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如何出版社


會做事的人就差在這一點


世界上除了天才和藝術家之外,大多數人的才華和能力並沒有很大的差別,唯一最大的不同只是規劃能力強的人和能力差的人而已。然而這種潛在的能力是可以鍛鍊改善。


 


「規劃力」是在社會上生存的力量


除了特殊的天才或藝術家以外,我們一般人的才華或能力差距並不大。我認為只有會規劃跟不會規劃的人。通常在失敗的時候,我們會說自己才華不夠或沒有能力。然而將責任歸咎於才華、背景或環境,將無從作改善。無從作改善,也就不會努力。但如果當成是「規劃不周全所以無法順利進行」的話,處理方法就不同了。這是很重要的一點。


 


以讀書為例,有否發覺規劃不理想,其結果將是天差地別。一般人考試分數差,多半會認為是自己頭腦不好,或「這個科目我不拿手」。其實考試考不好,是因為溫書計劃不理想,或考試時間分配不好。如果能如此冷靜思考,就會有很大的進步。


 


家事或工作經驗豐富的人,深知「規劃就是關鍵」。簡言之,規劃這個詞的存在,可以減輕我們自責的程度。人一旦自我否定,就產生不了動力。若想成「不是自己無能,而是程序出了問題。」就能在維持自我肯定的狀態下去做改善。受儒家思想的薰陶下,我們很習慣反省,認為人懂得反省就會成功。其實不必反省自己的所有個性,只要重新調整一下工作順序,情況就會有所改變。這種想法的轉換極為重要。「因為做事的程序不對,所以失敗了。」規劃力的概念用在培養這種思考模式上,非常有效。


 


一旦掌握「規劃力」這個概念或詞彙,無論碰到任何活動或情況,都能從這個角度去分析。當你了解它存在於所有活動當中,就能將迥然不同的活動串聯起來加以審視。這就是「規劃力」這個詞的效用所在。例如烹飪跟寫論文看起來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若用「規劃力」這把刀來剖析,就會發現它們的共通點。一旦了解這個概念的益處,你就能活得有自信且遊刃有餘。


 


「規劃」這個詞,用比較接近工匠用語的「步驟」來說更為貼切傳神,常用在實際的情況中。像是在雕刻之類的藝術品製作上,雕刻家也表示步驟非常重要。藝術天分可能只需要一點點,其他就靠記取步驟,便可達到一定的水準。而記取步驟,只要肯努力就會進步。連藝術都非取決於天分,而是在「規劃力」上,可見它對其他活動的作用更大。只要有了「規劃力」,所有活動都變得輕而易舉,這種想法很有趣。抱持著這種想法,必能肯定自己的潛力,冷靜地面對失敗。


 


從發現自己內在的「規劃力」開始


我在很多地方談到「規劃力」這個概念,很多人都表示自己沒有「規劃力」,希望我能教教他們。我幾乎沒看過有人自信地說:「我有『規劃力』。」本書針對「規劃力」的意義及獲得的方法作了論述,其實真正的目的是要讀者發現自己內在的「規劃力」。有許多例子顯示,有的人明明擁有「規劃力」卻毫無自覺,一意認定自己做事的步驟不對。其實規劃力有各種類型,第一步就是要了解自己一定有擅長的規劃力類型。


 


例如森鷗外是工作非常井然有序的類型;而無賴派作家坂口安吾則是將各種東西散亂在房間裡寫小說的類型。從這兩人都具有生產力,而且從他們都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來看,可以說兩人的規劃力都算不錯。森鷗外具有的規劃力,是將周遭整理得井然有序,按照計劃切實執行。而坂口安吾則是把房間搞得一團亂,從雜亂中孕育出他的小說。如果雜亂較能讓自己產生能量,那就保持雜亂會比較有效果。


 


據說象棋天才羽生善治年輕時,進了旅館或飯店就無法放鬆。由於象棋比賽都在旅館或飯店舉行,而非自己家裡,所以讓他感到很疲累,也會影響到他對奕。他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呢?首先在抵達旅館後,他會將行李全部散放在房內,布置成家裡的樣子。感覺就像在自己家一樣,這樣他就可以放鬆地去面對比賽。


 


 


以羽生來說,把旅館房間弄亂就是他的「規劃力」。並非井然有序才算是規劃力佳。就如同有些人在職場上,經常將資料堆在桌上堆得像山一樣,可是卻很清楚什麼東西放在哪裡,而且能不出錯、迅速地完成工作。


 


包括以上這些元素在內,設法找到適合自己的規劃、部署方式,才是本書最大的意義所在。能做到一般的規劃,卻找不到適合自己的規劃類型,是一種不幸。我們要學習的不是一般的規劃,而是要運用自己的做法,將「規劃力」技術化,這才是本書的最終目的。因此,第一步就是要去發覺自己內在的「規劃力」,這點很重要。有些人在工作上的規劃力不佳,在其他方面的規劃力卻很好。明明對自己擅長的事情具有優異的規劃力,卻視為理所當然而不自覺。


 


