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撰寫營運計畫的最佳方式就是顛覆正常程序,從結果反推。精確界定你的終極目標,然後反推回來,確認你現在必須做什麼,才能得到完美的結局。針對未來進行逆向工程,釐清你達成目標必須做到哪些事。


【文/大師輕鬆讀】


別驚訝,您沒有看錯!不同於一般「Start at the Beginning」的觀念,本書的書名「Start at the End」,就看出作者「不正常」的企圖心。愈來愈多企業也發現逆勢操作,似乎成了異軍突起的有效選項。


焦點議題 1►逆勢思考善出奇招


焦點議題 2►逆勢思考與目標管理


焦點議題 3►營運計畫的管理張力


焦點議題 4►管理張力下人的 4 種變化


一般企業用「正常」或「順勢」的方法幾乎愈來愈難生存 ── 近年來可觀察到許多過去成功的企業紛紛遭逢危機、中箭落馬,龍頭 Nokia 從占有全球手機的4 成市場急速滑落;巨人 Sony 10 年的股價崩跌了 9 成,過去賴以成功的「順勢」做法不再值得信任;愈來愈多企業發現逆勢操作,似乎成了異軍突起的有效選項。


自古以來,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一直在變。「變」才是不變的真理!堪稱中國最艱深的一本書《易經》,認為天下萬物是常變的,宇宙事物存在的狀態時時存在於變易之中,所以英文版譯為「the book of changes」,即充分展現出書的真義。


所以您發現世界變了,處處透漏著「反常」!「手機的按鍵消失了!」「不碰面卻能盡情溝通!」這類「逆勢」的狀況愈來愈多,顛覆世界的劇碼隨時都在上演。


舉例來說,某間人滿為患的餐廳開始砸重金布置等待區,讓等待的客戶沉醉其中休憩玩樂,完全忘記了飢餓和等待的無聊,因為他們看出了為達成目標該做的事情:


1 餐廳的營業額目標很高,但是翻桌率偏低,之前許多客戶即使慕名而來也因為不耐久候而先行離去,為了達成目標,他們不能放棄任何一個上門的客戶。


2 他們的最好機會就是隨著口碑而來的人潮,而強項就是美味的餐點和舒適無限制的用餐環境。


3 餐廳知道在不能催客戶的前提下,如何留住晚到的客戶將是能否達成目標的關鍵,他們必須改善等待區,定出關鍵績效指標。


4 上述的做法要擬出行銷計畫(新客戶)以及鎖定客戶計畫(舊客戶),讓餐廳內同仁皆知,並盡快系統化。


5 將為何要美化等待區的策略再次釐清,確認大家清楚了解,化解反對意見,並設法令團隊成員接受,達成共識。


6 每月召開會議,打聽同業反應及市場變化,聽聽大家意見,評估大家表現,告知這樣做將逐步向目標邁進,闡明對大家都有好處,激勵大家做對的事,而非只把事做對。


解讀1 逆勢思考善出奇招


以上,就是本期〈逆向式營運計畫〉作者大衛.雷文斯基(Dave Lavinsky)想要告訴我們的事情,他提出了「Start at the End」的觀念,不按牌理出牌,認為一流的營運計畫不是「從頭做起」,而是「從結果反推」;不是從「擬定計畫」開始,而是從「確認目標」開始。


如同前述個案,若依照「正常的」營運計畫,傳統的餐廳根本不會考慮把重點放在等待區,只有從目標往回推想,「逆勢」操作,才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策略和做法。


在競爭激烈的商場上,近身廝殺、血流成河的機會漸多,要想脫穎而出勢必得「出奇招」,如同孫子兵法「勢」篇所說:「凡戰者,以正和,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解讀2 逆勢思考與目標管理


作者雷文斯基所提的「Start at the end」其實與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在 1954 年提出的目標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有英雄所見略同之處。


杜拉克認為並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標,而是有了目標才能確定每個人的工作。


而作者認為不是先做計畫才確認目標,而是先訂出目標才試擬出營運計畫。


兩人的想法相近,不知作者有無受到杜拉克思想的影響,但是可以確定的是:「知道自己要什麼,才能訂出計畫邁向自己所要的結果」。這樣的靈活應變更適合詭譎多端、無法預測的現在。


至於作者在書中提出的階段任務:「找出實現願景的最佳機會 制定按部就班的行動綱領 關鍵機能要系統化並研擬改善計畫」則相當於杜拉克的「建立目標體系並進行考核」。兩人都是大師,也都企圖建立一套完整架構落實執行力。


無論是建立按部就班的行動綱領或目標體系,重點都在於要有完整的規畫和持續性的行動,並且建立一些關鍵績效指標(KPI),用以確認及查核,並且評估每一段的表現是否合格。


解讀3 營運計畫的管理張力


想要達成目標,制定營運計畫的過程中就必須夾帶著管理張力。


所謂管理張力主要是對人而言,包含推力以及拉力,推力是執行過程中符合預期的獎賞與激勵,而拉力則是執行過程中未符合預期的罰則和處分。


主管多半期待或認為屬下都夠成熟且自動自發的完成交辦事項,殊不知這樣的想法沒有完整的將人性計算在內。


「人往往不會做您期待的事,只會做您檢查的事。」為了完成目標,掌握執行過程,執行績效考核是不得不然的事。我們原則上都願意相信各個同仁,只是在完成計畫的過程中,每個人扮演的角色不同,能力意願也各有高低,真正呈現的成果自然與主管期待的結果不同,也牽動著完成目標過程中執行的成敗。


解讀4 管理張力下人的 4 種變化


在遭遇管理張力時,組織中的人通常出現 4 種變化:


1 有能力有意願


2 有能力無意願


3 無能力有意願


4 無能力無意願。


哪一種人主管最喜歡帶?通常是1.有能力有意願的人。可是若請問那一種人最難帶?答案未必是4.無能力無意願,而可能是2.有能力無意願的人。


因為在績效考核過程中,有能力無意願的人對於工作不但興趣缺缺,甚至可能因為個人而影響他人,對於講求公平的公司制度和按部就班的行動綱領,難免造成破壞,若表現不佳又未加懲處,在上位者將招致不公之譏,無法「服眾」,容易給人偏私的感覺。


有時主管對於初犯者通常從輕發落,若已經公開宣達罰則,此事宜儘量避免,否則容易造成心理學上的「破窗效應」(第一個小朋友打破窗子未被處罰,其他小朋友將群起效之,若第 2 個被罰反而無法接受)。同仁也會因此認為,第一次都是可以原諒的,這樣容易導致大家認為「玩假的」,對主管的威信和目標的執行將是莫大傷害。


總之,假如你想蓋間房子,絕對不是你手上有什麼材料就怎麼蓋,而是根據你所想要的房子結構圖去施工,之前應精準的計算出需要多少工時、工料和工人,按部就班地完成,工時、工料都要計算完善,供貨充足,拿捏精準,倒著想,計畫才會更完整。至於人的問題難免比較變化多端、難以預測,不過,記得先理人後理事的原則,自然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完整內容請見《大師輕鬆讀No.474 逆向式營運計畫】


相關文章推薦


要為成功找方法,不要為失敗找藉口 


張平沼:每一次轉換為實踐更大理想 


從無名到有名 小企業如何靠品牌逆轉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佳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