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你是否覺得自己只能與某種人溝通?從9型人格出發,認識自己是哪一型,知道如何與不同型的人相處,讓這9型人在第一時間走進你的人脈地圖。


人生,若是一部電視影集,身為編劇的你,會怎麼安排每集60 分鐘的劇情?不論情節要出現轉折,或是埋下高潮伏筆,1 小時中的25 分鐘到40分鐘絕對是黃金時段。


25 歲到40 歲的人生如同這個道理。主角與其他人物的關係牽動劇情走向,人生劇場裡,你與別人的互動,也會寫出不同的劇情。有句話說:「 30歲前,跟對人;30 歲後,人要做對事;40 歲後,做人最重要。」如果你想創造人生劇場的收視高峰,就必須在25 歲到40 歲的黃金時段,建立好你與別人的關係,也就是人脈。


「喜歡交朋友的人是有意思的, 主動走出去,多交各行各業的朋友, 你會看到不同的風景,」王偉忠建議,年輕人不要用主觀判斷朋友,交一些自己認為不喜歡的人,「搞不好人家沒有那麼不喜歡你,你覺得很好的朋友,搞不好沒有那麼好。」


人脈有價值的人脈


所幸,身處社群網路時代,創造人脈比過去容易的多了。想認識的名人,透過facebook、Plurk、Twitter、微博就能互動;朋友的「朋友們」不用介紹人,也能成為麻吉;宅男宅女窩在家,依然能廣結善緣,交遍五湖四海,隨時隨地來場線上派對⋯⋯,基本上,一個人交朋友的速度不輸給團購網的秒殺。


只不過,友情就像愛情一樣,開始面臨速食化的問題。如同戀愛的人會問真愛在哪,眾多聯絡人裡,誰才是真朋友?或許,有人會說管他真假,朋友交久了就成真,但事實並非如此。


最簡單的例子,很多人擁有廣大的人脈網絡,逢年過節必定送上溫暖的問候,可是,卻常在需要人「罩」時,發現手頭人脈無法助己一臂之力,重量級人物的名片是英雄無用武之地,這是為什麼?


原因在於大多數人只會創造人脈,卻沒經營出「價值人脈」。造成人脈無限,價值有限。


根據日本一項針對專業人士的研究,只有9.2% 的人在公司與學校之外,懂得積極建立人脈。


價值人脈,不只要對方認識你,更要進階到認同你、信任你,甚至願意提供關鍵時刻的建言或協助。「不是認識的人多,就有人脈,要有交情,人家才願意幫助你,」各大企業人脈管理講師楊舜仁形容。


別以為Web3.0 時代,臉書上一秒鐘就可以call 到你的朋友,所以你的人脈網就可以進入無所不在的強連結,某些程度,社群網站擴展而來的人際關係,像滴到水面的油,隨著數量(水面)的擴展,油愈來愈薄,最後破掉,「 忙了半天,都只是普通朋友。」


漏斗法篩選價值人脈


facebook 上的朋友,不等同會幫你搬家的朋友,也不代表會在關鍵時刻,伸出援手,背後挺你的盟友,或者願意適時指點,給你當頭棒喝的貴人。


在愈來愈多的虛擬人脈工具盛行時,經營價值人脈,你更要懂得虛實整合。


根據哈佛大學調查,傑出人才會花時間與能幫助他們的關鍵人物培養良好關係,使得他們面臨問題時,能夠化險為夷。


關鍵人物就是價值人脈的核心,關係著人生劇場的劇情發展。你可以用漏斗法篩選出關鍵人物名單。


請注意,篩選條件不是依照對方的職稱與工作來判斷。人脈經營達人、陸保科技行銷執行長沈寶仁指出,早期他也是以這種觀念來判斷,有用的才建檔,其他的就用橡皮筋綑起來,放在一邊,多年經驗下來,往往發生價值的人脈,反而都是當初被橡皮筋綑在一旁的那些人。


IBM 工商事業群總經理劉鏡清是目前IBM 最快從業務升上總經理的人。他篩選關鍵人脈的條件不現實,反而是對方的未來潛力,不錦上添花,要雪中送炭。只要聽到哪位朋友失意,他會在第一時間約對方吃飯,加油打氣,「通常這樣才會交得最深、最久。」因為如此,他在職場上獲得不少「挺」他到底的企業老總。




35 歲前 價值人脈就定位



如果想在40 歲後的人生劇場,攀登高峰,最好能在35 歲前,建立你的價值人脈。


這裡,最重要是30 歲前千萬不要急著收割人脈。太目的導向的建立人脈,常常在關鍵時刻找不到真正願意伸手的貴人。


有需要才急著建立人脈,反而會一無所獲,這跟心急的銷售員一樣,明顯透露出意圖,對方會心生戒心,想要進一步建立深厚關係,就會變得困難。


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說,人會過度低估1年內所能做的事,卻嚴重低估未來5年內所能完成的事。價值人脈需要時間經營,互信互惠是一切的基礎,別小看那中間的信任關係,他常常就是你關鍵時刻出現的貴人。


構築價值人脈,第1 步不能以利益為標準篩選貴人,思考你想獲得什麼、想變成什麼樣的人,也就是設定好人生劇場的劇情大綱之後,才能知道需要哪些劇中人物,評估現在的人脈可以達成哪些,還欠缺哪些角色。


