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到2個月的時間,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即將閉幕(4/25),然而,夢想館門口至今每天幾乎都有上百位民眾等著排隊領取入館預約券,成為花博開幕以來最受矚目的標的,然而,充滿驚奇的夢想館,究竟運用了哪些技術?
你有多久沒做夢?你是否敢作夢?面對敲開通往夢想的大門,你是否也曾經幻想?曾經怯步?在通往目標的路上,你是否面臨徬徨與躊躇?
再不到2個月的時間,台灣所舉辦的國際花卉博覽會即將閉幕(4/25),開展期間長達175天(6個月),然而,夢想館門口每天幾乎都有上百位民眾等著排隊領取入館預約券,畢竟,夢想館已經成為花博開幕以來最受矚目的標的,走一趟花博,非得找機會去親自體驗一下夢想館的魅力不可。
花博開幕百日以來,已經吸引超過500萬人次參觀,為了服務更多花博期間無法入館參觀的民眾,日前,台北市府決議今年四月花博閉幕後,夢想館不會吹熄燈號,將延長營運至明年,成為台灣首度於國際博覽會平台上籌辦的科技藝術互動展館,為台灣的科技藝術開創新頁。
究竟夢想館有何魅力?有什麼神奇的地方?讓許多民眾願意冒著風雨,每天排隊爭搶夢想館的預約券?
夢想館-最能彰顯台灣科技能量的展館之一
為了與更多人分享夢想館的成功經驗,負責籌辦夢想館的工研院,日前舉辦一場「解碼夢想館 揭開數十萬人共同驚艷的奧秘」座談會,吸引近400位觀眾到場聆聽,一窺花博人氣最旺、詢問度最高的「夢想館」成功的祕密。
花博總製作人丁錫鏞表示,花博開幕至今參觀人次已超過500萬人次,為維護參觀品質,夢想館每日參觀人數僅3600人,開放至今,夢想館主館參觀人次達35萬,夢想劇場參觀人次13萬人,幾乎是每9名入園參觀的民眾,才有一位才有機會參觀夢想館。
在規劃花博14項展館時,夢想館可以說是最能彰顯台灣科技能量的展館之一,從試營運首度開放以來,各種互動式的展品與規劃,都令參觀的民眾充滿驚喜,心想:原來科技不只是冷冰冰的研究,而是可以與人親密互動、可以創造感動的創意空間。
工研院創意中心主任薛文珍表示,「夢想館」為展演科技開創了新境界,是科技應用與藝術表現的最佳詮釋。
過去,台灣以高效率與精準的產能控制,在全球電子資訊產業上取得重要的位置,但台灣文化的多元性與豐富性,更是華人社會中難得的瑰寶,若能運用台灣科技研發、創新的優勢結合在地文化精神,開創專屬於台灣獨有的特色,將有機會為台灣產業找出更高附加價值的新藍海。
各國展現軟實力的最佳舞台
花博顧問澤田裕二(Yuji Sawada),表示,從1851年,第一屆舉辦倫敦世博會以來,籌辦博覽會都是各國展現軟實力的最佳舞台,無不努力將產業、科技、文化等成果介紹給國際社會,博覽會的舉辦必須取得多數國民的共識,並且提供讓人驚訝,能顛覆常識的衝擊,達到促進社會發展的期待。
因此,21世紀的博覽會應該讓參觀者能透過感官的驚奇體驗,感受社會的美好與希望,達到促進社會改進,解決人類共通課題的使命。
澤田認為,成功的展館是先進的技術和藝術表現兩者的加乘,利用博覽會進行嘗試性的挑戰,打破常規,成為社會、文化發展的先驅。
例如,1985年,科學技術博覽會率先展出先進映象,帶動數位影像的推動和普及;2005年,愛知博覽會提出地球環境共生與機器人的新概念,帶動綠色生活新風潮。
夢想館的成功掌握了三項關鍵因素,一是展館基本的構成,具備夢想館所希望傳達的訊息「生物的多樣性及其關連」,並獲得共鳴。此外,夢想館中精心設計且高質量的表達手法,如在二廳的化身蟲之眼,參觀者體驗授粉與培育花朵的體驗,都深化了對展館故事的理解。
最後,夢想館充分運用工研院先端科技所創造的驚奇,並透過藝術表現引發觀眾的感動,而產生了相乘的效果。
跨界團隊首次嘗試的「不可能的任務」
夢想館的成功充分說明台灣對於躍上國際舞台接受挑戰的決心,才讓這座展館獲得許多人的共鳴。
花博夢想館從無到有的故事,是科技人與創意人激盪下的結晶,也是工研院以大規模跨界團隊首次嘗試的「不可能的任務」。
夢想館製作人、同時,也是工研院創意中心主任室特別助理袁乃娟表示,讓參觀民眾「感動」是非常重要的關鍵,我們希望運用「科技」扮演說書者的角色,讓觀眾感受到科技演出的力量。
「當然!在夢想館構思、設計與製作的過程中,科學家、藝術家與創意人之間,難免出現許多『雞同鴨講』、『各執己見』的衝突,但是憑著一股一定要完成夢想的凝聚力,將大家結合在一起,彼此激盪出不同火花,才讓夢想館的驚豔出現在大家眼前。」
值得一提的是,「夢想館」如何展現出這麼讓人身歷其境、感同身受的奇妙份圍?背後運用了哪些尖端的科技技術?
