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認天生是「生意仔」的黃彥修,年輕曾是外商電子Top Sales,現在創業在7樓開鞋店,強調「百貨公司品質,路邊攤價格」,薄利多銷吸引人潮,政商名人與藝人更是他的常客
早期年輕時也曾是一個上班族的黃彥修,在外商NEC擔任業務工作,當時他是台灣當時第一個賣半導體相關材料,賣著別人還沒有開始銷售的產品,需要自己去開發市場在那裡?找尋客戶在那裡?不過,這完全符合他喜歡挑戰自我的個性。
年輕時勤跑業務 腦袋滿是生意經
所以當時NEC有新的半導體材料,公司只給一本產品說明書,黃彥修就經常會利用中午前往台積電、宏碁、聯電等電子大廠,透過午飯時間找工程師與老闆吃飯,順便解說公司新產品一、兩個小時,不但認識許多電子大廠老闆,建立他未來做生意的人脈存摺,也讓他在銷售能力大增,並不斷透過銷售過程,學習專業與膽識,也讓他成為真正口才一流、 腦筋靈活的「生意仔」。
薄利多銷口耳相傳 打破「黃金店面」迷思
黃彥修後來決定自己出來創業,不過他並沒有像其他老闆,選擇傳統一樓店面做生意,他採取逆勢操作,選擇在7樓開設鞋店,還嗆聲要與百貨公司與一樓店面來競爭,宛如「小蝦米對抗大鯨魚」,主要為了打破「黃金店面」與「品牌」的迷思,認為「黃金店面」的高房租,不一定是銷售業績的保證,而知名品牌在百貨公司通路銷售,先要被抽上30-40%費用,一樓「黃金店面」房租至少50萬元起跳,不論在通路成本、店面租金等都高得嚇人,很可能在店裡辛苦一件一件銷售獲利,最後可能都被房東與通路賺走。
「品質要好、價格合理,透過口耳相傳,好康倒相報,不管店面在樓上或巷弄內,消費者一樣會來捧場。」黃彥修強調,就像許多沒有光亮招牌與廣告宣傳,在巷弄中名不經傳的小吃美食,總是大排長龍,主要就是「俗又大碗」薄利多銷,一樣能吸引人潮。
有業務或行銷底子 創業成功機率較高
上班族若要擺脫領死薪水的日子,想自己當老闆創業或開店,黃彥修認為,本身最好要有業務底子或行銷概念,比較了解商品,掌握市場脈動,做生意比較容易進入狀況,未來成功機率也會比較高。
此外,創業開店做生意,跨出成功第一步最為重要,就是要突破0至1的銷售心理障礙,因為一旦有生意成交,人就會變得比較有自信,愈賣愈順手,對於自家產品要有興趣、很熱衷、有信心,熟能生巧就能說服客戶,不斷突破層層銷售門檻,像是首日賣出10雙鞋子,第2天就要想辦法賣出20雙,一周後就以50雙為目標,不斷挑戰銷售極限。
掌握市場與成本 政商名人皆是常客
「要為了『裡子』真正想賺錢來創業,而不是為了『面子』想當老闆而創業,做生意各種成本一定要仔細評估。」黃彥修強調,創業開店不一定要選擇在一樓,如果能夠找到人潮多鬧區的樓上、商品具獨特性、價格要大眾化、品質具競爭力,以及善用口碑傳播等五項原則,樓上店面也可能變成寸土寸金的「黃金店面」。
黃彥修強調,做生意一定要有方法與技巧,他就以自己開店為例,現在忠孝東路一樓黃金店面租金 100萬元,而我在忠孝東路與南京東路7樓開店,卻只要4-5萬,租金只有一樓的1/25,店租與裝潢成本遠遠低於1樓店面,已立於不敗之地,加上貨真價實的商品,靠著客戶一傳十、十傳百的口碑相傳,以及店內銷售與業務開發,帶來人潮買氣與團購訂單,像是雞尾酒療法發明人何大一、前行政院長游錫堃、高雄市長陳菊、藝人胡瓜等名人,也都是常來黃彥修鞋店的常客。
【精采完整內文請見《贏家時代》上班族發達36計】
相關文章推薦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