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吉利控股集團正式入主沃爾沃(Volvo),創中國首家汽車業成功併購歐美汽車品牌之舉。而總裁楊健,不只是這樁跨國婚姻的見證人,更是吉利集團轉型成長的重要支柱。


十二月的杭州,儘管時序入冬,但位於錢塘江不遠處的浙江吉利控股集團總部,卻感受不到一絲冷冽,忙進忙出的員工、絡繹不絕的訪客,讓這裡熱鬧異常。因為,堪稱中國大陸企業界今年最受矚目的跨國購併案,就發生在它們身上。那就是吉利買下了擁有八十年歷史的沃爾沃(Volvo,台灣稱富豪汽車)車廠百分之百股權,也是中國第一家汽車業成功併購歐美汽車品牌的案例。


今年三月二十八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與福特汽車集團簽署了沃爾沃的最終股權收購協議,吉利宣布正式入主沃爾沃,成為這家已有八十年歷史的瑞典國寶汽車品牌老闆。


但當時,中國大陸汽車業界和媒體界卻並不怎麼看好這樁聯姻。除了不斷有人說吉利用十八億美金的價格買沃爾沃「買貴了」之外,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與瑞典經營團隊意見紛歧的傳言,也從沒停過。


直到八月,購併日生效不久,吉利用實際行動證明它買下沃爾沃以來,已經讓沃爾沃在中國市場銷量增長了一○八%,甚至讓沃爾沃單月出現獲利,才終於確立了吉利是中國大陸汽車業首家跨國企業的地位。


「其實吉利和沃爾沃的溝通始終都很順暢,」對於外界紛紛擾擾的傳言,浙江吉利控股集團總裁楊健用他一貫的平穩語調說。


楊健解釋,吉利對於買下沃爾沃後的經營方針很明確,就是「吉利是吉利、沃爾沃是沃爾沃」。他說,就如同李書福在會見瑞典國王時所說的,沃爾沃過去是「工程師文化」掛帥,過度追求產品本身,而沒有顧及市場,導致沃爾沃走向一種困境,「但現在的團隊,已經不是這種思想了,」楊健說,沃爾沃現任總裁很認同吉利觀點,也有共同的中國市場戰略。


楊健透露,吉利現在一方面對沃爾沃經營團隊充分授權,一方面則是全力協助沃爾沃開拓中國市場,並協助在成都設廠。他強調,吉利要實踐沃爾沃的「雙零雙強」計劃,也就是零傷亡、零污染之外,還要追求沃爾沃的強大競爭力和強勁企業生命力。


「當然,未來吉利對於沃爾沃知識產權的分享,那也是肯定的,」楊健補充,在各自運作但資源分享的情況下,吉利未來肯定在沃爾沃最擅長的安全與節能上有革命性的躍進,而這都是在不傷及沃爾沃豪華車品牌的前提下進行。


推動資訊化不遺餘力


提起吉利汽車,外界第一個想到多半就是吉利汽車的創辦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這位當年的照相館老闆,從做冰箱起家,一路做到摩托車,現在則是中國最大的民營車廠。因為總是敢說敢做,所以中國大陸汽車業界和媒體愛用「狂人」來形容李書福。而支持這位「狂人」能說到做到、狂而不張的是與李書福一起創業打拼的「四大金剛」,分別是以楊健為首,加上三位現任吉利副總裁安聰慧、顧偉明、劉金良。


能在中國民營企業崛起時代闖下江山的人物,肯定能力非常,對身為「四大金剛」之首的楊健來說,特別如此。一直以來在吉利集團中扮演著內斂但又不失執行魄力的楊健,正因為所擁有的「賢內助」角色,讓他在吉利集團內僅次於李書福的「第二把手」位置始終穩固。


「幾乎很少在媒體露臉,但所有決策都會經過他,」吉利集團一位高階幹部形容楊健。吉利高階主管也表示,現在的吉利是一個團隊領導,而不只是個人英雄。


儘管楊健是在李書福創辦吉利十年後才加入,但因為自身當過老闆,他對於盱衡產業局勢特別拿手。從剛進入吉利時的辦公室主任幹起,楊健很快就被李書福賦予創建信息部的大任。


楊健回憶,在當時電腦還未發達的時代,他主要的工作就是企業情報的蒐集及競爭對手的分析,後來隨著資訊科技的發達,他也開始著手公司的資訊化。「吉利現在的信息化(資訊化)雛形就是我們那時候建立的,」不愛細數自己戰功的楊健,難得透露他的貢獻。


吉利目前的資訊化在中國汽車業很具代表性。一位吉利的維修服務廠員工就指著廠內的監視器鏡頭說,吉利很早就在全中國所有的經銷商、維修廠,都建有與總部即時連線的監控系統,因此,總部可隨時隨地知悉各地的銷售和服務現況。


楊健也是吉利售後服務觀念的建立者。楊健說,早在吉利銷售摩托車時期,他就建立了一支擁有二十多台車的即時道路救援車隊,並創建吉利的「一一○」即時維修熱線。因為首創業界的售後服務體系,楊健說,當年吉利的摩托車熱賣,就是因為獨到的售後服務。甚至售後服務所賣出的摩托車零配件獲利,就足夠支應當時整間公司的所有開銷。


