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在考慮工作時,首先必須思考是否符合自己的興趣、能力以及市場機會。分析清楚這三點後,還必須明白「因緣」,因為就算符合興趣,又有能力和市場機會,投入後未必能順利成功,但若瞭解凡事皆有「因緣」時,面對成敗,心情自然會淡定,「培養自己的心境,盡力去做,
【撰文/鄭少凡】
時機歹歹,面對22K的青年低薪就業環境,年輕人該如何選擇工作?而怎樣的工作才是好工作?好的機會又在哪裡?
Career就業情報職涯學院的專業職涯顧問徐柏園,曾經輔導過五百多位前來諮詢的民眾,從最小的國中畢業生到五、六十多歲的人都有。他常感慨,如果人們從小對職涯不能建立正確觀念的話,到年紀大了還是會很迷惘。
好工作來自「個人心態」
他建議年輕人首先得分辨清楚甚麼是「不可改變」和「可改變」的因素。
就他觀察,所謂「不可改變」的是大環境的變化,目前的趨勢是:一、學歷會持續貶值,而且貶值速度越來越快;二、產業變遷速度會越來越快,今天的熱門行業不一定是明天的熱門;三、未來就業市場會越來越強調每個人的個人特質。
而「可改變」的因素指的是個人的心態,調整健康的心態才能做出正確的職業選擇。
那麼甚麼是正確的職涯態度?
徐柏園解釋,首先,絕不可有一窩風、跟流行的心態,迷信熱門科系、熱門職業。他加重語氣說:「這是最糟的,必死!」另外,不要抱著臨時準備的心態,到了求職時才想怎麼辦,那是不管用的。
他建議,任何事情先不要用how(如何)和what(甚麼)來思考,而是問why(為甚麼)這個問題,例如:履歷如何寫?要找甚麼工作、求職時要穿甚麼服裝,這些都是how(如何)和what(甚麼)層面的問題。而why(為甚麼)的問題類似:為何要求職?人為何要工作?工作是不是自我實現?除了為了薪水外,是否也是為了對社會有貢獻?
徐柏園認為,一旦why(為甚麼)的問題搞清楚了,how(如何)和what(甚麼)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徐柏園談道,就好比一座冰山,一般人看到的都是水面上的冰山一角,如擁有的知識與能力,但水面下的部分,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水面下包括對自我的理解、自我特質、動機,這些才是一個人職涯中最重要的部分。這些想清楚了,選擇甚麼工作也就不是大問題了。徐柏園強調:「沒有所謂最好的工作,只有最適配的工作!」
好工作來自「堅持」
英國倫敦商會考試局台灣區首席代表、全球職場顧問公司總經理張祐康建議,年輕人在考慮工作時,首先必須思考是否符合自己的興趣、能力以及市場機會。分析清楚這三點後,還必須明白「因緣」,因為就算符合興趣,又有能力和市場機會,投入後未必能順利成功,但若瞭解凡事皆有「因緣」時,面對成敗,心情自然會淡定,「培養自己的心境,盡力去做,結果交給上天。」
而貫穿這四個因素最重要的主軸就是「堅持」,那是成功者的共同特點。要締造小成果之前會有小考驗,創造大成果之前會有大考驗。
張祐康表示,以上這五點不管是針對上班族還是新鮮人,都可以用來檢驗自己是否在正確的職涯道路上。
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的建議
卡內基大中華區負責人黑幼龍鼓勵年輕人,現在雖然起薪低,但可以一步步朝向興趣、能力、價值觀都能吻合的工作邁進。黑幼龍提到,現代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曾經被問到「我怎麼知道我工作的公司是一家好公司」時表示,如果在回答「你在現今的工作中能不能得到尊重」、「你現在的工作有沒有提供成長的機會」這兩個問題,你都能回答「是」的話,那就是好工作。黑幼龍說:「你看,管理大師在判斷是否是好工作時,都不是以薪資或是公司規模、名聲來判斷!」
「帽子大王」戴勝通很早就提出觀察和警告:「台灣的產業遲早會被大陸邊緣化。」雖然大趨勢不可擋,但他鼓勵年輕人真得創造自己被利用的價值,在學校期間與初入社會的前五年都是要抓緊學習的階段,然後「先就業再創業」。
戴勝通:現在是創業最好時期!
戴勝通語出驚人,提出了一個反向思考的方式:「就業和創業最好的時期就是現在!」他解釋,網路時代降低了創業的門檻,而且有了網路,學習甚麼都很快,「趕快學習把問題解決就好了,不要每天抱怨,現在是創意和資源整合的時代。」
先前投資海地失敗,戴勝通從頭開始,經營介紹民宿的雜誌和旅遊,並認真經營臉書粉絲團,現在粉絲有二十幾萬。「我是零元創業家!」他以自己的經歷鼓勵年輕人,「用創意和社會資源發揮以一當百的相乘效果,機會還是很多的!」
【完整內容請見《看雜誌》2013年6月號】
相關文章推薦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