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你用不用雲端服務?你看的是機會還是風險?


我上網路行銷課時,會一再提醒大家,網路行銷不是你做的,是網友替你做的。這句話是有理論基礎的,其中之一就是「創新擴散理論」。


創新擴散理論強調創新擴散是有階段性的,最早接受創新的族群叫做創新者(innovator)與早期接受者(early adopter),當他們認同了這項創新,就會試用產生口碑,才會傳到早期大眾(early majority),當早期大眾使用了,才會形成外部性,進一步影響到晚期大眾,這項創新就會普及與成功。


所以,創新一開始,應該集中火力放在創新者與早期接受者的接受,而不要浪費在所有的市場消費者,因為大多數的人是反對改變的。當早期大眾也接受了,創新行銷就完成了,因為外部性,會讓使用者主動幫你做行銷。過去有人(Geoffrey A. Moore)把這條界線稱之為創新的鴻溝,創新行銷的策略,就在跨越鴻溝(Crossing the Chasm),之後市場就會自己成長。


不過,鴻溝前與鴻溝後的使用者人格屬性是不一樣的,許多創新之所以沒有跨越鴻溝,都是因為我們沒有注意到行銷隨著市場的成長,應該有兩種策略。不應該一開始就針對所有的市場做行銷,因為無法集中火力。也不應該因為鴻溝前的市場行銷策略成功了,而繼續使用一樣的技倆。因為跨越鴻溝後的使用者需求是不一樣的。


鴻溝前的使用者通常是流行的狂熱者,或願意尋求更好的未來而嘗試使用新的創新服務。鴻溝後的使用者通常是實用主義者與風險主義者,他們會先觀察,等確定有好處與沒有風險之後,才會採用創新服務。


十年前我曾經針對網路銀行做過研究,果然發現當時使用網路銀行的人,看的是機會與嘗鮮,當時不使用網路銀行的人關心的卻是風險,所以,網路行銷一開始,應該強調機會,之後,就應該強調風險的安全。人們可能會因為不安全而不使用,但不會因為安全就去使用創新服務。所以只要強調有用,以及不會不安全即可。


最近幾次在演講雲端科技時,最常被問到的是安不安全,凡是會問這個問題的,我大概就可以將之歸類在晚期大眾,現階段你如何行銷,他們大概都不會率先使用,他們通常都是跟隨者,看到別人用了一陣子沒有問題,才會漸漸使用。


也有人會問雲端有什麼好處,問這類問題的人也不會馬上去使用,因為他們被歸類在早期大眾,是鴻溝後的使用者,如果鴻溝前的使用者一旦證明有好處,他們才會開始試試看。


所以,現階段應該開始針對一些早期接受者來推廣,當他們使用後沒有問題與獲得好處,就會跨越鴻溝,那麼誰是這些早期接受者呢?我覺得是你。


因為你沒有錢,對資安風險也沒什麼大損失,所以你要趕快去使用GmailCloud Software)、Google App EngineCloud Platform)、 Amazon EC2Cloud Infrastructure)等雲端服務,等你證明這些服務是有用與不會不安全,雲端服務就會跨越鴻溝了,甚至是跨越到企業使用者了。跟你有關的雲端服務是社交媒體,下堂課再談。


(作者是台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院長)


2011/01/19 經濟日報】


 


 


相關文章推薦


 鄭松筠過去 現在&未來


 帶給全球數百萬人幸福的黃金管理法則


 管理大師給未來領袖的六堂課-佳興強力推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黃佳興 的頭像
    黃佳興

    佳興成長營 - 業務員最愛的華人影音平台

    黃佳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