大破大立的執行力


見證楊健的執行力,最關鍵的還是在二○○七年吉利的戰略轉型那時。「如果沒有○七年的轉折,吉利也沒有今天,」提起三年前吉利那場關鍵的企業轉型,個性沈穩的楊健,語氣也不禁激動起來。


原來,以廉價車和小車起家的吉利,從二○○○年後,就一路順遂,每年的銷售量甚至還常呈現倍數增長。但到了二○○七年,吉利的低價策略開始碰壁,市面也出現許多對吉利汽車品質與安全的質疑,銷售因此首度出現停滯,加上當時中共政府祭出宏觀調控,李書福決定必須徹底轉型。


決策既定,剩下的就是執行了。楊健回憶,當時吉利決定從「造老百姓買得起的好車」,改成「造最安全、最潔能、最環保的好車」後,雖然表面上看似宗旨的改變,但其實背後隱含很深的戰略意義。他說,也就是從技術上,從品質上,和各種理念上,都要有所改變。


楊健的執行手段,出人預料的大膽。在他帶頭下,包括浙江臨海、寧波、上海等幾個工廠,楊健通通帶著推土機去剷平,甚至將大部份的老舊設備也通通拆除丟棄,「吉利那次帶著壯士斷腕的決心所做的變革,是影響到它能有今天局面的關鍵,」和吉利合作,在台灣銷售吉利熱門車款「熊貓車」的酷比總經理許國興觀察,若不是有楊健這樣的執行魄力,一般企業很難做到這麼貫徹的「斷草除根」。


在這次吉利內部所謂的「戰略轉型」中,吉利果真將過去所熱賣的車款全部停掉,痛下決心發展造車和量產技術,楊健說,所以這段期間儘管遇上全球金融海嘯,吉利反而如浴火鳳凰,現在吉利旗下新創的三大品牌「全球鷹」、「英倫」、「帝豪」全都深獲中國大陸消費者的認同,新生產線下的新車款熱賣到不行。


沒有問題是壞事


的確,走進吉利位於寧波的生產基地,在新車發貨區廣場上,大型拖板車一輛接著一輛鬧哄哄地在等候著提車,每位司機的目光都焦急著望著同一方向,就是整車組裝工廠的出口天橋。在那兒,每三分鐘就有一輛吉利旗下「帝豪」品牌的最新款一千八百CC轎車出廠駛來,那頭才剛下線,這頭已經開上拖車,因為全中國各地吉利經銷商手上的訂單都已經滿到明年,這會兒全都在巴望著這批新車的到來。


走進車間一看更熱鬧,全新的設備與企業文化也在發酵。在不落地整車組裝流水線旁,除了先進的夾具機器手臂不停運轉外,一批密密麻麻的點焊螞蟻雄兵也忙到沒時間抬頭,牆壁上,則是寫著吉利改革後全新的工作態度、也就是吉利最著名的企業文化──「問題文化」標語:「發現問題是好事、掩蓋問題是蠢事、解決問題是大事、沒有問題是壞事。」


楊健透露,自從鼓勵員工發現問題、並在「出大主意給小獎,出小主意給大獎」的前提下鼓勵提案後,今年光是寧波工廠,員工的提案就有九萬多條,每條提案獎金從五十元到一百元不等,「每個月發出的提案獎金就上百萬(人民幣),」對於轉型後的現狀,楊健很滿意。


回首十年前,吉利汽車才剛開始在汽車業起步,在以外資和國營企業合資的車廠為主的中國市場中,從二○○○年不過二萬輛的銷量,到今年,吉利汽車在中國的總銷量已突破四十萬輛。


國際化成績也捷報頻傳。從成功入股英國錳銅企業超過五○%股份,成為這家英國古老計程車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到購併澳洲一家世界知名的汽車變速箱專業製造廠DSI。到現在,更將瑞典國寶汽車品牌都納入麾下。「估計到二○一一年,也就是明年,沃爾沃就可以實現全年盈利的目標了,」在目前還身兼「沃爾沃吉利對話與合作委員會」九人小組成員的楊健口中,除了浙江人一貫的柔軟聲調外,更聽到了一股堅定的意味。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


創辦人兼董事長:李書福


總裁:楊健


成立時間:一九八六年


員工人數:一萬四千人(不含海外關係企業英國錳銅,及子公司澳洲DSI、瑞典Volvo


二○○九年營收:140.69億元(人民幣)


二○○九年獲利:11.82億元(人民幣)


二○一○年銷售量:約四十萬輛


集團旗下汽車品牌:帝豪、全球鷹、英倫、Volvo


 


 


相關文章推薦


 佳興新處心情(影音)


 挑戰不可能-靜美


 永遠最熱情的小太陽-明莉經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黃佳興 的頭像
    黃佳興

    佳興成長營 - 業務員最愛的華人影音平台

    黃佳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