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投信總經理張錫,進入金融業的時間較晚,但升遷速度相當快,工作職涯中有一大段時間,許多部屬都比他還年長,他是如何掌握領導統御的訣竅,在職場中步步高升呢?
【文/陳文瀾】
在台灣眾多投信高階經理人中,年方46歲的國泰投信總經理張錫,近年來聲譽鵠起,其對台股大盤、產業的觀察與預測,已與其他知名財經專家平起平坐;在其帶領下,國泰投信規模、績效,已從投信界的中段班躍升至前段班,套用他自己的形容,「即將從3A升至大聯盟,未來對手將是國際大型金融機構。」
然而,其職涯發展與同儕相較,張錫進入金融業的時間雖較晚,但卻後來居上。原因在於,早年較少理工學院畢業生投入金融業,出身東海大學工業工程系的張錫,只能先到鋼鐵業任職,在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後,金融業亟需鋼鐵業研究人員,才得以轉入金融業;但在40歲時,張錫便已獲國泰集團延攬擔任現職。
第一堂課:強化專業能力
而40歲之前,張錫已先後任職群益投信資產管理部協理、ING彰銀安泰投信投資長,升遷速度相當快。張錫略帶靦腆地說,職涯中有一大段時間,部屬中有許多人比他還年長,起初感覺頗為惶恐,不過在掌握領導、統御的訣竅後,目前已是最受推崇的金融界主管之一。
「想要具備或提升領導力,第一堂課就是得強化專業能力,否則便難以服人。」張錫直言,年輕上班族與其成天夢想出人頭地,還不如扎扎實實鍛鍊專業能力,只要闖蕩出一番成績,應該就可獲得升遷機會;但專業能力卓越超群,不見得就會獲得拔擢,或是位好主管,「第二堂課則是,身段要柔軟,學經歷愈好,愈要如此。」
第二堂課:身段要柔軟
在金融業,不少員工都頂著國內外知名大學的學歷,雖然起步較他人順遂,但之後卻不見得可扶搖直上。張錫分析,關鍵便在於人和,許多頂尖大學畢業生自視甚高、一身傲氣,或許可獨善其身,但卻無法帶領團隊;而愈來愈多理工學院畢業生轉投金融業,職涯最大關卡通常並非得從後追趕同儕的財經知識,而是不善與人溝通,對他們而言,職場中難免存在適應的問題。
不過,對大多數自幼便一路順遂的天子驕子來說,身段柔軟總是知易行難,學習謙和、與人為善,有時還被批評矯作;而理工學院畢業生說話通常直來直往,不懂得因時、因人、因地變通,常常得罪了人,卻不自知。但無論被認為自視甚高,或只懂說理、不懂得與人相處,職涯都會遭遇瓶頸。
張錫建議後進,如果未來想成為主管,在大學時代,可多參加救助、服務弱勢族群的社團。根據他個人的經驗與多年的觀察,張錫發現,無論是如何心高氣傲的優等生,在多接觸弱勢族群後,「百煉鋼也會變成繞指柔」,肢體、語言都會變得柔和;理工學院學生也會學到如何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
即使如願獲得升遷機會,張錫認為,在心態上,絕不能自視為「老闆」,要將團隊成員視為「夥伴」,而非「部下」、「屬下」,而在做事時,要身先士卒,而非冷眼旁觀,或只動口不動手,否則都無法達到「帶人先帶心」的境界。
第三堂課:懂得分配的藝術
「第三堂課則是分配的藝術;好主管與壞主管的差別,就在於此。」張錫略帶微笑地說,主管最重要的任務,在於讓所有團隊成員都可適才適所,沒有人被放在錯誤的位置上,團隊才能發揮最大戰力,「如果每個人都可做自己喜歡的事,那麼就不會覺得工作很辛苦,內鬥也不容易發生。」
「分配的藝術也包括分享,一個好主管要勇於承擔壓力,分享資源與榮耀,以公平原則對待團隊成員。」張錫分析,大多數基層員工對上司的抱怨,不外乎「沒有肩膀」、自私自利,想當主管的人必須體悟,對於團隊成績的優劣,都必須概括承受,如果只顧著攬功,而將過錯歸諸他人,團隊終將離心離德。
只是,在大多數團隊就像一個班級,總會有令人傷透腦筋的「壞學生」,甚至拖累整個團隊的士氣與向心力;張錫相信,大多數的「壞學生」皆有其可用之處,只要「擺對位置」,並多溝通、多鼓勵,也可發揮其才華,甚至銳變成團隊的中流砥柱,「但若是屢勸不聽,便要考慮請他離開!」
張錫也認為,主管偶而可與團隊成員從事「課外活動」,可緩和彼此之間的緊張關係,還可增加團隊情感、默契。在大學時曾擔任國術社社長的他,每星期二晚上,都在辦公室義務指導同仁練打太極拳,不少員工改善了肥胖、膽固醇過高的老毛病,對他也更由衷的佩服,甚至吸引國泰集團其他員工慕名而來。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相關文章推薦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