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微信在2 年內用戶數突破3 億,LINE 更是在短短574 天吸引1 億用戶,比facebook 更傳奇。《華爾街日報》更指出,這些即時通訊軟體正搶走了臉書的最大資產。
【文╱洪嘉蓮;攝影╱張志成】
最新行銷公式:B 2C>B2B,User 最大
別再含混的以為社群媒體都是一個樣。馬克.佐克柏一夜崛起的臉書facebook 最近遇上了勁敵,路透新聞說:「臉書在行動市場將面臨來自亞洲的強烈競爭,」意指的是中國的微信(WeChat),和來自韓國卻在日本崛起的LINE。的確,微信在2 年內用戶數突破3 億,LINE 更是在短短574 天吸引1 億用戶,比facebook 更傳奇。《華爾街日報》更指出,這些即時通訊軟體正搶走了臉書的最大資產。
這裡,你必須重新認識這兩個字:社群媒體「強連結」與「弱連結」。六度分隔理論雖然開啟了facebook傳奇,但是沒什麼目的性的淺碟式泛泛之交,就是屬於「弱連結」;而與家人朋友圈形成的即時通訊「強連結」LINE 相較,已明顯形成不同的兩大陣營。根據市調公司創市際研究,LINE 已是台灣使用率最高的App,約8 成使用者至少每週使用一次,前10名的應用程式App 中,有4項為即時通訊類軟體,平均每月使用212 分鐘在訊息溝通上,可見行動使用者對於「訊息」的功能最為依賴。
而剛完成的2013「《30》Young 世代品牌大調查」,首次調查的App 軟體類「最愛使用」品牌,facebook與LINE之間,兩者僅差距0.6%,而「最想擁有」品牌LINE 則超越facebook 掄元,成為年輕人行動通訊工具首選。
LINE台灣區副總經理陶韻智分析,這是強連結與弱連結不同效應的顯現,因為台灣對新事物接受度高,加上人口密集,智慧型手機持有率高,連帶引發強烈溝通需求。
LINE 改寫行銷公式B 2C > B2B:強連結的精準行銷
手機的e-mail 通知響了,你可能不會想看,那可能是老闆或陌生人寄來的,但LINE 響了,一定會非常想看,因為那是你朋友在對你說話,「LINE 的每一條關係線必須是真實的,」陶韻智表示,LINE,代表了強連結的呼喚。
光是成為使用者可信賴的溝通管道還不夠,LINE的可愛貼圖行銷,將「個性化」的特點發揮得淋漓盡致。LINE 的4 大明星代言人,包括「熊大」、「兔兔」、「饅頭人」、「詹姆士」,都來自於超人氣貼圖,這些貼圖人物都有著鮮明的個性,一個圖像代表千言萬語,不再只是選擇開心或生氣,而是喜極而泣或火冒三丈的分別,不同層次的表達,精準傳遞當下情緒。
LINE在短短2 年內即開始獲利,主因是LINE 靈活的商業行銷模式,相較於facebook 與Google 仰賴單一廣告營收,LINE 的營收來源包括:遊戲、貼圖與廣告。從行銷角度分析,比較兩者用戶數,facebook 擁有10 億用戶,LINE 則有1 億, 以訊息價值而言,facebook 可能有5 成左右的資訊是你不在乎的,但LINE 上的訊息100%是所有用戶關心的,成為高效精準行銷的管道。
其實不只「強連結」與「弱連結」的不同,LINE 的深層朋友關係,也正快速改寫廣告企業主(B1)—媒體(B2)—消費者(C)原本的三角關係。原本的遊戲規則是廣告企業主與媒體共同行銷給第三方消費者,但現在公式改變了,強連結的社群媒體(B2) 與消費者(C)站在同一戰線,接收廣告企業主(B1)的訊息。
例如,去年11 月,富邦銀行在LINE 設立官方帳號,使用者只要加入富邦銀行為好友,便可得到「富邦小財神」貼圖,LINE(B2)替廣告主富邦(B1)要傳遞的訊息,但是發送後,打不打開「富邦小財神」貼圖,完全由消費者(C)決定。
陶韻智表示,就是因為強連結的精準行銷,讓LINE可以有能力改寫行銷公式:B 2C>B2B。「 只要User好,一切就好。」LINE 顛覆了長久以來兩個B 恆大的行銷市場,透露強連結力量所帶來的新行銷模式,顛覆了既有的市場規則,回到USER 最大的初衷。
「LINE」是人與人之間的線
各取所需的社交型態社群網絡的概念來自於人與人之間「無形的線」,在設計上,LINE 名單會是出現在通訊錄上的人,相較於半開放式的facebook,LINE 是一個相對封閉、沒有雜訊的親密溝通空間,與facebook 動輒300 人以上的朋友數相比,LINE 的朋友數幾乎只有一半,因為這些才是真實生活中與使用者接觸的人。
人類演化學教授羅賓.鄧巴曾提出「150 法則」,認為每個人至多只能同時擁有150 個朋友,這是維持有效關係的極限。因每個人一天的時間有限,無法分配時間給超過150 個朋友,只要多於此數字,朋友圈便會產生崩解,這是一個不斷演化的動態過程,從LINE 的風行程度再次印證了此理論。
使用者各取所需,持續地在不同社群網絡工具中切換以獲得滿足,facebook用來經營弱連結的人際關係,而LINE則用來親密溝通,未來,仍會有大量的行動通訊軟體問世,始終不變的是,人們對溝通的渴望。
【更多內容請見《30》雜誌2013年5月號】
相關文章推薦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