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d在全球市場持續熱銷、生活工場、IKEA等著名家具生活館逐漸改變人們生活的方式,如果說網路是上一波驅使人類變革的潮流,許多趨勢家預測,「設計」將會是下一波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力量。謝榮雅,三十九歲,「大可意念」(Duck Image)設計總監,大可意念在他的帶領之下,在2006年奪得16項國際工業設計大獎,6月趁勝追擊,又再奪下美國工業設計大獎「IDEA金獎」。在17項大獎當中包括了「IF」、「Reddot」以及「IDEA」三個首獎,是全球得獎最多的單一公司,也創了台灣了紀錄。然而,不像許多檯面上知名設計師均有過國外求學、工作的經驗,謝榮雅是土身土長、在台灣受完整教育的本土設計師,他的作品,也總是成功融合台灣特色並佐以先進、一流的設計美學。每一個設計底下,其實都有一個精采的故事,設計師是化妝師,也是魔術師。本週的優仕大人物,是謝榮雅與設計的故事!



 


稻田裡培養美學觀

出身台南的謝榮雅,從小在鄉下長大,跟那個時代的小孩子一樣,習慣在稻田裡玩耍。更因為受了父親是牧師的影響,使得謝榮雅也成為一名虔誠的基督徒。雖然小時候不太可能具有太過成熟的設計概念,但是就如同許多藝術家受童年的經驗影響甚鉅一樣,謝榮雅也是。在大自然裡沉潛,與大自然相濡以沫,很多美的感受便不自覺地產生。也讓並非循一般途徑升學的謝榮雅,擁有較不具有壓力的求學經驗。他回憶,自己小時候很喜歡把家電拆解再組裝,享受這其中的過程,甚至偷偷遛進荒廢的日式房屋,拆了裡面的機械,只為了觀察機械的運作方式。換做是別人家的小孩,可能早就挨罵或是一頓打,但是父母親對謝榮雅的教育方式開明,也因此讓他有空間去實現自己想做的事,包括日後走上設計這一行。

汽車廣告 在心中立定志向


民國七十五年,裕隆集團推出首輛由國人所自行開發設計的小轎車「飛羚一○一」,那時就還在就讀國中的謝榮雅在電視上看到這則廣告,當時任職於宏碁集團的黃柏溥以電腦造型設計師的角色現身於廣告,瀟灑萬分的形象深深吸引著謝榮雅,也讓謝榮雅在心中暗自許下成為設計師的志願。不過謝榮雅並未循著正統的求學管道進入設計這一行,反而是唸了類似今日的資工系的電子系。雖然看似進入不相關的學系,但是滿腹熱忱的謝榮雅依舊在這方面持續努力。在學校期間,他擔任學生會美工主席,所有學校的美工設計與發包,都由他完成,他總是待在印刷廠,畢業時,足足累積了厚厚一疊的作品集。人生總是充滿峰迴路轉的際遇,也因為這一疊作品集,讓他之後因緣際會之下進入當時已經是知名公司的宏碁任職。

「精裝」版履歷突出重圍 進入宏碁


退伍前的謝榮雅面臨進入職場的抉擇關卡,他利用厚紙板表框精心設計了二份履歷表,分別寄到宏碁和滾石唱片。「做人事主管這麼多年,沒看過這麼棒的履歷表,」當時任職於宏碁人事部門的沈明權回憶說道。宏碁每年收到的應徵信常高達上千封,而謝榮雅充分發揮平面設計的能力,讓他成功獲得面試機會。後來謝榮雅才發現,原來眼前目試他的主考官是黃柏溥,也就是影響他進入設計圈的那一支汽車廣告的男主角。沒想過他崇拜的人會出現在面前,只能感嘆人生真是充滿一連串的意外。不過原以為能順利進入宏碁工作,卻因宏碁內部實施龍騰演習活動(企業再造計畫),發布人事凍結命令,謝榮雅只好轉進蜜雪兒服飾擔任企劃設計。一年後人事解凍,黃柏溥先生還親自打電話給謝榮雅,並破例錄用了非本科系的他。謝榮雅的故事也激勵尚在學的年輕朋友,努力累積自己的每一步,生命也許就會有意想不到的可能性等著你