居家類型的人,擅長烹飪卻不擅於工作。這種人懂得烹飪上的「要領」,卻沒有連上工作的迴路。以自己擅長的事物為範本,去克服不擅長的事物,就是進步的訣竅所在。如果自己在某個領域上具有「規劃力」,就仔細加以觀察研究,然後應用在其他事情上。要學會所有領域各種不同的「規劃力」,是不可能的事,也是錯誤的做法。第一步應該要先去發覺自己內在的「規劃力」,而後再加以擴大強化。


 


指導手冊與「規劃力」不同


在此要先聲明一點,指導手冊不等同於「規劃力」。當我們聽到「照章行事的人」就會有不好的印象。其實指導手冊本來就是做事的步驟,了解的人當然比不了解的人要好。那為何「照章行事的人」會被列為不能用的人的典型之一呢?這是因為他們只會按吩咐行事。


 


「照章行事的人」不會自己組織、自己決定做事的順序,所以不會視狀況採取臨機應變的行動。不過,做出指導手冊的人很厲害。能將步驟或程序普遍化,絕對是非常具有「規劃力」的人。總之,按照指導手冊做事的人與寫出指導手冊的人,看似雷同卻有著雲泥之別。


 


本書的主題「規劃力」包含了自己安排、部署的意思。之所以用部署這個有點文言的詞,是因為這個詞當中有自己組織程序的涵義,與照章行事的意思完全不同。


 


指南書也一樣。世界上有許許多多指南書,光照著指南去做是學不到「規劃力」的。雖然聊勝於無,但是你讀再多指南,還是無法掌握到真髓。真髓就在於發現這些重點並將之集結成書的作者所擁有的能力。指南書的讀者跟作者,具有決定性的差異。我在大學任教。學生常到麥當勞或肯德基打工,我會請他們在課堂上發表,教其他同學打工的方法。讓他們簡單說明肯德基的雞肉炸法,或麥當勞漢堡的包法等等。


 


結果發現,教學雙方都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傳授工作。因為美式速食連鎖店有極佳的指導手冊,可以讓當天到店裡打工的人馬上學會並上場工作。不過這種經驗並不能成為做其他事情時的原動力。打工經驗再多,也只學到照章行事,而學不到真正的力量。


 


若要從手冊開始學習,就得先思考手冊為何如此編寫,同時觀察並了解其他人做事的方法。舉例來說,如果能去觀察掌控了整體店務的店長的行動,並領悟他所下達的指令,你馬上就能成為店長。若能領悟出某種行動背後的標準程序,就表示自己也有了編寫指導手冊的能力。自己若能編出一套程序,站在安排部署的一方作考量,你就得到了真正的力量。將來你會成為店長,甚至可能自立門戶。


 


指導手冊並非不好。只要去了解編寫手冊的人真正的意圖,或將自己置於編寫手冊者的立場即可。只要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即便是被評為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人,也有機會脫胎換骨,變成更具「規劃力」、有創造力的人。


 


「規劃力」可以多方面應用


烹飪的步驟不對,做出來的菜就會難吃而無法入口。欠缺某樣決定性的食材,就做不出美食。美味與否對人類來說是一種基本的感覺,如果憑著這種感覺每天加以嚴格查驗的能力,就是「規劃力」的話,那麼擅長烹飪的人大概做其他事,也能夠發揮極大的能力。


 


自己擅長烹飪,不擅文書工作;很會做家事,但是面對工作就完全沒輒了。大家容易像這樣把家事與工作分開來想。其實認為家庭主婦到外面去就什麼都不會做,這種想法才奇怪。當然,擅長烹飪的「規劃力」要發展成影響政治或歷史的強大「規劃力」,中間的差距實在太遠。不過烹飪這種格局的「規劃力」,卻可以運用在工作上。只要了解「規劃力」有格局大小之差,就可得知自己擅長什麼格局的規劃力。如此一來在工作上,自己堪任的工作範圍或擅長的領域也容易擴展開來。


 


缺少才能,再怎麼做也會停頓在因為素質太差而無能為力的狀態。但若只是缺少「規劃力」,視其做法仍有可為。只要有過一次成功的經驗,就能應用經驗去擴展可能性。例如對烹飪手藝有信心的人,只要以作菜的感覺去做其他的事情即可。「規劃力」這個詞並不限於某種特定領域。在某方面所培養的「規劃力」,可以應用到其他方面。這同時也將帶給你極大的自信。


 


我們常說,有專長的人做任何事都沒問題。簡言之,有一技之長的人,知道內在的竅門所在,懂得讓事情順利進展的要領,並可將之應用到其他事情上。而完全不曾鍛鍊過「規劃力」的人,則不懂碰到事情時的處理程序。有概念跟沒有概念的人,在處理事情時的效率差距極大。


 


本書所要強調的,是希望讀者先認識「規劃力」這個名詞,然後了解到「規劃力」的概念要比一般所認知的更為廣義。絕非A有「規劃力」、B沒有「規劃力」這種二分法,而是去發覺自己在某方面具有「規劃力」,這樣你就會擁有非常積極的心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佳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