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從會議、提案、夫妻爭執,大到車貸、房貸、生涯規劃......這都是讓你的「焦慮指數」持續狂飆的元素嗎?以研究並傳授人際關係聞名世界的卡內基,早已察覺現代人日益升高的焦慮。他親自試驗,找出了解除焦慮的捷徑。
【文/蔡茹涵;圖/煠珣】
小從會議、提案、夫妻爭執,大到車貸、房貸、生涯規劃......這都是讓你的「焦慮指數」持續狂飆的元素嗎?以研究並傳授人際關係聞名世界的卡內基,早已察覺現代人日益升高的焦慮。他親自試驗,找出了解除焦慮的捷徑。
如果可以自由選擇,你會比較想勾選下列哪一種人生?
生活富裕,擁有充分的物質享受,但必須時時處在壓力與焦慮之中。
經濟狀況普通,僅能應付日常所需,但每天都能過得輕鬆自在。
這是一項網路上知名的調查,也是卡內基訓練大中華地區負責人黑幼龍經常在課堂中引述的題材。結果顯示,第二個選項獲得壓倒性的勝利──比起享用不盡的金錢,現代人顯然更渴望擁有「無憂無慮」的人生。
其實,早在20世紀初期,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就從基督教青年會的學員身上觀察到,不分性別,年齡、職位、收入,每個人都有各自的難題。如果不去指定特定題目,大家在課堂中談論最多的,全都是自己心中的焦慮。
這個發現,讓卡內基投注7年光陰,撰寫出《如何停止憂慮,開創人生》(How to Stop Worrying & Start Living)一書。
活在今天的方格中,拒絕杞人憂天
在看遍上百本名人傳記,訪遍諸如汽車大王亨利‧福特(Henry Ford)、拳王傑克‧戴普西(Jack Dempsey)、羅斯福總統夫人(Anna Eleanor Roosevelt)等傑出人士後,卡內基創立了世上第一個「克服焦慮實驗室」,進行長達5年的研究。
最終,他歸結出3個克服焦慮的核心觀念。第一,每個人都應該「活在今天的方格中」,把每一天發揮得淋漓盡致,停止對未來杞人憂天。其次,面對焦慮時,永遠先思考「最壞的情況是什麼?」做為判斷準心。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點:「過度焦慮只會危害你的健康,別無益處」。卡內基甚至引述諾貝爾醫學獎得主艾力克斯‧卡瑞爾(Alexis Carrel)的名言:「無法管理焦慮的企業主管,往往英年早逝」,做為最有力的佐證。
除了理論觀點,他更進一步整理出31名學員的真實故事,並從中歸納「焦慮來襲」時應採取的4個步驟,提供讀者參考。
Step 1 善用「衡量問題3階段」
卡內基強調,面對焦慮的唯一良方,是透過3個階段來衡量你的問題,循序漸進,方能直搗問題核心:
●收集事實
曾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務長的赫伯特‧霍克斯(Herbert Hawkes)曾指出:「困惑才是焦慮的主因」。他舉例,如果他得在下星期二的下午3點面對一個問題,那麼在下星期二之前,他絕對拒絕嘗試做出任何決定。這段期間,他會集中精力,去收集所有相關的事實,但不做額外的設想,更不讓自己操心。
「當我收集到足夠的事實時,通常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霍克斯指出。
如果連實際狀況都弄不清楚,想解決問題無疑是天方夜譚。但切記,收集事實需以客觀、公正的角度進行,即使是你厭惡、不想面對的事實,也要一併納入考量,才能同時看見正、反雙方的立場。
●衡量事實
卡內基指出,在收集完所有事實,並將它們依序寫下來後,他會在另一張紙上寫下兩個問題:「我在焦慮什麼?」以及「我能做什麼?」
舉例來說,如果你最焦慮的是「被主管詢問工作進度為何不如預期」,可以繼續往下思考,擬定出幾種回應方式,如:找藉口推卸責任(可能反而被痛罵一頓?)、先把能做的部份做完(可能會耽誤一點時間,但總比沒做要好吧?)、或誠實反映自己的狀況(藉此把握機會,和主管溝通)。
擬定幾種策略,並設想可能導致的結果,可以幫助你找到最適當的做法。
●做出決定,立即採取行動
這是最重要的一條鐵律──除非你採取行動,否則分析再多的資料,也不過是浪費精力。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Cheers》152期】
相關文章推薦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