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領導人的品德,遠遠不止用他個人的「小利」來觀看,而是用整體的「大利」來衡量與決定。而整體利益的多寡,關鍵在於領導人決策品質的高低。


【撰文/林文玲】


Dear Wennie, 你說品德是當領導人最重要的條件,但放眼政界領導人,不乏清廉有操守但領導得一團糟的例子。領導,應該有比這件事更重要的? Hanna


Dear Hanna, 在台灣股市50餘年的發展歷程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節:兩派人馬爭奪公司經營權,無論是大房二房、表親叔姪,或是市場派狙擊公司派,保住現在的位置,永遠比未來的遠景重要。當一方忙著收購股權,另一方便急著將對方覬覦的資產處理乾淨;當一方急著將股東會開在人煙罕至的鄉間,另一方便動用法律讓會議失效。結論總是公司體質大傷,股票下市或結束營運。 許多時候,國家就像一個企業。當我們年年選舉、每次選舉都是政權保衛戰,多少資源,會流進確保勝選的利益交換?多少視野,會放在十年後我們共同的未來? 領導人的品德,並不僅在於他是否謹守法令、不收取不當利益,更重要的是,領導人必須將組織(或整個社會)更大的利益,放在個人(或個人所屬次於組織的小團體)利益之前。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說的:「要把『什麼事情是對的』放在心上,而非『誰是對的』」。舉例而言,抓緊時間落實國家發展政策,就遠比協助特定候選人勝選,或在口水戰中辯論不休,來得重要太多。 換言之,領導人的品德,遠遠不止用他個人的「小利」來觀看,而是用整體的「大利」來衡量與決定。而整體利益的多寡,取決於領導人決策品質的高低。


決策品質,領導學之父華倫‧班尼斯(Warren Bennis)在《做對決斷!》一書中用「Judgement Calls(中譯本為:決斷)」來描述這件事情的重要性:「首先,決斷是領導的核心,好決斷是好領導的精髓。」 不僅如此,「好決斷,不是領導人做多少次、比例多高的對的決斷,最要緊是多少重要的事,他們做了對的決斷。」班尼斯分析。


《做對決斷!》書中指出:大部分最重要的決策,發生在三大範疇當中:對人、對策略,以及遭逢危機所做的決斷。領導人如何走過決斷的程序?很大程度取決於領導人士是「什麼樣的人」,「贏家領導人可以持續不斷做出最好的決斷,因為他們有清楚的心理架構在引導他們的想法,他們思考這世界正如何運作,他們希望事情如何演變。他們具備關鍵的人格特質與勇氣,嚴以律己,有膽識做出正確決斷,並堅持到底。」


啓動好的決斷,領導人很重要,而領導人「自己」,就開始一點也不重要了。  


【完整內容請見《經理人月刊》2月號】


相關文章推薦


蔣友柏 帶人就是用心


5種溝通術 提升部屬自信與使命感


以服務代替領導─T.G.I. FRiDAY’S董事總經理 張淑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佳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