2 步,繪製劇中人物關係表,建立你與別人的關係。其實,好的人脈網絡會像捷運路線圖,每個車站就像一個個關鍵人物,串起整張價值人脈地圖。


為了可以四通八達,這張地圖要包含4 條路線。


路線1:連接公司內部人脈的環狀線


身在職場的每個人都應該跟公司內的其他部門建立良好的關係。信義企業集團人資長黃慧珠回顧她的職場人生,覺得過去太過偏重外部人脈,很少參加公司同事活動,忽略經營內部人脈,「尤其是工作相關的部門,能更事半功倍,像sales team 就要與service team維持好關係。」


路線2:認識不同公司、年齡資歷相近同業朋友的東西線


這種人脈彼此可以互相交換產業訊息,可以拓展工作領域,共享對工作有助益的資訊,由於年齡資歷相近,更是出社會之後,容易結交為好友的價值人脈。


路線3:建立網狀系統的轉運站


轉運站本身就是人脈王,各種資訊與人際交流都會匯聚到他那裡,就像台北車站是高鐵、台鐵、捷運各線的轉運站。這樣的人通常是30 世代的前輩或具社會名望之人,格局與視野大,很多時候是最好的人生導師。「我很建議,年輕人要多交比自己年長、位階高的朋友,才知道如何向上提升,」劉鏡清說。


路線4:拓展公司以外人脈的南北支線,包含親朋好友


很多人往往只注重專業人脈的經營,事實上,人生與事業要雙贏,不能只侷限專業領域,而是要建立如同儕、親朋好友、同好社團等多元化人脈。根據心理學者研究,當人們在組織中往上走時,會疏於維護多元化人脈,個人會變得比較孤立,長期看來,孤立有致命的危機,試著回想,你是不是因工作忙碌,久久才跟家人好好吃頓飯?多數人常忽略與親密家人的連結價值。


4 條路線都要在有需要前,紮實建立互信的長期關係,只要如此,不用特別要求,到了某個時間點,他們自然就會為你介紹重要人物,或者提供情報與機會。


Web3.0 個人品牌愈來愈有價值


3 步是善用社群力量,建立個人品牌。最新Kelly全球勞動力指數指出,社交網路改變全球求職者,facebook、LinkedIn 分別被33% 和32% 的受訪者列為求職首選。好萊塢的經典名言也被Web3.0 時代改寫了!以前,一個人能否成功,不在於你知道什麼,而在於你認識誰,如今,一個人能否成功,不在於你認識誰,而是被誰認識。


「被誰認識」就是把自己變成有料的個人品牌,當你變成被追隨的某領域教主後,網路就會替你發聲,粉絲自動聚焦。30 多歲的台灣網路創投新教主林之晨就是一例。他透過facebook、WordPress、微博分享網路、創業的觀點,建立「MR. JAMIE」個人品牌,現在天天有人主動上門,尋求合作機會,其中不乏國內外重量級人物。最後第4步,用標靶法列出20% 核心人脈、5% 深交人脈(詳見圖3)。射箭選手的標靶是愈接近紅心的分數愈高,因為每人的時間、精力有限,你必須把主要心力放在20% 核心人脈與5% 深交人脈的經營上,他們就像第一男女配角,是劇情發展主線的關係人。除了虛擬互動,還必須有實體聚會,加深交情。


嗶嗶!不要毀掉人脈


社群網站改寫人脈定義,使得創造人脈變成簡單的選擇題,想要就唾手可得,經營價值人脈反而更應該去思考如何不毀掉人脈。


宅女小紅的部落格開張3 年,點閱率高達2700 萬人次,「我不毀掉人脈,就是在經營,」她說,網路發音沒有音調,容易被誤會,千萬不要開無聊玩笑、有目的性的刻意巴結,反而得罪別人,不知不覺就毀掉人脈。


有人說,朋友是用心結交,人脈是用腦維繫,價值人脈要「心腦並用」,若帶著打算盤,想從對方身上獲得好處的圖利心態交朋友,就像拿大刀直接砍掉人脈。


如何跟關鍵人物維持適當的黏度與溫度?怎樣構築真正的價值人脈,幫自己鍍金?


30》雜誌為大家從專業人脈、虛擬人脈、實體社群、個人品牌、內向者輕鬆人脈術,全方位解析創造價值人脈之道,建議你先透過人脈商數自我檢測,了解自己。


你可以跟著信義人資長黃慧珠找到職場的「諸葛亮」型人脈,跟著南山人壽超級業務員孫柏年學「知心」人脈,跟著網路創投新教主林之晨學「信任」人脈,或和宅女小紅學「不毀」人脈心法,讓你一次看懂真正的人脈經營心法。


有人就有問題,即使你已經對人脈得心應手,但你是否覺得自己只能與某種類型的人溝通? 9 型人格,是價值人脈的進階版,你如何不用屈就,一樣能敲開各類型人的心門,第42 頁有詳細的評量和測驗。歡迎與我們一同深入研究價值人脈養成術,讓每個人的人生劇場能成為黃金檔。


 


【完整內容請見《30雜誌》5月號;】


 


 


相關文章推薦


動一動就有好心情-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影音)


 陳文茜專訪鳳凰衛視電視台董事長-劉長樂(影音)


思考致富-佳興文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黃佳興 的頭像
    黃佳興

    佳興成長營 - 業務員最愛的華人影音平台

    黃佳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