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玉梅(整理) 出處:天下雜誌 394期
如何贏得顧客的心?如何影響你的上司或朋友?美國著名行銷專家及暢銷書作者貝克威夫婦以三十年的成功經驗,提出寶貴的自我行銷法則。
從小,我們就在推銷。
小時候,我們設法說服父母帶我們去迪士尼樂園玩;申請大學時,說服主考的老師核准我們入學;應徵工作時,向雇主推薦自己。
可以說,生活就是推銷。那麼,如何推銷自己?請從了解顧客、了解自己做起,並用說故事贏得人心。
人們到底重視什麼?
要知道人們最重視什麼,只要觀察他們如何給小費。多項餐館顧客市場調查顯示,顧客在獲得滿意服務時所給的小費,和受到怠慢時給的差不多。
反之,如果服務人員讓他們覺得高興愉快,他們反而會給較多的小費。溫馨的微笑,一聲「真高興又見到你,畢德士先生」,或是任何其他善意貼心的表示,都會讓顧客掏出更多的小費。
《紐約客雜誌》在討論這些市調結果時,其中一位評論者表示很困惑,為什麼我們不願意對「服務品質」多給小費,卻對那些微不足道的示好小動作,付出更多的錢?
人們願意付錢給這些「微不足道的小動作」,因為這正是我們最在意的一環。
你是誰?
套句古老的廣告用語:「你的品牌就是關於你的一切真相」。說得真好。
就像企業一樣,每個人背後都有許多好故事,可以透露出這個人的為人。行銷人的本事就是發掘這些故事──有些甚至連自己都早已忽略、遺漏的故事──然後,更高明地重新述說。
你從事哪一行?
大多數創投公司對來向它們尋求資助的公司,會提出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很簡單,但通常不太容易回答:「你從事什麼行業?」或是「你做什麼生意?」
這時,你最好簡單明確地回答,否則會把對方搞糊塗。如果聽起來你做很多事情,或是做許多互不相干的事,對方就會認為你一件事也做不好。
問自己同樣的問題,然後把答案寫下來。再把答案拿給四個你非常重視他們意見的人看看。問他們:這樣夠清楚嗎?夠簡要嗎?能夠讓別人相信我非常專注於我所從事的行業嗎?
你有什麼重要性?
問完:「你從事何種行業」之後,接下來,問自己第二個問題。這問題看似符合邏輯,卻相當困難:「為什麼它很重要?」、「你跟別人有什麼不一樣?」或者「你賣的產品能帶來什麼好處?」
行銷人多半強調界定一個人的「差異點」(point of difference)。這句話意義重大。你不能只是回答你有何不同,還要回答:「你會為他人帶來什麼好處?」
問自己這個問題,然後把答案寫下來;再把答案,拿給你最尊重的四個人看,並要求他們務必鐵面無私地給予意見。
什麼是「精采的故事」?
想一想小鹿班比、荷莉.葛萊麗(電影「第凡內早餐」的女主角)、或是霍頓.柯菲爾德(小說《麥田捕手》裡的主角)。
精采的故事一定都有一個英雄主角和另外兩個關鍵元素。你也應該將這兩個重要元素納入你的故事中:
一、一項艱難的挑戰。
二、英雄主角想辦法克服艱難挑戰,並從中學得教訓。
由此可看出,為什麼大多數公司的故事成效不彰。試看下面這個典型的公司簡介小冊子裡寫的故事: 「Acme工具鑄模公司(Acme Tool & Die)於一九五五年成立。迄今遍布全球十三個國家,年營業額超過十五億美元。本公司不僅獲得ISO-9000認證,並經常入選為『世界最受歡迎的優良企業』。」
就某種程度而言,這的確是個了不起的故事,但絕不是個好故事,因為故事的主角不對。
如果你希望潛在顧客認同你的故事,你就必須像那些故事高手一樣,想辦法讓那個人認同你故事裡的主角。
潛在顧客不認同你、你的公司或是你的產品,原因很簡單:因為你不是、也永遠不可能是他們的主角。
顧客自己才是主角。人們只會認同自己;希望自己的問題能獲得解決。他們才沒有興趣幫助你們達到十六億美元營業目標,也不在乎你們在上海開了分公司,他們只在意如何讓自己的生活更美滿。
理想的故事應該把焦點放在客戶上,而不是這家公司;要把顧客帶進主角的處境,在主角所面臨的艱難挑戰周圍製造一些緊張,例如健康問題、財務危機,或是一個尚未實現的偉大願望,然後再充分展現這個人如何克服種種困難以及跨越層層障礙,最後會有個圓滿的結局。
最精采的故事絕對不是關於你,而是關於「他們」;說些以顧客為主角的故事,讓對方產生共鳴。那麼,顧客就會真正體會你能夠如何幫助他們。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