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年我在私募基金工作,常被認為「手握重金」。因此,我得以在還算年輕時,便接觸到不同的大企業老闆,參與合作的探討。

記得有一次,我到亞洲某國,與該國首富會面。在通關的禮遇後,我們入住他擁有的旅館,並在該旅館的頂樓搭上私人直昇機,視察他的產業,然後,與該首富和他的幕僚開了一下午的會。

那天會議結束後,我有了一種困惑的感覺:那位傳奇性的首富,並沒有讓我留下聰明絕頂、英明神武的印象;相反地,我只覺得他和藹可親、興趣廣泛,分析與決策反而由幕僚負責。一個疑問不禁在我心裡油然而起:如果他不是個極端聰明的人,為什麼他有這麼大的成就?

這個疑惑在那天一直困擾著我,然而,當晚入睡前,靈光一閃,我有了答案:就算他的才智不特別傑出,那又如何?他有數以萬計的員工、數以萬計個腦袋,只要他能塑造出一種環境,讓這麼多個腦袋,為他的目標出謀劃策、竭盡所能,他的事業與成就,當然能夠蒸蒸日上,他自然成為傳奇性的人物。

美國的白手起家鉅子與大慈善家洛克斐勒說:「這個世界有兩種聰明人:一是善用自己頭腦的聰明人,如學者、藝術家、發明家;二是善用別人頭腦的聰明人,如領導者、政治家、經營者。」回顧歷史,我們會發現除了少數因劃時代理論創作的影響屬於第一種聰明人(如牛頓、馬克思、達文西等),在現實層面上,推動與影響人們生活方式與實際行為的(如引領政局、成就事業),多屬第二種聰明人。就這種領導人而言,他們本身的聰明才智,並不是致勝的關鍵;能否知人、用人,才是建功立業的根本之道。

歷史上才智平庸,卻因擅於用人而扭轉局面,最明顯的例子之一,當屬劉備以47歲的「皇叔」之尊,三顧茅廬,請出27歲的諸葛亮。從此結束了他20多年翻翻滾滾、屢戰屢敗、四處寄人籬下的命運,並進而三分天下,建立蜀漢政權。劉備還成功地讓諸葛亮這個「超級頭腦」,在自己死後,為不成材的兒子阿斗所用,直到諸葛亮「死而後已」。從這個觀點來看,在善用別人頭腦的聰明人之中,劉備應屬佼佼者。

那麼,自認聰明絕頂者,是否就不須別人的頭腦呢?常見許多聰明能幹的人,因自認高人一等,動輒打斷別人意見,然後以自己過往的經驗,或自以為是的邏輯,反過來訓人一頓。在這種時候,我常想起天縱英明的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18歲時,就洞察局勢,勸進父親李淵起義。隨後他以弱冠之年領軍東征西討,屢屢以劣勢兵力出生入死、連戰皆捷,親身打下了唐朝絕大多數的開國領土,論謀略、果斷、英勇、勳業,可說曠世少有。然而,在他27歲成為皇帝,取得至高無上權力之後,卻極度克制自我,苦心鼓勵下屬臣子直言批評,甚至讓他們當眾指責自己。

就因有這樣的氣度,與對「別人頭腦」的重視,唐太宗成了歷史上少見的明君,也使大唐盛世成為當時世界的重心。唐太宗,可說是既善用自己,又能善用別人頭腦的極端聰明人。

其實,自身才智傑出者,仍汲汲求取別人的聰明智識,往往並不代表自認不如別人。就這種人而言,與別人比較已不具太大意義,他們的驅動力來自強烈的自我進取,並能以深刻的自省,壓制過往成就所帶來的自我膨脹及他人吹捧;並進一步期望,透過別人的才智與督促,使明日之我,勝過今日之我。這種人,往往締造了長遠而重大的成就,並能開創豐富而進取的人生。

自己的腦袋再好,只有一個;但別人的腦袋,若能善用,動輒有成千上百個。所以,不管自己的腦袋如何,千萬記住:別人的腦袋比較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佳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