強調蓋晶圓廠,就用台灣的技術平台來共同發展IC產業,這對大家都好。因為多數中國大陸近幾年來所蓋的晶圓廠,都是虧本的。大陸的半導體廠在製程技術、生產效率、顧客關係,這三種競爭優勢都不及台灣的業者。


進入障礙不只是技術。與客戶的伙伴關係,這其實是一個更大的進入障礙。信任只是起點。




我最近聽Geoffrey Moore (編按:《龍捲風暴:矽谷的高科技行銷策略》作者) 在講關係網絡。分成兩種:一種是 complex network,假如你的客戶很少的話,你跟每一個客戶你都建立一個complex network,這是高度複雜的合作關係網絡 (high complexity collaborative network),像台積電。我們排名前幾十名的客戶,佔我們八○%的生意,我們與他們之間保持高度複雜的合作。
另外一種關係網絡是,你有幾百萬、幾千萬的客戶,像是可口可樂,那是一個品牌的網絡關係。這是大量協力的關係網絡(high volume cooperation network)。這兩種關係網絡是截然不同的,但都分別建立了進入障礙。


重點是,你在一種關係網絡做得好,你就不可能另外一種也做得好。因為這是截然不同的,需要不同的企業性格。


台灣要如何轉型成服務經濟?這是要每個企業自己去想,如何增加自己的附加價值。現在已經不是產業政策的時代了,台灣老早就已經離開計劃經濟了。


政府能夠做什麼?政府有一樣以前能夠做、甚至現在繼續做的,就是租稅優惠。但這都已經過時了,我會在不久的未來發表我對稅制的看法。租稅優惠也是一種產業政策,但不是一個很積極的產業政策。產業政策其實是pick winner(擷取優勝者)。政府不應該、也沒有能力來pick winner。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黃佳興 的頭像
    黃佳興

    佳興成長營 - 業務員最愛的華人影音平台

    黃佳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