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平的。」湯瑪斯.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在他的書中,這樣指稱:網際網路、維基百科、外包、資訊蒐集……就像是好幾台推土機,抹平了這個世界。


這個全球化世界的來臨,使一個創新的商業模式(innovative business model)有可能以小搏大,並加速複製,進而擴大它的成功版圖。


鄉村銀行 創新商業模式
於是, 當這個「扁平化世界」來臨,各行各業爭相找尋創新商業模式,以及因著這個創新商業模式所可能創造出來的新市場、新商機。


對於《FIND》創新發現誌來說,不斷地為讀者找尋創新商業模式,是重要的內容定位。誰,最能代表創新商業模式的精神?正是「鄉村銀行」(Grameen Bank)創辦人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


在過去30年來,尤努斯持續努力發展一個新的商業模式,並複製到一百多個國家;目的不在擁有更多的個人財富,而是透過這個機制,讓超過一億的人脫離貧窮的循環,朝向創造一個無貧世界的目標。2006年,尤努斯和他所創辦的鄉村銀行同時
獲得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他,也被本刊列為是「New Biz」的代表人物。


在尤努斯的母國孟加拉裡,世界絕對不是平的,而且是向貧窮那一端嚴重傾斜:這個全球貪腐程度排名第5,而且超過8成的人口,每天的收入不到2塊錢美金,充滿飢荒、戰亂、文盲、死亡……。一代接著一代。


貧窮,是這個國家的輪迴寫照。但是,尤努斯這30年來的商業模式,卻一點一滴改寫像孟加拉這樣貧窮國家的命運。他不只是寫下了新的金融商業機制,更是創造了一個可能的世界:無貧。


尤努斯出身富商之子,1969年在美國取得經濟學博士,而且獲得教職,在1971年返回母國教書,眼見孟加拉人民在赤貧中生活,每天過著苟延殘喘的日子,他心痛如絞。


他帶著學生走入貧窮的鄉村,試圖從經濟學理論找到可以幫助這些人脫貧的方法,卻無濟於事,只好自己不斷地尋找可行的方法。


為窮人脫貧 創業新點子
1976年,他和另一個教授造訪吉大港大學附近的村莊,發現21歲的婦女蘇菲亞以竹片編竹凳,是家裡主要的收入來源;然而,蘇菲亞每天的勞力所得幾乎都付給了高利貸,而她的3個孩子也沒辦法上大學脫離這個貧窮的枷鎖。在這個村莊裡,大約有42個像蘇菲亞這樣的婦女,而換算她們的全部借貸,總共還不到27美元。


區區27美元,綑綁了這42個孟加拉貧窮家庭,不得翻身。而且這也是孟加拉許多鄉村的寫照。這對尤努斯來說,尤其煎熬:他看到母國沉溺在這個貧窮的深淵,感嘆自己的經濟學理論完全派不上用場,甚至痛恨自己無能為力,無法為這群善良的窮
苦同胞做些什麼。


「解決不便與痛苦,進而創造利潤」,是在商業環境下,常見的創意源起;對尤努斯來說,它不只是一個創業源頭,更是為窮人找到脫貧的方法,為他人創造新輪迴的悲天憫人情懷。


傳統的舊思維是:不要借錢給窮人,窮人的信用不好;更不要借錢給女人,女人不應該管錢。但尤努斯挑戰傳統,他深入鄉村調查了解後卻相信:信用是這些窮人唯一的資產。


自己當保人 促銀行貸款
對於一個持續而守分的編竹凳婦女來說,微型貸款給她們,可以有高還款率;而且這些婦女和她的家人也因此甩開貧窮的包袱。經過努力,尤努斯證明自己是對的。


尤努斯開始說服當地銀行借錢給這些窮人。然而,在傳統思維裡,赤貧的窮人因為不識字無法填寫相關表格,當然也沒有擔保品,所以,銀行都拒絕貸款給窮人。後來,他只好自己當保人,並且說服孟加拉農業銀行,在銀行架構下成立「鄉村分
行」。


30年下來,鄉村銀行創造90%以上的還款率,甚至曾高達99%。目前,鄉村銀行發放的小額貸款約57億美元,占孟加拉國內生產毛額1%以上。據了解,鄉村銀行現在有超過650萬名的借款人,其中96%是女性。他們逐漸脫離赤貧,藉由小本創業,自己當老闆,改變貧窮的命運。而這些激勵人心的故事,正在鄉村銀行許多借款人的身上,不斷發生。


訂16條法規 教窮人甩貧
尤努斯的貢獻不只是為窮人脫離金錢上的貧困,他更利用「鄉村銀行」這個平台,改變他們的一些觀念與習慣。例如,凡是鄉村銀行的借貸者,都要遵守16條法規,包括要建廁所、要用乾淨的水、讓小孩受教育、要去投票等;透過這些規範,尤努
斯也正一點一滴改變窮人對於金錢與生活的管理方式。因為他知道,免於窮困光是靠一個點(微型貸款)是不夠的,這只是他在推動相關志業的一個著力點而已。


目前,尤努斯的志業包括銀行、電信、成衣廠、太陽能源板等範疇。他也深入改善鄉村的無電問題、通訊問題、就業機會……,也許,有一天,孟加拉也可以躍到全球化世界,找到屬於他們的利基市場。窮人的新經濟樣貌,從他開始建立;而赤貧
的窮人規模,從他開始消弭。


這種消弭貧窮的風範,國內也有許多企業家持續努力。例如已故的前英業達副董事長溫世仁,對國內的科技發展相當有貢獻,但是他更為人所津津樂道的,是他生前引領甘肅河西走廊最東端的山村——黃羊川,走出貧窮。


在溫世仁的努力下,英業達透過70多個專案、600多個頁面,將黃羊川經由網路,連結到全世界;在一個冬天,黃羊川甚至就靠著電子商務,賣出了3萬美元的農產品。


由是可見,在一個追求分享與共好的新經濟發展下,許多商業模式不僅為股東賺取更多利潤,更昇華發展為「給人類更美好的生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黃佳興 的頭像
    黃佳興

    佳興成長營 - 業務員最愛的華人影音平台

    黃佳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