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據美國企業領導力協會(Corporate Leadership Council)發表企業人力發展成效評估報告中顯示:企業內能產生績效的經理人,只有不到20%,也就是說,八成的經理人並無法為企業帶來效益與成長;只有10%至15%的事業群高階主管,覺得他們的能力和企業的策略相連結,也就是說,近九成的人認為自己的能力與企業策略的關聯性並不高,能力與策略無法聚焦,都耗費在無效益的事情上。

為了不讓高績效人才「缺貨」,企業必須有人才發展計畫(The Talent Development Plan),主要目的在於釐清、培育出優秀的人才,使其做好準備,以便在正確的職位上做正確的事,並且在正確的時間,幫助組織達成其在策略計畫中的正確目標。因此,企業必須針對願景目標,將人才有計畫地選用育留,從招募具潛力的人才開始,到結合公司目標與個人職涯發展,並加以培訓、歷練,隨時給予評量、評鑑,最後才能鍛鍊出一群驍勇善戰的作戰部隊。


連結人才與策略


人才發展讓企業的人才與策略結合在一起,戰線拉長,猶如下棋般,可以安排下三步如何走,而且氣要夠長,有人隨時可以接棒,接受新任務、新挑戰。


不做人才發展的企業,人才與策略像一盤散沙,經理人的能力無法做對的事,用在對的地方;也經不起市場上任何的風吹草動,如果競爭者來挖角,人才版圖馬上缺一塊。


在《打造領導力》(Grow your own leader)一書中,美商宏智國際顧問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威廉‧白翰姆(William C.Byham)指出,設計制度時,能力(Competencies)與人力資源功能連結性愈高,投資人才發展的回收就會愈大,包括與組織目標、績效管理、薪資、職涯發展、訓練發展需求評估與培訓計畫、接班計畫、徵選人才等。


知名管理學者瑞姆‧夏藍(Ram Charan)、斯蒂芬‧德羅特(Stephen Drotter)與詹姆士‧諾埃爾(James Noel)在所著的《The Leadership Pipeline》一書中也提到:企業在面臨全球化競爭與新經濟的問題,為了組織遠景,都變得更加迫切想要了解人才發展的捷徑。


建立人才攀升路徑


過去企業人才發展的態度著重在「找」,要是校園博覽會沒找到,後面就用挖角來補足,「但現在商業環境變遷更加劇烈,每天不斷有新業務產生,『找人』根本已不敷使用,由內部發展才是長遠之道,」趨勢科技大中華區總經理張偉欽說。


「『材』是人加上木頭,如果有木,證明那還未經雕琢,人要經過學習跟改造,『材』才可能成『才』,」中美和石油董事長陳朝威解釋道,並指出管理中的「管」,原意是管樂器,意思是要將聲音(人才)透過不同的音孔(發展),演奏出曼妙的音符。


夏藍等學者更精確地表示,為了基業長青,企業必須從內部構建、發展並保持一條高技能領導力的發展路徑。


他們為此提出的領導路徑模型(Leadership Pipeline Model),藉由解釋在領導人才發展的各個過渡階段,有關工作技能、時間管理以及工作價值的變化,來幫助企業構建一條未來人才的補給管線。


領導路徑模型起源於人力資源顧問沃爾特‧馬勒(Walter Mahler)於1970年代在奇異(GE)所做的研究。馬勒界定了成功走上不同層級上的領導人所需的各項變化,而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在接手新工作時,你認為什麼是最重要的?


個人工作者:全力發展自我管理


管理者在不同階段,提升能力和前程的個人因素大不相同,面臨向上的路徑,什麼是最重要的?聯想集團主席柳傳志說得傳神:初階幹部要有責任心、中階幹部要有上進心、高階幹部要有企圖心,短短三句話,言簡意賅。


對於初階員工的發展,企業應著重於教導員工「正確地握桿」,在工作技巧上,員工的專業是否足夠、熟練,能不能順暢地使用公司提供的「球桿」,遵循流程及規範,以及懂得在團隊內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要弄錯了揮桿方向,清楚公司價值,進而創造利益。


企業對員工的價值,此時也應對工作者在「管理自己」方面的表現加以評估,有的員工能力100分,但天天遲到早退;有的員工對工作滿口承諾,卻永沒有兌現的一天,企業應該對工作內涵建立務實的評核機制,由制度來培養員工對自我標準的要求。


初中階主管:管人比管自己重要


發展出有紀律、工作技能熟練、和同事和睦相處的員工,企業就此一勞永逸嗎?新光金控人力資源部協理蘇啟榮認為,一旦工作者被拔擢成為管理者的角色,他在人、事、物各方面的管理能力都必須更上一層樓,特別在溝通能力方面。


成為管理者,與個別工作者在角色與功能上最大的不同是:管理者的工作技巧,應該跳脫自我,做好所屬單位規劃、人員分派與職務設計的工作。


第一線主管在人才發展路徑上升時,遇到的第一個關鍵轉折點(passage),就是學會管理自己之外的人、事(manage other),此時若沒有得到協助,是有可能會轉不過去,變成人升上去了,但能力還沒準備好。


此外,在時間分配上,主管的時間也不屬於自己,而是應該花在關照別人(部屬、上司、客戶)上;在工作價值上,則是藉由成就部屬,進而達成部門的成就。


高階主管:培養大格局能力


高階經理人管的是生意(Business)與整個集團(group),企業應著重於提升事業群經理人大格局的規劃能力,以及讓一位CEO具備塑造企業文化、建立組織一致目標與共識的能力。


享譽全美企業界的CEO顧問馬歇爾‧葛史密斯(Marshall Goldsmith)在《UP學》(What Got You Here Won't Get You There)一書中形容絕妙,他說發展企業層峰級的領導者,除了引領風範,更重要的是,要學習如何拿到「整手好牌」。


企業主應當培養人才學習去雇用最棒的人,而不是將就還可以的人,具體的做法是,學習為談判做好功課,而不是邊走編瞧,因為企業需要的高階領導人不在於他們能克服多大的困難和挑戰,而是如何避掉高風險、低報酬的狀況,全力增大他們的贏面。


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說過:「我所遇到半數以上的領導者根本不需要學習做什麼,而是需要學習不要做什麼。」這就像奇異董事會不擔心威爾許讓公司獲利的能力,而是擔心他是否能做得像個執行長,像個拿了一手好牌的執行長。


(本文摘自4月號管理雜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黃佳興 的頭像
    黃佳興

    佳興成長營 - 業務員最愛的華人影音平台

    黃佳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