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國際刑事鑑識專家李昌鈺擁有與眾不同的人生經歷,他將這一切歸諸於「使不可能成為可能」的人生哲學。 李昌鈺日前受邀到輔仁大學演講,得知現場不只有法律系學生後,就把主題「從現場到法庭─物證鑑識」,改為「人生哲學與工作經驗分享」。 李昌鈺幽默風趣的談起他的人生觀。他說,大家都以為他的生活就像電影一樣,精采可期,事實上,他忙到幾乎年年耶誕節都無法和家人度過,生活時間幾乎被工作填滿。然而,儘管生活忙碌,李昌鈺依然帶著愉快心情看待人生,他說:「要快樂、盡其所能的使不可能成為可能」。 因為喜歡「第一現場」,李昌鈺投入鑑識工作;他也演過電視劇、電影、百老匯歌舞劇。他認為,應多嘗試新事物,「使不可能成為可能」被他奉為座右銘。 秉持「有多少物證說多少話」的原則,李昌鈺每一次到案發現場,就會運用邏輯、排除所有不可能,在鑑識過程中,盡力以證據呈現事實。 由於李昌鈺看證據說話,堅守無偏頗立場,要對事件在「可能」與「不可能」之間做出定論,似乎是截然二分法,其實,以正面、積極的角度思考,還是有「使不可能成為可能的可能性」,這就是李昌鈺樂觀的人生態度。 李昌鈺表示,每個人的背後都有故事,「沒有痛苦就沒有甜蜜!」他認為,人可以簡單分為「讓事情發生」、「看著事情發生」、「不曉得發生什麼事」 三種人。他建議學生要能自我深省:究竟自己是哪一種人、適合做哪一種人、想要成為哪一種人?在這過程中,及早為自己確立屬於個人的人生哲學和信念。 他還說,人生就如搭乘火車,經過大學教育的訓練,就等於取得進入火車月台的月台票,當然最終上哪一班火車,往哪一個方向走,都需要自己做決定,「上了火車,就要知道自己要去哪!」 李昌鈺用「使不可能成為可能」勉勵自己、也勉勵他人。 【2008/12/25 經濟日報】 |
- Dec 25 Thu 2008 09:19
把不可能變可能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