宏碁三年 確立「理性」模式

當謝榮雅進入宏碁時,當時適逢宏碁欲由「代工」轉型為「品牌」的關鍵時期,一開始進入宏碁時,由於謝榮雅無具備相關學術背景,因此當時的的職稱是平面工程師,在當時的宏碁,平面工程師的地位遠低於工業設計師,謝榮雅花了一年時間到當時的台北工專(現台北科技大學)進修,一年後順利升等為正式的工業設計師。回憶在宏碁的那一段日子,謝榮雅表示,那是非常關鍵的時期。許多人一提到「設計」,總以為要成為一個成功的設計人,「感性」思維應該要多於「理性」思維,然而事實正好相反。謝榮雅認為,每一個感性思維的背後,都應該要考慮到理性面、現實面以及技術面。由於宏碁做的是電腦,在產品設計方面必須顧慮到消費者使用面的可行性,在這樣的訓練之下,使得謝榮雅的設計思路更縝密、也更貼近人心。

 


挨家挨戶拉業務 奠定「大可意念」基礎

在宏碁任職三年後,謝榮雅因想轉型走入流行時尚業,加上對材料運用產生的興趣,決定南下台中成立個人工作室。為什麼捨棄首善之都台北而選擇台中呢?當時隻身一人來到台中的謝榮雅相信中部企業蘊藏幾十年的五金、皮件、拉鍊、布料、碳纖維等技術資源,可以啟發更多的設計潛能。他不狹隘地劃地自限,深足野心地跨到各種不同的產品設計,「只差情趣用品沒設計過。」為了能深入了解從圖面到量產的過程,謝榮雅開始不設限地嘗試各種設計案這段過程讓謝榮雅紮穩了基礎,同時也看到瓶頸,「造型走到極限,質感成了另一個設計極點,而材料是個門檻。」

然而,萬事起頭難,創業的初始總是篳路藍縷。當時謝榮雅的第一個業主是做禮品、文具的吉而好企業集團。當時吉而好聘請了一位曾為LV作設計的義大利設計師設計了一款公事包,怎知道竟然無法量產,但是出貨時間已定,危急存亡之際,有人介紹了謝榮雅,結果,不到一個禮拜謝榮雅就找出解決方法;兩個月就量產。不過當時已經成家的謝榮雅光憑吉而好的業務並無辦法養家活口,他必須身兼業務,發掘更多客源。於是他開始挨家挨戶打電話拉業務。謝榮雅找到了專做專做皮件與拉桿箱的皇冠皮件公司。現在的總經理江錫鋙當時還是副總經理,兩人一見面,謝榮雅的設計水準便當面獲得認可,接下皇冠的設計案,一做就是七年。從此以後,大可意念的營運漸上軌道,也在2003年成立了全國第一間「材料感知實驗室」,奠定大可意念在材質的研發應用設計上技術能力。獲得iF大獎的鈦金屬布料材質,就是他花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研發出來。

「本土」設計師 旗幟鮮明?

面臨目前產業西進的趨勢,不難發現謝榮雅的客戶大多還是傳統企業,一向慎選合作夥伴,合作的模式也不像大多數的設計案以短期合作案為主,大可意見的合作通常都以年約方式進行,足見他在挑選業主方面的審慎度。也因此會有人覺得他是一位極為「本土」的本土型設計師。針對這一點,謝榮雅並不否認,觀察他獲得國際大獎的作品,亦不難發現他的巧思均發想孕育於日常生活環境中,而這一點,也正巧是他產生獨特的來源之一,也是他獲獎連連的主要因素。「設計力等於國力。堅持民族意識的重要性,是責無旁貸的!」在謝榮雅的個人信念中,即開宗明義地點出「民族意識」之於設計的重要性。一味的崇洋媚外而忽略自身的特色,勢必無法抵擋時代的發展趨勢。因為未來的世界這將會漸漸發展為以「小眾」、「分眾」取向的品味趨勢,找出自己的特色,結合先進的技術,將成為設計的主流!

「政府力」V.S.「設計力」

問起台灣設計環境的狀況,謝榮雅認為比起從前,現在已經有所改善。然而還是比不上韓國、日本以及其他先進國家等政府對設計的扶植以及重視。他進一步舉例說明,在上次工業局頒發的國際設計獎酒會上,謝榮雅一上台只說了兩件事:第一件是,政府不斷提倡設計的重要度,卻還在學生的第一次大型舞台-新一代設計展向學生收取高額的場地費用,政府難道拿不出補助的經費嗎?第二件是,出國運動比賽拿到金牌政府有獎金,電影在海外得獎回國也會有補助金,為何在目前慘淡的設計界,辛苦的拿到國際大獎卻一點獎勵補助都沒有?「美感經濟」的世代已然降臨,然我們的政府是否做好了準備,是否具備足夠的因應措施?不過,「成功的人找理由,失敗的人找藉口」,謝榮雅並不會停下所有的腳步,他也勉勵所有年輕一代設計青年,勇敢的秀出自己的設計,用理想以及實力拓展自己的設計版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佳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