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看到很多年輕學生報考公職,甚至許多高等學府的學生一樣當起了全職考生,尋求一份公職穩定的工作。以我過來人的經驗看來,這並不是個好現象...



最近看到很多年輕學生報考公職,甚至許多高等學府的學生一樣當起了全職考生,尋求一份公職穩定的工作。以我過來人的經驗看來,這並不是個好現象。我起初當公務員時,正值台灣經貿起飛之際,為了能爭取出國磨練以及較佳待遇,因此報考了經濟部駐外商務人員特考,順利考取出國工作後,還是沒有放棄進修,犧牲了假日遊玩時間,繼續學習,半工半讀,順利取得碩士學位。但是現在環境不一樣,我不贊成年輕人念書第一名、考試第一名,進了公職就停擺。假設現在的公職人員都沒機會再進修,如何做出與國際接軌,適應國內外潮流的決策啊!因此,錄取的『優秀』公務人員還需進一步經過人格的培養,有計畫的培訓具國際觀、藉由進修學位、研習訪問、參加國際會議等,持續學習新知,才能對社會更有貢獻。


我離開官方機構到產業界是自己選擇的,早在金控剛成立之初,我曾自行規劃想離開政府,為金控公司下引介一外商壽險公司,擔任主要經營者,同時接受金控的聘僱成為董事,身兼金控及其所屬外商壽險子公司的重要幹部,以強化溝通。因為金融業受到嚴格法規規範,跟主管機關的溝通以及對政策法令的瞭解非常重要,我從那裏出來,較了解主管機關的想法,能夠成為國內外業者與官方的溝通橋梁,避免兩方誤解。像有我這樣背景或資歷的人應該越多越好,才有利於金融產業發展,只可惜旋轉門條款規範了官方人員到產業界的條件,殊為可惜。


我一直深信機會是由自己創造的,幾乎換每個工作都由自己主動,並且不停尋找自己的立基點。來到凱基後也一樣,除了尋思人家看上我的地方,更加注重我如何發揮所長或是還有沒有其他東西會讓別人覺得也不錯。以凱基在證券市場的成功地位,我過去在投信投顧以及財富管理的經驗就能提供輔助,加強凱基的競爭力。另外我最熟悉的保險業,可以幫助拓展保險相關業務,投資型保單從最初的起草規畫、出國取經、修法、執行,直到現在成為業者身分,一條龍帶下來,可以幫助凱基從投信的基金連接到投資型保單這方下手,而如今已經有些進展了。


我現在仍然持續學習,十年前擔任過證管會的組長,曾經審理過上市櫃公司增資的案件,當時雖然大力推動外商來台發行TDR,但不如預期。可是這一兩年TDR已成為重要的籌資管道,另外在兩岸金融開放後,證券業的商機,光是台商回台上市就夠創新了;另外為增進兩岸金融市場的瞭解,我們可以提供研究報告給投資人。我相信每個人都很努力、用心,我習慣站在別人的立場上來看事情,公司需要什麼,客戶需要什麼,才能打造自己的價值!


在我擔任保險司長的時候,曾試著幫自己訂下衡量績效的指標,猶如業界常說的KPI。當時保險司跟金融局和證期會比,人數明顯較少,因此我就專看個人生產力,以每年新訂或修訂有關鬆綁或興利的法規數量除以人數為績效,愈高愈好,順利拿下三個單位的第一。另外一個目標就是在當時股市低迷,大多數金融股的股價都低於10元面額的情況下,只要有任何的分析師來訪談,不論是外資、券商或是信評機構,我一律接見,讓他們了解我對保險產業的展望,對法令的開放程度等。理所當然,他們回去寫的報告一定較偏向正面,透過證券市場的效率,股價自然會反映基本面而成長。終於在92年初,相較於證券及銀行股,上市的產壽險公司股價,一度全數超過面額。我高興得親自寫了篇新聞稿對外宣佈,至今保險司的檔案都還查得到。


我在凱基多多少少也會幫自己訂目標,觀察凱基的股價跟我的努力有沒有成正比。身為公司的負責人,我習慣到了每間公司都會自己投資自家商品,到了友邦就買基金跟南山的保單;到了美亞就更換產險;到了凱基就直接開戶買自家的股票和基金,投資型保單也選擇中國人壽並且只連結凱基投信的基金,至今報酬率都不錯,讓我相當滿意。不論投資金額多少,重要的是象徵意義重於實質,表達自己對公司的信任與承諾,同時也能親身體會公司的服務好不好,有沒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我相信只要我們盡情發揮,公司越來越好,一定會反映到股價上,讓我們同仁跟股東可以一起分享。


我並不是一路走來都一帆風順,常常有自己覺得不錯的東西,可能別人都不以為然。人生註定有很多失敗的經驗,不要害怕,只要繼續努力不懈,抓到一次成功的機會就夠激勵了。年輕人就該多嘗試,有夢想與理想,不要怕孤獨,反而要從孤獨中學習成長、成熟,增加社會經驗,才會更堅強!


【完整內容請見《金融家月刊201011月號】


 


 


相關文章推薦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o^(小太陽)


 創造機會(佳興分享)


 王品從失敗中找機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黃佳興 的頭像
    黃佳興

    佳興成長營 - 業務員最愛的華人影音平台

    黃佳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