夢想館中運用5項科專技術所衍生的成果
其實,夢想館中共運用了5項科專技術所衍生的成果,包含:將「超高頻無線射頻辨識(RFID)技術」,運用在民眾入場參觀的感應手環;「多視域裸眼立體顯示」技術應用於一廳可互動的65吋直立式裸眼立體顯示器;
「智慧型電控液晶玻璃」技術,則用來打造二廳的花瓣迷宮;運用在國防與醫療照護的「非接觸式超寬頻生理訊號感測技術UWB」,用來打造360度的環形劇場,讓民眾體驗人和自然的共鳴。
此外,2009年,獲得華爾街日報大獎,享譽國際的「可撓式超薄軟性揚聲器」,這項技術被運用在夢想館大廳的150片紙葉片,和夢想館的四廳,有個高達3米寬9米高的大面積紙揚聲器。
為了呼應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的設計理念,夢想館希望運用科技說一個讓觀眾感受到人和自然實是「共生之旅」的故事。
工研院擁有許多應用在系統、製程,生產上的尖端技術,但是,這些技術要運用在博覽會的展示科技上,這還是盤古開天以來的頭一遭。為此,工研院組成技術整合委員會,提出當時在各領域中,具有技術創新性且能啟發知覺延伸的技術。
雀屏中選為夢想館的幕後英雄
例如:裸眼3D顯示技術,改變了人類看世界的角度;超薄軟性揚聲器,改變了人類對聽覺的想像;無線寬頻感測技術,可即時偵測呼吸與脈搏等生理訊號等。這些特殊性讓這幾項技術雀屏中選為夢想館的幕後英雄。
其中,由工研院量測中心所開發的超寬頻技術(UWB, Ultra-wideband)便受到各方高度的囑目,以往這項技術大多運用在國防科技與醫療科技上,經過多年的研究與不斷改進突破,目前,超寬頻技術(UWB, Ultra-wideband)已經接近成熟、可產業化的階段,未來還可以運用到其他更廣泛的領域。
尤其,是將這項技術運用於醫療照護科技上,將是未來相當值得投入的潛力應用領域。
例如,現代人常因工作壓力、飲食、作息不正常的關係,經常出現睡眠的障礙,而影響白天的工作效率與心情,這時候,便可以利用超寬頻技術(UWB, Ultra-wideband)為基礎平台,建構非接觸感測人體生理訊號技術,並結合睡眠警示系統,達到舒眠好眠的效果。
工研院所量測中心研發的「非接觸超寬頻與奈秒脈衝電磁技術」,可藉由偵測人體在睡眠中的狀態,除了能紓壓助眠、符合人性需求外,在醫療器材的應用上,更能幫助量測睡眠呼吸中止症等睡眠中發生的嚴重威脅。
UWB與NPNS技術可偵測人體生理訊號
工研院量測中心張匡儀副理指出,「非接觸超寬頻(UWB)與奈秒脈衝近場感測技術(NPNS)」,是以非接觸的方式量測人體的心跳、呼吸等訊號,未來可將微型可攜式感測器置於床墊下方偵測動量頻率參數。
藉由此技術可量測及分析的參數包括:心跳率/心率變異(HRV)趨勢變異特徵、呼吸率/趨勢變異特徵、身體動作的動量與頻率、睡眠深度指標、呼吸中止警示。
非接觸感測技術除了在睡眠警示分析系統上的運用外,也可運用在一般情境式的睡眠空間中,幫助使用者紓壓助眠。
例如,偵測使用者的情緒及入眠狀態,並可根據需求進行音樂的選取及播放,同時控制周邊電器如燈光、冷氣等,不但能做到自動開機功能,還可依使用者入眠狀態自動關機。
張匡儀表示,UWB非接觸超寬頻生理訊號感測,目前應用的範圍有:入眠狀態感測、紓壓音樂播放及節能燈光調控,不但能在不干擾睡眠的情況下節能省碳,價格也接近一般大眾可以的負擔水準,未來若能進一步應用在醫療照護、智慧型寢具市場,將可望創造可觀的商機。
找回永不放棄理想
努力完成夢想的勇氣
台灣在科技研發上已經備受國際肯定,未來應該轉型成為生活型態的先驅者,以科技研發的能量支撐軟性經濟的發展,夢想館的成功和政府目前積極投入進行智慧生活科技計畫(i236計畫)便是最佳的示範。
希望未來透過融合人文與服務,為台灣產業創造更多應用機會與附加價值,讓台灣產業能向外拓展,行銷全世界。
在夢想館中,團隊用科技的力量,述說了一個專屬於台灣驕傲的故事,走一趟花博夢想館,領略一次台灣最真實而感動人的故事,找回永不放棄理想、努力完成夢想的勇氣吧。
相關文章推薦
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 這世界不缺抱怨! 缺的是解決方案 (影音)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